制霸手术室 第103节
剥离,抽吸,取出,这期间的时间像是马拉松一般,消耗着所有人的精力与耐力。
但是霍元纬反而越来越兴奋,甚至自发开启了他期待已久的指教环节“林医生,你觉得是神经内镜经鼻腔蝶窦手术治疗垂腺瘤好还是显微镜?或者说,你觉得神经内镜比显微镜如何?它是不是更值得推广?”霍元纬00年的时候在国外进修神经内镜,一步步走到现在,对神经内镜自然特别推崇,而新的治疗方法从出现到实际落地,需要进过漫长的考验,他一直想推行这个术氏,可九州并没有对这两种手术方式临床实验做研究,新的技术推进很难,所以他到越医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关于这两种术氏的研究对比。
只是随着时间和项目推进,他发现九州和国外有一些不同,在临床中治疗的随机化原则很难达到对比标准,而即便他通过医院伦理会审批,患者家属等等各方面的难题,他又发现一个尴尬事情,垂体瘤这类疾病,本就细分类别多,他如果要做统计学意义的比较,病例实在是太少了。
什么意思呢?
就是垂体瘤的大小,种类,包括为了治疗病情他选择手术切除的大小,术中入路的方法,这细分起来,个个不同,虽然他已经做了百例手术。
而且可随着后续随访观察的数据量差异变大,他更懵的是,从整体结果上来看,在国外治疗效果明显更好的神经内镜,根据他现在的临床研究并没有占什么优势。
这个问题最近一直困扰着霍元纬,他担心自己的项目没有结果,也担心自己刻苦学了那么多年的神经内镜最后只是昙花一现。
林熙冬手里的动作没停顿,回复还是很及时“霍主任知道疝气修补术么?”
霍元纬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这个驴头不对马尾的回答,他有些不理解“当然,基本手术。”
“那你会用人工网膜还是手工缝合?”
“人工网膜啊,减少术中出血。”霍元纬毫不犹豫,“早起也是学过手工缝合,但是不太擅长。”
“只是如果是我,我只会用手工缝合,我能做到比人工网膜更快效益更高。但这是因为我有这个天赋,普通人需要要达到的话,可能至少做这类手术超过千例。”林熙冬已经清除完所有肿瘤了,“我之前在幽医的时候,跟着的医生只会人工网膜,就是因为这个上手快效益好,毕竟他没那么多时间去为穷人学习,而事实上,他也没有做错什么选择,与其练习这个,不如多学一些其他术氏。”
霍元纬并没有理解这个和他的问题有什么关系“所以,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神经内镜有不少优点,我认为它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非常好的手术工具,但是对于我来说,没有好与不好之说,关键点只对患者而言真实有效又经济实惠。”林熙冬后面说的话就开始有些犀利“我不知道霍主任做这个神经内镜和显微镜项目对比的出发点是推广技术还是利益导向。”
“不同项目目的就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如果您只是为了推广这个技术,做一个足量的前瞻性对比其实就够了,项目的重点意义不应该是把这个手术方式研究透彻吗?如果您做一万例内镜病例的整理,极少的并发症极高的治愈率,足以证明这项技术值得推广,不是么?”
“但如果是因为这中间涉及的利益,抱歉,我认为这种为器械公司做的宣传项目研究,或者为了水论文而做的努力,有点浪费资源。”
林熙冬说话一点也不客气。
手术室瞬间安静下来。
大约五分钟后。
霍元纬非常认真地说“所以神经内镜是非常好的手术工具?”
至少百年内,神经内镜算不错的小创新吧
系统特别委屈参与到了话题,林熙冬已经很久没找他交易了。
林熙冬稍微愣了一下,她刚刚是误解了什么?但是听到特别积极的系统,无奈安慰“肯定啊,至少百年内,这个技术值得学习掌握,就如同现在我们有那么多个颅脑入路方式一样,多掌握一个,就多一个机会治疗。”
“那就行,我那个项目到时候稍微转变一下方向,之前想叉路了,那问题不大。”霍元纬终于处理完肿瘤,“我这边清理好了。”
林熙冬手速快一些,还做了部分修补止血工作“你直接缝合,这边蛛网膜太薄了,我要进行二次修补。”
不然后续破裂就会出现脑脊液复发。
其实原本计划是两个人同步进行修补,不过现在颅内有一些小问题要处理,所以林熙冬是直接变更了手术方案。
“好!”一个好字,愣是听出了千军万马的麻将碰杠感。
霍元纬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这么爽过!
这一声好几乎用尽了丹田之力。
手术已经比他想象之中顺利,即便鞍上蛛网膜塌陷,即便有蛛网膜大出血,可霍元纬却感觉已经完成了一万台手术,像是夏日里刚打完球后灌上一口冰雪碧,整个人都有些颤动。
尤其是他走出自己的一个误区,神清气爽。
不过很快反应过来,努力板起了脸,“你难道看不出来我家里有矿么?我的眼镜是威尔士家族独家制定,三百多万一副,根据我的脸部模型做的眼镜,怎么可能为了那么点科研费给他们打工?”
林熙冬也是差点被这声好给吓一跳,幸好目前最难的出血点和剥离已经处理,就是听到后面有些酸“霍主任,我现在不太想和你说话。”
继卓主任之后,她终于意识到,原来不是当医生有钱,而是有钱人才来当医生。
这边,林熙冬为这个患者做手术收尾,另一边,两天前钢筋贯穿的患者终于苏醒,他扛过了感染那一关,危险期算是熬过。
“我还活着?”钢筋贯穿上的患者名为商鹏,他睁眼的时候感觉完全是不可思议。
icu的护士很少笑,但是一般这样即将康复离开她们科里的患者,笑意盈盈“活着,鬼门关拉过来了,你自己也很棒,按照现在的身体指标,等下就可以转普通病房,下周没准都可以出院了。”
“谢谢。”商鹏眼眶已经泛红,“我钱。”
他十多岁的时候,父母就去世,被叔叔有一顿没一顿养着,成年后就出来打工,非常清楚自己的经济条件。
“嗯。”商鹏闷声应下,“谢谢,谢谢你们。”
icu外,周倩是看着护士移除掉患者身上的气管,想着这名患者肾功能的病史,捏紧了自己手里的论文走向了刘阳的办公室。
泌尿科有内外之分,刘阳作为副主任待管着一区病人,而作为进修的周倩,她的带教老师便是刘阳。
“刘主任,这两篇论文,一篇是完整的,另一片是我想做的项目开题,您觉得如何?”周倩化了淡妆,用来遮住眼底的黑眼圈。
原本大眼睛或许因为熬夜,稍微有些失去神采,但依旧美丽动人。
刘阳看着论文的标题,纯英文,《特殊倒刺缝合法在复杂性肾贯穿伤的应用》,《缝合法对创伤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两篇的第一个名字就是他刘阳,紧接着才是周倩,而后面才写着林熙冬他们。
周倩是越市周边的市三甲过来的进修医生,今年29,虽然可能在越医资质比较普通,但是从原先医院角度来说,也是非常有潜力的年轻医生,尤其在论文整理和学习思考上,有很强的实力,所以才能获得这样的进修资格。
这次进修,也是周倩升副主任之前的一个重要经历,而具有价值的论文,同样也是她在晋升之前必须拥有的条件。
刘阳花了十多分钟大概浏览完后,很快就理解其中的意思“这个病人在急诊icu。”
这是急诊的病人,如果没有病例,就没办法支撑论文。
其实手术的时候,刘阳认为应该直接切除损伤的肾部位,最后是林熙冬在后半段协助上手做了肾损伤缝合,而且用到了一个特别的倒刺连续缝合法。
这个方法能减少打结,也就减少了不少手术时间,而肾部分的出血量控制很好,对患者而言损害也减少,对于肾外科来说,是一个创新和进步。
刘阳当时看到这样特殊缝合的时候,就感觉这种缝合未来绝对可以应用在肾损伤手术甚至肾肿瘤方向,在术后也是重复看学习,有一些领悟,但是他没想到周倩却已经吸收完,甚至直接写成了论文。
“患者已经熬过感染期了,可他有慢性肾炎终合症,后续主要的治疗护理还是我们泌尿科,可以转到我们病房。”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去忙吧,论文放我这里,我想想。”刘阳没直接说什么。
“好的,那主任我去忙了。”
第114章
刘阳从牛文光那边过来的时候,就看到手术室过道一个短袖唐服的男子拉着林熙冬袖子,反复说着感谢的话语,情绪还有些难以控制。
林熙冬只要手反握住安慰,但语言其实有些冰冷:“患者只是手术还算成功,实质的身体损伤还是要等这两天icu他自己抗不抗的过去。”
手术成功后,实际上最大的难题还是患者身体能不能扛过术后的风险感染期。
“我知道,我知道,我只是。”苏迨抹了眼泪,他这半年流泪比他前半生加起来都多,但是他真控制不住。
“您现在要好好休息,后面还需要精心照顾,他视神经毕竟有些受损,后续视力的恢复还是有风险……”
刘阳直到看两个人聊差不多,才在不远处开口:“林医生,有空?”
“有。那个我这边有事情,苏先生这几天一定要好好休息。”苏迨眼里的憔悴一看就知道许久未睡好,林熙冬再次叮嘱后,就小跑走到刘阳旁边。
面对家属的感谢,确实在林熙冬这边还不如手术的成功来得放松,毕竟前者还要考虑沟通情绪,林熙冬摸着脖子,跟着刘阳一同往外走:“是有什么事情?”
“上次手术的倒钩缝合,我们科里有人向你申请过论文授权么?”刘阳作为泌尿科的主任,是听过林熙冬曾经帮过一些主治医生做手术,“你那天做的肾缝合技术,是你自己创新的缝合技法么?”
临床手术和实际论文撰写是可以分开的,只要能够讲清楚对应的来源就可以。
也就是说,助手是可以帮主刀写论文的。
周倩的第一篇论文《特殊倒刺缝合法在复杂性肾贯穿伤的应用》算是复杂创伤手术穿插出来的分支,刘阳本就是主刀之一,也是实际负责肾损伤的主刀,只做这部分的探讨应用,作为论文主要人其实并没有很多问题。
但关于第二篇《缝合法对创伤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虽然只是作为开篇没有实际研究意义,但也有可能侵犯林熙冬的权益,虽然因为缝合来源是林熙冬,周倩还特意挂了她的名字,但独创性缝合法,对于外科医生是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缝合法,对于医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成果,怎么可能那么轻易给别人抢先发布。
虽然缝合法没有专利之说,可对方毕竟是院里的医生,而且还是深受倚重的天才医生,他不可能为了两篇论文得罪一个有技术也有后台的医生。
而最关键的是,这篇论文刘阳放在论文第一个位置,可上面挂的名头是通讯作者,并不是一作。
周倩巧妙的地方就是在这,她看似第二个位置,但实际她还是论文的一作。
论文作者是有顺序说法,一作和通讯作者是论文的两个主要核心,一作代表了文章的执行人,通讯作者则是文章的负责人,周倩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一作,意思是如果这个项目展开,她想要作为真正的执行人,而且愿意把这个成果给到刘阳。
毕竟通讯作者才是这个论文核心。
林熙冬想起之前邮箱里的一篇肾贯穿伤和钢筋创伤论文,作者不仅自己写了,还直接帮她写了一篇贯穿伤,不过她当时是直接拒绝,甚至给到一些建议:“是一个叫周倩的?她……论文很积极,但是没有对应能力的医生来写论文,我不赞同。另外,这个缝合法也不是我原创的,是施耐德教授之前做肾肿瘤手术做的研究,论文还没发表,他给我看过后,我做了一些优化,大概过段时间会发表,到时候我会在院里做一趟分享课,你们可以来一起学习。”
“好的……”刘阳自然知道施耐德教授是谁,“不管怎么样,还是非常感谢。”
也听出了林熙冬的拒绝之意。
随后,林熙冬回忆起收到的论文质量,以及对应手术结束的时间,对方确实花了不少经历,不由提醒,“我大概看过她的论文,做了功课,学习理解能力也很强,但既然想发布论文,就需要真正掌握这个技术,再做细致的拆分讲解,才更有意义,您做为导师,应该好好指导。”
周倩的努力在林熙冬眼里还是值得肯定的,手术第二天就把整个病例和缝合法做了一个系统性梳理,这样刻苦努力的精神其实是非常好的品质。
只是随着林熙冬现在医学技能的进步,刚好也在为科研做准备,深入是了解一些国内外论文,就发现这篇论文本身根本没什么意义,像是为了一些表面任务而做的努力,她并不鼓励这种事情。
其实简而言之,周倩只是看到了手术怎么做,却还没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
“好,我知道了!”
刘阳当场老脸就有些炸红,一点都不带停留匆匆离开这里。
*
一周后,是某个普通的工作日。
越州第一论坛医学板块,一大早一个帖子就被顶了起来。
《越医肿瘤中心我支持,但是!谁来告诉我林熙冬是什么玩意?》
起因便是越州肿瘤中心在越医的官网开辟了新板块。
主要是介绍肿瘤中心副主任以上的医生。
负责人戴菁和普外张逸作为两个领头人,放在第一排,照片也是最大,履历背景自然没有任何疑问,尤其是戴菁,越医的大山不管是医学行业中,还是在家属患者心中,都有威望。
下面根据内科和外科,还有肿瘤的位置作为细分,像是消化道、肝胆等等,不少老教授也在这里挂牌作为顾问。
但是首页一大片德高望重的医生中,有一张特别年轻的脸庞,虽然放在最下面,可也是肿瘤中心的特邀顾问。
也就是林熙冬,肿瘤中心特邀顾问医师,现任急诊主治。
2010年越州大学临床医学博士毕业,同年破格受聘为越医急诊主治,擅长骨科、普外、神外、介入等多领域的急诊手术治疗,师从牛文光、王德明、卓峰、扬琴教授,参与编撰《骨科手术学》,核心期刊超过10篇,完成超过100例断指再植手术,完成多例复杂急诊创伤手术……
这些看起来好像很厉害,但是和别的教授上千例病例,各种职称,国内外进修历史,林熙冬的履历明显薄很多。
那自然就会被人质疑……
但是霍元纬反而越来越兴奋,甚至自发开启了他期待已久的指教环节“林医生,你觉得是神经内镜经鼻腔蝶窦手术治疗垂腺瘤好还是显微镜?或者说,你觉得神经内镜比显微镜如何?它是不是更值得推广?”霍元纬00年的时候在国外进修神经内镜,一步步走到现在,对神经内镜自然特别推崇,而新的治疗方法从出现到实际落地,需要进过漫长的考验,他一直想推行这个术氏,可九州并没有对这两种手术方式临床实验做研究,新的技术推进很难,所以他到越医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关于这两种术氏的研究对比。
只是随着时间和项目推进,他发现九州和国外有一些不同,在临床中治疗的随机化原则很难达到对比标准,而即便他通过医院伦理会审批,患者家属等等各方面的难题,他又发现一个尴尬事情,垂体瘤这类疾病,本就细分类别多,他如果要做统计学意义的比较,病例实在是太少了。
什么意思呢?
就是垂体瘤的大小,种类,包括为了治疗病情他选择手术切除的大小,术中入路的方法,这细分起来,个个不同,虽然他已经做了百例手术。
而且可随着后续随访观察的数据量差异变大,他更懵的是,从整体结果上来看,在国外治疗效果明显更好的神经内镜,根据他现在的临床研究并没有占什么优势。
这个问题最近一直困扰着霍元纬,他担心自己的项目没有结果,也担心自己刻苦学了那么多年的神经内镜最后只是昙花一现。
林熙冬手里的动作没停顿,回复还是很及时“霍主任知道疝气修补术么?”
霍元纬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这个驴头不对马尾的回答,他有些不理解“当然,基本手术。”
“那你会用人工网膜还是手工缝合?”
“人工网膜啊,减少术中出血。”霍元纬毫不犹豫,“早起也是学过手工缝合,但是不太擅长。”
“只是如果是我,我只会用手工缝合,我能做到比人工网膜更快效益更高。但这是因为我有这个天赋,普通人需要要达到的话,可能至少做这类手术超过千例。”林熙冬已经清除完所有肿瘤了,“我之前在幽医的时候,跟着的医生只会人工网膜,就是因为这个上手快效益好,毕竟他没那么多时间去为穷人学习,而事实上,他也没有做错什么选择,与其练习这个,不如多学一些其他术氏。”
霍元纬并没有理解这个和他的问题有什么关系“所以,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神经内镜有不少优点,我认为它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非常好的手术工具,但是对于我来说,没有好与不好之说,关键点只对患者而言真实有效又经济实惠。”林熙冬后面说的话就开始有些犀利“我不知道霍主任做这个神经内镜和显微镜项目对比的出发点是推广技术还是利益导向。”
“不同项目目的就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如果您只是为了推广这个技术,做一个足量的前瞻性对比其实就够了,项目的重点意义不应该是把这个手术方式研究透彻吗?如果您做一万例内镜病例的整理,极少的并发症极高的治愈率,足以证明这项技术值得推广,不是么?”
“但如果是因为这中间涉及的利益,抱歉,我认为这种为器械公司做的宣传项目研究,或者为了水论文而做的努力,有点浪费资源。”
林熙冬说话一点也不客气。
手术室瞬间安静下来。
大约五分钟后。
霍元纬非常认真地说“所以神经内镜是非常好的手术工具?”
至少百年内,神经内镜算不错的小创新吧
系统特别委屈参与到了话题,林熙冬已经很久没找他交易了。
林熙冬稍微愣了一下,她刚刚是误解了什么?但是听到特别积极的系统,无奈安慰“肯定啊,至少百年内,这个技术值得学习掌握,就如同现在我们有那么多个颅脑入路方式一样,多掌握一个,就多一个机会治疗。”
“那就行,我那个项目到时候稍微转变一下方向,之前想叉路了,那问题不大。”霍元纬终于处理完肿瘤,“我这边清理好了。”
林熙冬手速快一些,还做了部分修补止血工作“你直接缝合,这边蛛网膜太薄了,我要进行二次修补。”
不然后续破裂就会出现脑脊液复发。
其实原本计划是两个人同步进行修补,不过现在颅内有一些小问题要处理,所以林熙冬是直接变更了手术方案。
“好!”一个好字,愣是听出了千军万马的麻将碰杠感。
霍元纬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这么爽过!
这一声好几乎用尽了丹田之力。
手术已经比他想象之中顺利,即便鞍上蛛网膜塌陷,即便有蛛网膜大出血,可霍元纬却感觉已经完成了一万台手术,像是夏日里刚打完球后灌上一口冰雪碧,整个人都有些颤动。
尤其是他走出自己的一个误区,神清气爽。
不过很快反应过来,努力板起了脸,“你难道看不出来我家里有矿么?我的眼镜是威尔士家族独家制定,三百多万一副,根据我的脸部模型做的眼镜,怎么可能为了那么点科研费给他们打工?”
林熙冬也是差点被这声好给吓一跳,幸好目前最难的出血点和剥离已经处理,就是听到后面有些酸“霍主任,我现在不太想和你说话。”
继卓主任之后,她终于意识到,原来不是当医生有钱,而是有钱人才来当医生。
这边,林熙冬为这个患者做手术收尾,另一边,两天前钢筋贯穿的患者终于苏醒,他扛过了感染那一关,危险期算是熬过。
“我还活着?”钢筋贯穿上的患者名为商鹏,他睁眼的时候感觉完全是不可思议。
icu的护士很少笑,但是一般这样即将康复离开她们科里的患者,笑意盈盈“活着,鬼门关拉过来了,你自己也很棒,按照现在的身体指标,等下就可以转普通病房,下周没准都可以出院了。”
“谢谢。”商鹏眼眶已经泛红,“我钱。”
他十多岁的时候,父母就去世,被叔叔有一顿没一顿养着,成年后就出来打工,非常清楚自己的经济条件。
“嗯。”商鹏闷声应下,“谢谢,谢谢你们。”
icu外,周倩是看着护士移除掉患者身上的气管,想着这名患者肾功能的病史,捏紧了自己手里的论文走向了刘阳的办公室。
泌尿科有内外之分,刘阳作为副主任待管着一区病人,而作为进修的周倩,她的带教老师便是刘阳。
“刘主任,这两篇论文,一篇是完整的,另一片是我想做的项目开题,您觉得如何?”周倩化了淡妆,用来遮住眼底的黑眼圈。
原本大眼睛或许因为熬夜,稍微有些失去神采,但依旧美丽动人。
刘阳看着论文的标题,纯英文,《特殊倒刺缝合法在复杂性肾贯穿伤的应用》,《缝合法对创伤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两篇的第一个名字就是他刘阳,紧接着才是周倩,而后面才写着林熙冬他们。
周倩是越市周边的市三甲过来的进修医生,今年29,虽然可能在越医资质比较普通,但是从原先医院角度来说,也是非常有潜力的年轻医生,尤其在论文整理和学习思考上,有很强的实力,所以才能获得这样的进修资格。
这次进修,也是周倩升副主任之前的一个重要经历,而具有价值的论文,同样也是她在晋升之前必须拥有的条件。
刘阳花了十多分钟大概浏览完后,很快就理解其中的意思“这个病人在急诊icu。”
这是急诊的病人,如果没有病例,就没办法支撑论文。
其实手术的时候,刘阳认为应该直接切除损伤的肾部位,最后是林熙冬在后半段协助上手做了肾损伤缝合,而且用到了一个特别的倒刺连续缝合法。
这个方法能减少打结,也就减少了不少手术时间,而肾部分的出血量控制很好,对患者而言损害也减少,对于肾外科来说,是一个创新和进步。
刘阳当时看到这样特殊缝合的时候,就感觉这种缝合未来绝对可以应用在肾损伤手术甚至肾肿瘤方向,在术后也是重复看学习,有一些领悟,但是他没想到周倩却已经吸收完,甚至直接写成了论文。
“患者已经熬过感染期了,可他有慢性肾炎终合症,后续主要的治疗护理还是我们泌尿科,可以转到我们病房。”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去忙吧,论文放我这里,我想想。”刘阳没直接说什么。
“好的,那主任我去忙了。”
第114章
刘阳从牛文光那边过来的时候,就看到手术室过道一个短袖唐服的男子拉着林熙冬袖子,反复说着感谢的话语,情绪还有些难以控制。
林熙冬只要手反握住安慰,但语言其实有些冰冷:“患者只是手术还算成功,实质的身体损伤还是要等这两天icu他自己抗不抗的过去。”
手术成功后,实际上最大的难题还是患者身体能不能扛过术后的风险感染期。
“我知道,我知道,我只是。”苏迨抹了眼泪,他这半年流泪比他前半生加起来都多,但是他真控制不住。
“您现在要好好休息,后面还需要精心照顾,他视神经毕竟有些受损,后续视力的恢复还是有风险……”
刘阳直到看两个人聊差不多,才在不远处开口:“林医生,有空?”
“有。那个我这边有事情,苏先生这几天一定要好好休息。”苏迨眼里的憔悴一看就知道许久未睡好,林熙冬再次叮嘱后,就小跑走到刘阳旁边。
面对家属的感谢,确实在林熙冬这边还不如手术的成功来得放松,毕竟前者还要考虑沟通情绪,林熙冬摸着脖子,跟着刘阳一同往外走:“是有什么事情?”
“上次手术的倒钩缝合,我们科里有人向你申请过论文授权么?”刘阳作为泌尿科的主任,是听过林熙冬曾经帮过一些主治医生做手术,“你那天做的肾缝合技术,是你自己创新的缝合技法么?”
临床手术和实际论文撰写是可以分开的,只要能够讲清楚对应的来源就可以。
也就是说,助手是可以帮主刀写论文的。
周倩的第一篇论文《特殊倒刺缝合法在复杂性肾贯穿伤的应用》算是复杂创伤手术穿插出来的分支,刘阳本就是主刀之一,也是实际负责肾损伤的主刀,只做这部分的探讨应用,作为论文主要人其实并没有很多问题。
但关于第二篇《缝合法对创伤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虽然只是作为开篇没有实际研究意义,但也有可能侵犯林熙冬的权益,虽然因为缝合来源是林熙冬,周倩还特意挂了她的名字,但独创性缝合法,对于外科医生是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缝合法,对于医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成果,怎么可能那么轻易给别人抢先发布。
虽然缝合法没有专利之说,可对方毕竟是院里的医生,而且还是深受倚重的天才医生,他不可能为了两篇论文得罪一个有技术也有后台的医生。
而最关键的是,这篇论文刘阳放在论文第一个位置,可上面挂的名头是通讯作者,并不是一作。
周倩巧妙的地方就是在这,她看似第二个位置,但实际她还是论文的一作。
论文作者是有顺序说法,一作和通讯作者是论文的两个主要核心,一作代表了文章的执行人,通讯作者则是文章的负责人,周倩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一作,意思是如果这个项目展开,她想要作为真正的执行人,而且愿意把这个成果给到刘阳。
毕竟通讯作者才是这个论文核心。
林熙冬想起之前邮箱里的一篇肾贯穿伤和钢筋创伤论文,作者不仅自己写了,还直接帮她写了一篇贯穿伤,不过她当时是直接拒绝,甚至给到一些建议:“是一个叫周倩的?她……论文很积极,但是没有对应能力的医生来写论文,我不赞同。另外,这个缝合法也不是我原创的,是施耐德教授之前做肾肿瘤手术做的研究,论文还没发表,他给我看过后,我做了一些优化,大概过段时间会发表,到时候我会在院里做一趟分享课,你们可以来一起学习。”
“好的……”刘阳自然知道施耐德教授是谁,“不管怎么样,还是非常感谢。”
也听出了林熙冬的拒绝之意。
随后,林熙冬回忆起收到的论文质量,以及对应手术结束的时间,对方确实花了不少经历,不由提醒,“我大概看过她的论文,做了功课,学习理解能力也很强,但既然想发布论文,就需要真正掌握这个技术,再做细致的拆分讲解,才更有意义,您做为导师,应该好好指导。”
周倩的努力在林熙冬眼里还是值得肯定的,手术第二天就把整个病例和缝合法做了一个系统性梳理,这样刻苦努力的精神其实是非常好的品质。
只是随着林熙冬现在医学技能的进步,刚好也在为科研做准备,深入是了解一些国内外论文,就发现这篇论文本身根本没什么意义,像是为了一些表面任务而做的努力,她并不鼓励这种事情。
其实简而言之,周倩只是看到了手术怎么做,却还没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
“好,我知道了!”
刘阳当场老脸就有些炸红,一点都不带停留匆匆离开这里。
*
一周后,是某个普通的工作日。
越州第一论坛医学板块,一大早一个帖子就被顶了起来。
《越医肿瘤中心我支持,但是!谁来告诉我林熙冬是什么玩意?》
起因便是越州肿瘤中心在越医的官网开辟了新板块。
主要是介绍肿瘤中心副主任以上的医生。
负责人戴菁和普外张逸作为两个领头人,放在第一排,照片也是最大,履历背景自然没有任何疑问,尤其是戴菁,越医的大山不管是医学行业中,还是在家属患者心中,都有威望。
下面根据内科和外科,还有肿瘤的位置作为细分,像是消化道、肝胆等等,不少老教授也在这里挂牌作为顾问。
但是首页一大片德高望重的医生中,有一张特别年轻的脸庞,虽然放在最下面,可也是肿瘤中心的特邀顾问。
也就是林熙冬,肿瘤中心特邀顾问医师,现任急诊主治。
2010年越州大学临床医学博士毕业,同年破格受聘为越医急诊主治,擅长骨科、普外、神外、介入等多领域的急诊手术治疗,师从牛文光、王德明、卓峰、扬琴教授,参与编撰《骨科手术学》,核心期刊超过10篇,完成超过100例断指再植手术,完成多例复杂急诊创伤手术……
这些看起来好像很厉害,但是和别的教授上千例病例,各种职称,国内外进修历史,林熙冬的履历明显薄很多。
那自然就会被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