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 第58节
早上助教离开, 留他们自己念书时, 就有几个监生心浮气燥,长吁短叹地想着居安斋墙上张挂的小乔和孙尚香。斋长都看不下去了,拿着讲诵簿在他们眼前晃悠着说:“晚上签字时背的书不足、仿书不成样子的可是要拿去绳愆厅处置,各位同学收收心, 好歹把功课敷衍出来。”
别人越急, 崔燮越是气定神闲, 铺纸研墨,一笔字写得工工整整,似印出来的宋版书似的。甯斋长便指着他的功课教训别人:“你们都年纪不小了,心性可别还比不过十六七岁,抱着热火罐儿似的少年人。”
一名二十来岁的年轻监生笑道:“崔贤弟可没抱过热火罐儿,我看他这定力倒像抱了个竹夫人, 心静自然凉。”
甯举笑骂了一声:“那你也抱,去号房拿你的竹夫人来,我只当看不见你出去过。”
另一监生作势拦他,对甯斋长说:“斋长不可放他出去,这一去定是要溜去看居安斋的美人图了!”
那年轻监生苦着脸说:“居安斋的书也忒难买,稍晚一点儿就抢光了,不知什么时候才又能有新货。又不许一人多买几套,不然我们伙着雇个觅汉跑腿也合适。你们看崔贤弟气定神闲,保准早就交待了家人帮他排队去。咱们这些孤身在京的,又没个小厮使唤,等到散学就晚了……”
他一打眼儿看见崔燮还在低头写字,便呶了呶嘴,问他:“和衷,你敢是没看过六才子版三国里的插画么,知道他出了新书,心里真个能不上火?”
当然不上。看你们这么着急要买的样子,我就一点儿不用担心销量了。
崔燮嘴角微挑,露出一点神秘的笑容,压着嗓子说:“那新书我已经看过了啊,的确是好。曹操大宴铜雀台,正欲作铜雀台诗,闻听刘备得了荆州,竟失手将笔落地,汤才子评之‘满城风雨近重阳’为催租人所阻,今曹操连一句也无,何其惫也’。”
“什么!”
“你是怎么看见新书内评的!他家早不是光张挂了美人图,定好了今日才开售么!”
崔燮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甯斋长品了品点评的句子,说道:“‘满城风雨近重阳’,是用了黄州鄱邠老重阳节兴至赋诗,却被来收租的房主打断思路,只单留此名句的典故,讥讽曹操听闻刘备得荆州便心思慌乱,连一句孤句也未能做得出。这般俏皮的点评,果然是汤才子!”
另一个监生惊喜地问:“崔贤弟家里有书?可否拿来叫我们看看?可有多余能渡让给我们的?”
崔燮张着教官不在,便搁下笔,微微抬起下巴,淡然地说:“居安斋的书,我要就能多拿几本。他家的主人从前是我家家人,那家儿子与我情同兄弟。当初我把致荣书坊捐了做图书馆,他家就收拢了店里无处可去的匠人,买了原店的书版和文稿开的居安斋。他们要做书时,我也时常帮着指划一二的。”
罢哟!这个人曾捐过致荣书斋的!那才是如今风行的美人图、美人笺鼻祖!
迁安县令出的《戚志远公杂记》里就写过他捐母亲嫁妆好教县里学子读书的事,看这篇游记时还有多少人替书斋可惜,觉得他煮鹤焚琴呢。他们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居安斋也是迁安的,又是全盘继承了致荣书坊的雕版,肯定也和他有关系啊!
连甯斋长都忍不住颤声问道:“那、那家居安斋是你的?”
崔燮摇了摇头:“自然不是,那家店主早不是我家的人了。我当初回乡科举时,路上重伤将死,带回家的老仆父子悉心照料,救了我的性命回来。我到家便还了他们的身契作回报,又指点他们做些营生,挣了钱,他们后来一直也把我视为骨肉,开书斋后也和我家来往不断,发什么新书、新画笺的都要先问我一句。”
真是仁主义仆,难得……
一名监生忽然想到:“他们偏偏在那家崔氏南货店开业,那家店也姓崔……”
崔燮笑道:“是啊。那家店铺赔得太多,经营不下去了。我想着与其转给别人,不如给了自己人,恰好他们也想从通州再进一步,来京开分店,便把店铺买下了。往后我帮他们参谋赞画新书也方便了。”
把参谋赞画的“赞”字去掉,就是他要给居安斋干的工作了。
这书店开在京里,崔启天天跟他家住着,早晚会叫人扒出两家的关系,索性他先预警一下,省得叫别人扒出来,他之前不说倒像心中有鬼似的。
这家书店出的都是清雅的文学类书,三国又可说是应广大读者迫切要求而出,跟崔美人再也搭不上关系。新书的图他也刻意改了改画风,上色偏向清淡,衣纹用钉头鼠尾的描法,勾线更细密有力,再加上练武练得腕力更沉厚,和从前那些美人图已经有直观的差别了。
只要他咬死了是仿时下流行风格画的,别人肯定不能把他当成崔美人了。
他淡淡一笑,朝同窗拱了拱手:“各位如想要新书,我便找他们要几本来,你们带去号房里传看,大伙儿都能看着新书,也能省一笔银子,岂不两全齐美?”
众人刚听他说连祖传的店铺都卖了,也不好意思白拿他的书,纷纷拒绝,都宁愿自己凑出银子,只求他帮着捎几本书就行。崔燮客气了几句,见他们真心想买,便说:“国学不是做买卖的地方,我叫他们伙计明日捎几本在门口等着,诸位中午散学后找他买就是了。”
众生顿时精神振奋。有钱的就想着多买几套,没钱的则几个人凑着银子,心也不慌了,神也不散了,连《九章算数》的题目都做得下去了。
这阵新《三国》的风气还不只在国学刮,连朝廷中人都有不务正业,大白天就把抢着的书拿到公署炫耀的。
孙应爵叫人顶着门抢了几十本书来,背着他爹拿箱子扛到镇抚司,张扬地说:“大伙儿别客气,来分书啊!这本书里可有‘三气周瑜’的大图,周郎吐血,小乔在旁边服侍着,那叫柔情似水……啧啧啧,比起店里张挂的那张小乔别是一番风味儿了。”
众人都不甚热情,孙世子还挺奇怪,拿书碰着人问:“这么好的书怎地你们不要了?前些日子不还都说好要抢吗?还是你们家下人给买了?那也得是晚上回去才能看,不及我这现在就到眼前的啊。”
几个镇抚、千户都纳闷地看他:“昨晚上谢千户着人到处送书,没给府上送去?”
“什么?他早就拿着新书了?”孙应爵惊讶得合不拢嘴,半晌和愤愤地朝谢瑛叫道:“你昨晚上就抢着书了?你怎么抢的,他家当时还说书没做好,死活不肯提前卖呢!”
谢瑛笑而不语。
姚福员挑了挑眉:“你怎么就不想想那店原来姓什么?买了人家的店,能不给主人几本新书么?那家主人还给谢兄做过新衣裳呢,书算什么。”
孙应爵啐了一声:“我怎么就赶不上这样的好事,出个公差就能救着这样知恩图报,还知情识趣的人……”
抱怨几句,又想起重点不在这边儿,拿书敲着桌子,悲愤地问:“你昨儿都送遍他们了,怎么不送我呢?”
谢瑛勾勾唇角,露出个无奈的笑容:“昨日我头一个便派人送往府上的,可那时世子不是跟人听曲儿去了吗?老侯爷叫人接的,后来怎么没到你手上我就不知道了。”
孙应爵沉默了一阵,抹了把脸,“嘿”了一声:“我昨天回去晚了,我爹也没说教训我两句,敢情是截了我的书心虚了。唉,谁教我当儿子不能跟老子置气呢……”
说着又看向谢瑛:“这书只好送别人了,你可还送谁了?”
谢瑛道:“就先紧着送你们了,还有些父辈旧交家里也待送几本。晚上还得去他店里买几套,再看看有什么新货。”
别人该买的都遣下人买了,都不想去,他散了值就独自骑马去了一趟城东,看看崔燮那个老仆开的店是什么样的。谁想那里到了晚上人流还不散,路上人流攒动,都是挤着买书去或是买了东西回来的,在路上就有不少人捧着书看,高谈阔议,点评里面的评论与插画。
也有人索性连书都不看,只买他们店里新出的换装套卡,走在街上便大赞这画笺出的和当年的崔美人一样良心。顺便还要感慨几句美人默默离去,书店老板忒狠的心,连香闺也不留下作纪念,就给捐了作图书馆。
谢瑛这个知情的在背后伏低身子,默默忍着笑前行。越到书店附近挤得越厉害,他便下了马,揪着缰绳往前走,看那块叫半天斜阳照得微微发红的“居安斋”牌匾。
他本已走到门外,影影绰绰看见墙上两个美人并排而立的倩影,堂里又有人头攒动,索书声、银钱响动不绝于耳,忽又觉得不必再进去了。
他是乘兴而来,自然兴尽而归,转身朝着人流少的地方走去。路过店侧一个胡同口,余光扫到些颜色不同的地方,下意识地往里看了一眼——
书斋侧门外正静静停着一匹小白马,马上坐着一名青衿软巾的小学生,也正朝他这边看来,生得形清骨秀,风神奕奕,不一般的好看,也不一般地眼熟。
两人目光相触,崔燮先叫了一声:“谢——”
话音未落,想起这里人多,便打马跑到他面前,带点兴奋地问他:“谢兄怎么到这里来了?你若有想要的书,只管吩咐,我叫人给你送去就是了,这里人怪多的……”
崔源和计掌柜他们正在门口送崔燮,见谢瑛过来,便都上来行礼,问他们要不要进院子说话。崔燮指着那座院子说:“谢兄可愿赏光进去坐坐?院里虽有些伙计和工匠住,可也有能清净聊天的地方。”
谢瑛想起店里人头攒动的模样,摇头道:“你们正忙着,哪里分得出人手招待我。何况我也不是那要招待的人,你若觉得叫我白来这一趟不合适,不如陪我出去走走,我也看看骑马骑的如何。”
好啊。
崔燮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牵着马在胡同里转了身,对崔源和计掌柜说:“我与谢千户出去了,你们帮我告诉家里一声,晚上我就先不回去吃了。”
崔源“哎哎”地应着,还想拿些银子叫他请客用。崔燮摆摆手,满面笑容地说:“哪里还用源叔你的银子,我自己带了。你们回去吧,前头正忙呢,我们这就走了。”
他平常极少出门,今天是赶上新店开张,担心经营状况,才在散学后来看了一眼,没想到竟正撞上谢千户也来看他的店,这也是有缘份了。平常他都省不得花时间在外面,今儿既然遇上了,索性就出去玩一趟,也不负谢千户特地来看他一趟。
绕出那条细窄的胡同,走上大路,他便将缰绳一扯,回头笑道:“咱们去哪儿?”
谢瑛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青色便服与他的监生青衫,略有些遗憾,答道:“先去城外疏散疏散。明儿就是关帝诞辰,今晚各处关帝庙外应当就有倡优百戏预演起来了,咱们散心回来就找处近的看看。”
作者有话要说: 评是毛宗岗评三国里的
第97章
他们出行时, 太阳已近西斜了。淡金红的阳光洒在城外青山上, 一点点落入山间。
崔燮那匹小白马虽然年纪小,个头儿却已不小了, 也是上好的口外马, 比谢瑛那匹兀良哈马只略矮一线。两人在城外撒开马跑了一阵, 小白马四蹄扬开,也是星驰电掣, 蹑景追飞, 并不落后谢瑛那匹马多少。
谢瑛看着他竟能紧跟在自己身后,身子随马起伏, 坐得稳稳当当, 不由赞了一声:“骑的不错, 想不到你一个书生,于这上也肯用心。”
崔燮面有得色,笑了笑说:“不只会骑,还会射箭哩。哪天找个有靶子的地方, 我射给你看。”
谢瑛笑看着他:“那就等秋天吧, 带你到平谷打猎去。”
崔燮还没射过活靶子, 略有点虚。不过男人在这种地方总不能直接认输,想想秋天离着还远,大不了在院儿里竖个靶子多练练,也就痛快地答应了。
两人绕着城跑了小半圈,太阳已坠到了山凹后头,再过不久就要关城门了。二人便从南关绕回内城, 随意找了一间关二爷庙,在庙外远远下了马,混入人流中。
因为离近关帝生日,哪座庙外都开始有撂地卖艺的、卖香烛的、卖点心小吃和外地来的时新果子糖食的。还有些平常少见的回回过来卖奶制品——这些回回大约是元蒙时迁到北京的色目权贵后代,没随元顺帝离开,就在大明土地上接着生活下来了。
他们不仅能卖烤羊肉、奶制品,还能卖些牛肉汤、卤牛肉,汉人倒少有卖的。崔燮许久没吃牛肉,就跟他们买了两碗牛肉汤,还要了些的天然酸奶。
酸奶比现代的酸很多,要搁上砂糖吃,但清凉酸爽,还能补钙。他进京来一向光注重运动了,倒没怎么喝过奶,也该找这些回回订些鲜奶,每天全家喝一杯,老的小的都补补身子。
……顺便催催个儿。
谢瑛看他叫摊主往家送奶、送酸奶,像是挺爱喝的样子,倒觉着有些惊讶:“这牛奶又腥膻又易生燥,做成酸奶又这们酸,你真爱喝它?”
“多加点儿糖就好了。”崔燮给他舀了勺砂糖,自己又挖了一大勺带着糖的酸奶搁进嘴里,享受地眯了眯眼,说:“喝奶能长高个儿,我这两年功课太忙,睡的少,可能影响褪……”
差点儿没兜住,说出褪黑素三个字来。
他刹时反应过来,改口说:“影响腿长。跟谢兄坐在一起,比比这小腿长短,我能不担心么?”
谢瑛看了看他衣摆下挑起的膝头。他的膝盖骨并不粗大,只在衣料上显出细致圆滑的形状,和他这个人一样匀称精致。他看得有些出神,回过神后便垂下眼笑了笑:“不短了。你还没长开呢。”
谢兄就是这么会说话。
崔燮听得满高兴,但在真长到跟谢瑛一般高之前,他还是坚决要补的。他三口两口喝完了酸奶,按着桌子站起来说:“你可能喝酸奶不大习惯,回头我做些奶茶给你尝尝,夏天喝冰奶茶又解暑又提神,比单喝奶好。”
谢瑛也不是没尝过蒙古的奶茶,对他的提议没什么兴致,却还是点了头。看他吃得差不多了,便拈出一块碎银扔在桌上,要了些艾窝窝、蜜麻花之类的回回甜食塞给他,自己牵了两匹马,带他往庙外人流更热闹的地方走去。
此时灯火已经亮起来了,园子瓦肆里的唱的都支起台子,换了戏服唱了起来。庙外到处都是卖铜、瓷关帝像的,还贴了大幅的关帝彩画儿,在灯光照映下栩栩如生……
如……
老版三国中关羽的扮演者陆树铭老师……
这图好像就是照他换装小套卡那副里的人物描的,连姿势都不带变一下的!
那摊主敲着锣钹高喊:“这可是崔美人儿的真迹!当初崔美人画三国图时,画了一百单八位英雄美人的等身大图,可惜后来美人不堪尘世污浊,隐居避世,图稿多被她带到深山里。我这幅关帝图却是一位采樵的老丈在山里失路徘徊时偶遇崔美人,得她指点出路,还蒙她送了这幅佳作……”
他说得十分卖力,周围民众也真有信的,不少人摸出荷包来就要买他的大图。
那摊主又拿起乔来,说自己的图是真正的崔美人儿遗泽,某某侍郎、某某老公要花几百两买他都没卖,只肯搭卖些也是“致荣书坊原印”的小关帝像。
崔燮听得又尴尬又好笑,脸上表情都要扭曲了,想拉着谢瑛离这神奇的摊子远点儿,却发现他的身子正背向自己,低着头,笑得肩头一耸一耸的。
看看!这才是聪明人呢!一听就知道那故事是瞎编的,上当的群众也太容易轻信了!还采樵的老人……怎么不说他自己亲自在山里遇上了崔美人呢?
他小声说:“那图就是找人按着画笺上的关公像摹成大图的,根本就不是真迹。”
“我知道。”谢瑛回头看着他,眼中笑意仍未散,倚着马低声说:“崔美人儿就在我身边,哪会在什么山里。”
崔燮没听清他说的什么,抬眼看向他,想要他说清楚些。谢瑛摇了摇头,指着庙西一片撂地唱戏的说:“不看这画儿了,都是些套色仿印的,只在灯火下看着像个样子,白天看就粗糙了。那边是唱关公戏的,咱们过去听听。”
他牵着马就走,崔燮也忘了要问什么,跟在他后头往街那边走去。
那里唱的是个南戏班子,声调清越,街上虽然喧哗,鼓吹声却远远地叫风送了过来,唱词断断续续送入人耳中,唱的还是前元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俺也曾挝鼓三鼕斩蔡阳,血溅在杀场上。刀挑征袍出许昌,险唬杀曹丞相……”
曲子切切地响在耳旁,字字清晰,声音是压低过的,却也铿锵有力,韵味十足,唱出了一股英雄气。
街那头的曲子声自然传不了这么远、这么清楚。
崔燮顺着声音看去,愕然发现,那个唱的人竟是谢瑛。他似乎是看向远处的摊子,又像是看着想象中的三国烽火乱世,手按节拍,低声随着风中送来的管弦清音唱着。
灯火打在他的侧脸上,映出一条极标致的轮廓线,崔燮画了这么多英雄,都不如他这一刻英姿勃发。他唱着那句“端的是豪气有三千。厮杀呵摩拳擦掌”,就仿佛一位英雄面对着万千征尘,正唱着自己的心曲。
别人越急, 崔燮越是气定神闲, 铺纸研墨,一笔字写得工工整整,似印出来的宋版书似的。甯斋长便指着他的功课教训别人:“你们都年纪不小了,心性可别还比不过十六七岁,抱着热火罐儿似的少年人。”
一名二十来岁的年轻监生笑道:“崔贤弟可没抱过热火罐儿,我看他这定力倒像抱了个竹夫人, 心静自然凉。”
甯举笑骂了一声:“那你也抱,去号房拿你的竹夫人来,我只当看不见你出去过。”
另一监生作势拦他,对甯斋长说:“斋长不可放他出去,这一去定是要溜去看居安斋的美人图了!”
那年轻监生苦着脸说:“居安斋的书也忒难买,稍晚一点儿就抢光了,不知什么时候才又能有新货。又不许一人多买几套,不然我们伙着雇个觅汉跑腿也合适。你们看崔贤弟气定神闲,保准早就交待了家人帮他排队去。咱们这些孤身在京的,又没个小厮使唤,等到散学就晚了……”
他一打眼儿看见崔燮还在低头写字,便呶了呶嘴,问他:“和衷,你敢是没看过六才子版三国里的插画么,知道他出了新书,心里真个能不上火?”
当然不上。看你们这么着急要买的样子,我就一点儿不用担心销量了。
崔燮嘴角微挑,露出一点神秘的笑容,压着嗓子说:“那新书我已经看过了啊,的确是好。曹操大宴铜雀台,正欲作铜雀台诗,闻听刘备得了荆州,竟失手将笔落地,汤才子评之‘满城风雨近重阳’为催租人所阻,今曹操连一句也无,何其惫也’。”
“什么!”
“你是怎么看见新书内评的!他家早不是光张挂了美人图,定好了今日才开售么!”
崔燮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甯斋长品了品点评的句子,说道:“‘满城风雨近重阳’,是用了黄州鄱邠老重阳节兴至赋诗,却被来收租的房主打断思路,只单留此名句的典故,讥讽曹操听闻刘备得荆州便心思慌乱,连一句孤句也未能做得出。这般俏皮的点评,果然是汤才子!”
另一个监生惊喜地问:“崔贤弟家里有书?可否拿来叫我们看看?可有多余能渡让给我们的?”
崔燮张着教官不在,便搁下笔,微微抬起下巴,淡然地说:“居安斋的书,我要就能多拿几本。他家的主人从前是我家家人,那家儿子与我情同兄弟。当初我把致荣书坊捐了做图书馆,他家就收拢了店里无处可去的匠人,买了原店的书版和文稿开的居安斋。他们要做书时,我也时常帮着指划一二的。”
罢哟!这个人曾捐过致荣书斋的!那才是如今风行的美人图、美人笺鼻祖!
迁安县令出的《戚志远公杂记》里就写过他捐母亲嫁妆好教县里学子读书的事,看这篇游记时还有多少人替书斋可惜,觉得他煮鹤焚琴呢。他们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居安斋也是迁安的,又是全盘继承了致荣书坊的雕版,肯定也和他有关系啊!
连甯斋长都忍不住颤声问道:“那、那家居安斋是你的?”
崔燮摇了摇头:“自然不是,那家店主早不是我家的人了。我当初回乡科举时,路上重伤将死,带回家的老仆父子悉心照料,救了我的性命回来。我到家便还了他们的身契作回报,又指点他们做些营生,挣了钱,他们后来一直也把我视为骨肉,开书斋后也和我家来往不断,发什么新书、新画笺的都要先问我一句。”
真是仁主义仆,难得……
一名监生忽然想到:“他们偏偏在那家崔氏南货店开业,那家店也姓崔……”
崔燮笑道:“是啊。那家店铺赔得太多,经营不下去了。我想着与其转给别人,不如给了自己人,恰好他们也想从通州再进一步,来京开分店,便把店铺买下了。往后我帮他们参谋赞画新书也方便了。”
把参谋赞画的“赞”字去掉,就是他要给居安斋干的工作了。
这书店开在京里,崔启天天跟他家住着,早晚会叫人扒出两家的关系,索性他先预警一下,省得叫别人扒出来,他之前不说倒像心中有鬼似的。
这家书店出的都是清雅的文学类书,三国又可说是应广大读者迫切要求而出,跟崔美人再也搭不上关系。新书的图他也刻意改了改画风,上色偏向清淡,衣纹用钉头鼠尾的描法,勾线更细密有力,再加上练武练得腕力更沉厚,和从前那些美人图已经有直观的差别了。
只要他咬死了是仿时下流行风格画的,别人肯定不能把他当成崔美人了。
他淡淡一笑,朝同窗拱了拱手:“各位如想要新书,我便找他们要几本来,你们带去号房里传看,大伙儿都能看着新书,也能省一笔银子,岂不两全齐美?”
众人刚听他说连祖传的店铺都卖了,也不好意思白拿他的书,纷纷拒绝,都宁愿自己凑出银子,只求他帮着捎几本书就行。崔燮客气了几句,见他们真心想买,便说:“国学不是做买卖的地方,我叫他们伙计明日捎几本在门口等着,诸位中午散学后找他买就是了。”
众生顿时精神振奋。有钱的就想着多买几套,没钱的则几个人凑着银子,心也不慌了,神也不散了,连《九章算数》的题目都做得下去了。
这阵新《三国》的风气还不只在国学刮,连朝廷中人都有不务正业,大白天就把抢着的书拿到公署炫耀的。
孙应爵叫人顶着门抢了几十本书来,背着他爹拿箱子扛到镇抚司,张扬地说:“大伙儿别客气,来分书啊!这本书里可有‘三气周瑜’的大图,周郎吐血,小乔在旁边服侍着,那叫柔情似水……啧啧啧,比起店里张挂的那张小乔别是一番风味儿了。”
众人都不甚热情,孙世子还挺奇怪,拿书碰着人问:“这么好的书怎地你们不要了?前些日子不还都说好要抢吗?还是你们家下人给买了?那也得是晚上回去才能看,不及我这现在就到眼前的啊。”
几个镇抚、千户都纳闷地看他:“昨晚上谢千户着人到处送书,没给府上送去?”
“什么?他早就拿着新书了?”孙应爵惊讶得合不拢嘴,半晌和愤愤地朝谢瑛叫道:“你昨晚上就抢着书了?你怎么抢的,他家当时还说书没做好,死活不肯提前卖呢!”
谢瑛笑而不语。
姚福员挑了挑眉:“你怎么就不想想那店原来姓什么?买了人家的店,能不给主人几本新书么?那家主人还给谢兄做过新衣裳呢,书算什么。”
孙应爵啐了一声:“我怎么就赶不上这样的好事,出个公差就能救着这样知恩图报,还知情识趣的人……”
抱怨几句,又想起重点不在这边儿,拿书敲着桌子,悲愤地问:“你昨儿都送遍他们了,怎么不送我呢?”
谢瑛勾勾唇角,露出个无奈的笑容:“昨日我头一个便派人送往府上的,可那时世子不是跟人听曲儿去了吗?老侯爷叫人接的,后来怎么没到你手上我就不知道了。”
孙应爵沉默了一阵,抹了把脸,“嘿”了一声:“我昨天回去晚了,我爹也没说教训我两句,敢情是截了我的书心虚了。唉,谁教我当儿子不能跟老子置气呢……”
说着又看向谢瑛:“这书只好送别人了,你可还送谁了?”
谢瑛道:“就先紧着送你们了,还有些父辈旧交家里也待送几本。晚上还得去他店里买几套,再看看有什么新货。”
别人该买的都遣下人买了,都不想去,他散了值就独自骑马去了一趟城东,看看崔燮那个老仆开的店是什么样的。谁想那里到了晚上人流还不散,路上人流攒动,都是挤着买书去或是买了东西回来的,在路上就有不少人捧着书看,高谈阔议,点评里面的评论与插画。
也有人索性连书都不看,只买他们店里新出的换装套卡,走在街上便大赞这画笺出的和当年的崔美人一样良心。顺便还要感慨几句美人默默离去,书店老板忒狠的心,连香闺也不留下作纪念,就给捐了作图书馆。
谢瑛这个知情的在背后伏低身子,默默忍着笑前行。越到书店附近挤得越厉害,他便下了马,揪着缰绳往前走,看那块叫半天斜阳照得微微发红的“居安斋”牌匾。
他本已走到门外,影影绰绰看见墙上两个美人并排而立的倩影,堂里又有人头攒动,索书声、银钱响动不绝于耳,忽又觉得不必再进去了。
他是乘兴而来,自然兴尽而归,转身朝着人流少的地方走去。路过店侧一个胡同口,余光扫到些颜色不同的地方,下意识地往里看了一眼——
书斋侧门外正静静停着一匹小白马,马上坐着一名青衿软巾的小学生,也正朝他这边看来,生得形清骨秀,风神奕奕,不一般的好看,也不一般地眼熟。
两人目光相触,崔燮先叫了一声:“谢——”
话音未落,想起这里人多,便打马跑到他面前,带点兴奋地问他:“谢兄怎么到这里来了?你若有想要的书,只管吩咐,我叫人给你送去就是了,这里人怪多的……”
崔源和计掌柜他们正在门口送崔燮,见谢瑛过来,便都上来行礼,问他们要不要进院子说话。崔燮指着那座院子说:“谢兄可愿赏光进去坐坐?院里虽有些伙计和工匠住,可也有能清净聊天的地方。”
谢瑛想起店里人头攒动的模样,摇头道:“你们正忙着,哪里分得出人手招待我。何况我也不是那要招待的人,你若觉得叫我白来这一趟不合适,不如陪我出去走走,我也看看骑马骑的如何。”
好啊。
崔燮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牵着马在胡同里转了身,对崔源和计掌柜说:“我与谢千户出去了,你们帮我告诉家里一声,晚上我就先不回去吃了。”
崔源“哎哎”地应着,还想拿些银子叫他请客用。崔燮摆摆手,满面笑容地说:“哪里还用源叔你的银子,我自己带了。你们回去吧,前头正忙呢,我们这就走了。”
他平常极少出门,今天是赶上新店开张,担心经营状况,才在散学后来看了一眼,没想到竟正撞上谢千户也来看他的店,这也是有缘份了。平常他都省不得花时间在外面,今儿既然遇上了,索性就出去玩一趟,也不负谢千户特地来看他一趟。
绕出那条细窄的胡同,走上大路,他便将缰绳一扯,回头笑道:“咱们去哪儿?”
谢瑛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青色便服与他的监生青衫,略有些遗憾,答道:“先去城外疏散疏散。明儿就是关帝诞辰,今晚各处关帝庙外应当就有倡优百戏预演起来了,咱们散心回来就找处近的看看。”
作者有话要说: 评是毛宗岗评三国里的
第97章
他们出行时, 太阳已近西斜了。淡金红的阳光洒在城外青山上, 一点点落入山间。
崔燮那匹小白马虽然年纪小,个头儿却已不小了, 也是上好的口外马, 比谢瑛那匹兀良哈马只略矮一线。两人在城外撒开马跑了一阵, 小白马四蹄扬开,也是星驰电掣, 蹑景追飞, 并不落后谢瑛那匹马多少。
谢瑛看着他竟能紧跟在自己身后,身子随马起伏, 坐得稳稳当当, 不由赞了一声:“骑的不错, 想不到你一个书生,于这上也肯用心。”
崔燮面有得色,笑了笑说:“不只会骑,还会射箭哩。哪天找个有靶子的地方, 我射给你看。”
谢瑛笑看着他:“那就等秋天吧, 带你到平谷打猎去。”
崔燮还没射过活靶子, 略有点虚。不过男人在这种地方总不能直接认输,想想秋天离着还远,大不了在院儿里竖个靶子多练练,也就痛快地答应了。
两人绕着城跑了小半圈,太阳已坠到了山凹后头,再过不久就要关城门了。二人便从南关绕回内城, 随意找了一间关二爷庙,在庙外远远下了马,混入人流中。
因为离近关帝生日,哪座庙外都开始有撂地卖艺的、卖香烛的、卖点心小吃和外地来的时新果子糖食的。还有些平常少见的回回过来卖奶制品——这些回回大约是元蒙时迁到北京的色目权贵后代,没随元顺帝离开,就在大明土地上接着生活下来了。
他们不仅能卖烤羊肉、奶制品,还能卖些牛肉汤、卤牛肉,汉人倒少有卖的。崔燮许久没吃牛肉,就跟他们买了两碗牛肉汤,还要了些的天然酸奶。
酸奶比现代的酸很多,要搁上砂糖吃,但清凉酸爽,还能补钙。他进京来一向光注重运动了,倒没怎么喝过奶,也该找这些回回订些鲜奶,每天全家喝一杯,老的小的都补补身子。
……顺便催催个儿。
谢瑛看他叫摊主往家送奶、送酸奶,像是挺爱喝的样子,倒觉着有些惊讶:“这牛奶又腥膻又易生燥,做成酸奶又这们酸,你真爱喝它?”
“多加点儿糖就好了。”崔燮给他舀了勺砂糖,自己又挖了一大勺带着糖的酸奶搁进嘴里,享受地眯了眯眼,说:“喝奶能长高个儿,我这两年功课太忙,睡的少,可能影响褪……”
差点儿没兜住,说出褪黑素三个字来。
他刹时反应过来,改口说:“影响腿长。跟谢兄坐在一起,比比这小腿长短,我能不担心么?”
谢瑛看了看他衣摆下挑起的膝头。他的膝盖骨并不粗大,只在衣料上显出细致圆滑的形状,和他这个人一样匀称精致。他看得有些出神,回过神后便垂下眼笑了笑:“不短了。你还没长开呢。”
谢兄就是这么会说话。
崔燮听得满高兴,但在真长到跟谢瑛一般高之前,他还是坚决要补的。他三口两口喝完了酸奶,按着桌子站起来说:“你可能喝酸奶不大习惯,回头我做些奶茶给你尝尝,夏天喝冰奶茶又解暑又提神,比单喝奶好。”
谢瑛也不是没尝过蒙古的奶茶,对他的提议没什么兴致,却还是点了头。看他吃得差不多了,便拈出一块碎银扔在桌上,要了些艾窝窝、蜜麻花之类的回回甜食塞给他,自己牵了两匹马,带他往庙外人流更热闹的地方走去。
此时灯火已经亮起来了,园子瓦肆里的唱的都支起台子,换了戏服唱了起来。庙外到处都是卖铜、瓷关帝像的,还贴了大幅的关帝彩画儿,在灯光照映下栩栩如生……
如……
老版三国中关羽的扮演者陆树铭老师……
这图好像就是照他换装小套卡那副里的人物描的,连姿势都不带变一下的!
那摊主敲着锣钹高喊:“这可是崔美人儿的真迹!当初崔美人画三国图时,画了一百单八位英雄美人的等身大图,可惜后来美人不堪尘世污浊,隐居避世,图稿多被她带到深山里。我这幅关帝图却是一位采樵的老丈在山里失路徘徊时偶遇崔美人,得她指点出路,还蒙她送了这幅佳作……”
他说得十分卖力,周围民众也真有信的,不少人摸出荷包来就要买他的大图。
那摊主又拿起乔来,说自己的图是真正的崔美人儿遗泽,某某侍郎、某某老公要花几百两买他都没卖,只肯搭卖些也是“致荣书坊原印”的小关帝像。
崔燮听得又尴尬又好笑,脸上表情都要扭曲了,想拉着谢瑛离这神奇的摊子远点儿,却发现他的身子正背向自己,低着头,笑得肩头一耸一耸的。
看看!这才是聪明人呢!一听就知道那故事是瞎编的,上当的群众也太容易轻信了!还采樵的老人……怎么不说他自己亲自在山里遇上了崔美人呢?
他小声说:“那图就是找人按着画笺上的关公像摹成大图的,根本就不是真迹。”
“我知道。”谢瑛回头看着他,眼中笑意仍未散,倚着马低声说:“崔美人儿就在我身边,哪会在什么山里。”
崔燮没听清他说的什么,抬眼看向他,想要他说清楚些。谢瑛摇了摇头,指着庙西一片撂地唱戏的说:“不看这画儿了,都是些套色仿印的,只在灯火下看着像个样子,白天看就粗糙了。那边是唱关公戏的,咱们过去听听。”
他牵着马就走,崔燮也忘了要问什么,跟在他后头往街那边走去。
那里唱的是个南戏班子,声调清越,街上虽然喧哗,鼓吹声却远远地叫风送了过来,唱词断断续续送入人耳中,唱的还是前元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俺也曾挝鼓三鼕斩蔡阳,血溅在杀场上。刀挑征袍出许昌,险唬杀曹丞相……”
曲子切切地响在耳旁,字字清晰,声音是压低过的,却也铿锵有力,韵味十足,唱出了一股英雄气。
街那头的曲子声自然传不了这么远、这么清楚。
崔燮顺着声音看去,愕然发现,那个唱的人竟是谢瑛。他似乎是看向远处的摊子,又像是看着想象中的三国烽火乱世,手按节拍,低声随着风中送来的管弦清音唱着。
灯火打在他的侧脸上,映出一条极标致的轮廓线,崔燮画了这么多英雄,都不如他这一刻英姿勃发。他唱着那句“端的是豪气有三千。厮杀呵摩拳擦掌”,就仿佛一位英雄面对着万千征尘,正唱着自己的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