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妃后,我有了读心术 第310节
  他很担心,直接带着顾婉宁进了宫,当他禀明来意后,皇上却拒绝了让顾婉宁帮他把脉。
  “把脉就不必了,朕喝药喝烦了,生死有命,如今大兴也算安稳,就算朕不在了,这天下也不会出现什么大乱子。”
  叶寒瑜吓的直接跪在了地上,顾婉宁也跟着悄声跪下了,“父皇一定能长命百岁,大兴的繁荣安稳都是因为有您在,您一定要好好的,儿臣,还有晚晚、早早都要您庇佑呢……”
  皇上很欣慰,也很窝心,但想到他一直期待的生活,就又咳了起来,“咳咳,朕明白你们夫妻的心思,但,朕就是咳两声,真不是什么大事,说不定养养就好了。”
  叶寒瑜:……总觉得父皇是在忽悠他,但他又找不到证据,他还没听说过有病不吃药,光养养就能好的。
  然而,自这天起,叶寒瑜时不时的就会被皇上召进宫中处理奏折,皇上会极有耐心的教他处理各种朝政,这让叶寒瑜心中的某种想法越发的强烈了。
  第591章 太子之选
  那些当官的哪个不是人精子,得到消息均是对家里的夫人耳提面命,一时间,瑜王妃成了各家宴席上争相邀请的贵客。
  然而能让顾婉宁出席的宴会很少,不说她本人就极具政治头脑,又是个极拎得清的,就算是有些明晤的冯馨柔都过来特意提醒了一嘴:“六弟风头太盛了,你最近还是低调一些吧。”
  父皇是对老六寄予厚望,说不定将来这太子之位就是老六的,所以这个时候,六弟妹这边可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其他几位皇子也看出了些苗头,他们争了这么久,结果却被别人摘了桃子,一个个全都郁闷不已。
  ……
  转过年的四月份,朝堂上又有人提起立太子之事。
  起先的几次,朝臣们只是提一提便就做罢,后来,情况是越演越烈,朝臣们大有一副不把太子之位定下来,就不罢休的气势。
  他们也是没办法,最近皇上的身体实在是越来越差,万一真出了什么意外,太子未立,几位皇子争起皇位那就是大乱之相。
  没人愿意看到那样的场景。
  难得的,皇上这次竟然没有阻挠,任由百官推荐自己心仪的太子。
  “自古以来太子之位立长立嫡,嫡子被废那就该立二皇子为太子。”
  说话的御史还真不是二皇子一系的,人家就是个中立派,说的话也是占着理的,按理就该立长,安王被贬为庶民且早死,那太子之位就要轮到二皇子做了。
  “臣以为不妥,太子之位该是以贤居之。”
  那御史立刻当场反驳:“你说二皇子不贤?”
  “刘大人这是挑刺,本官只是说选太子的标准该是立贤,太子之位贤者居之,二皇子即使被立为太子,也应该是因为他的贤明,而不是因为他年长。”
  这话说的,二皇子一派的人也无法说什么。
  七皇子的一派的人冒出头来:“微臣以为七皇子当得起这个贤字,去年中州大旱,七皇子还带头捐了一万两白银。”
  “哼,好像三皇子没捐银子似的,光凭捐银子就能当太子吗?”
  这时鲁大人突然出列:“臣觉得瑜王爷担得起太子之尊。
  论身份,瑜王是淑妃之子,身份最为尊贵。
  论贤能,瑜王在刑部破获了存在多年的采花大盗一案,曾随皇上下江南惩处贪官,揭开恒郡王私采铁矿一案,分别参与与西戎和北梁两国的谈判立下大功,又成功解决中州旱灾。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瑜王都担得起贤能二字,太子之位非瑜王莫属。”
  众大臣:八皇子的岳丈都公然出来说支持瑜王,他们还能说什么?
  七皇子垂着头,眼中是满满的恨意,明明太子被废后,他才是身份最尊贵的皇子,都是因为顾氏!是她害得母妃被降了位份,还要终生禁足在承乾宫!
  若母妃不出事,他就会顺理成章的坐上太子之位。
  接着七皇子一系的人也站出来,提议立七皇子为太子。
  冷眼旁观的叶莫璅道:“儿臣支持老六做太子。”
  早就被叶莫璅拉拢过来的几位大臣也赶紧站出来表态,他们也支持瑜王。
  跟了五王爷这么久,他们等的不就是一天吗?
  没办法,瑜王太高冷了,他们想投靠都没有门路,正好五王爷拉拢他们,想着这兄弟俩是穿一条裤子的,他们也就半推半就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他们还真压对宝了!
  因此,他们说要支持瑜王做太子的声音最大,生怕瑜王听不到似的!
  刚刚从太学毕业已经参与上朝的八皇子也站出来表态:“父皇,儿臣也支持六哥做太子,六哥博学多才,上敬父皇下友爱兄弟,人品贵重,他做太子,儿臣服。”
  众大臣:……有毒吧?鲁大人公开表态也就罢了,八皇子也支持瑜王,身为皇子你们就不能有点上进心吗?
  二皇子心中越来越冷,他不由将视线对向了辰王和战王,这两位在父皇面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要他们不支持六弟,那一切就还有转圜的机会。
  “辰皇叔,对于太子之位,不知您可有心仪的人选?”
  莫名其妙被点名的辰王笑眯眯的看了眼二皇子,然后出列,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皇兄,臣弟支持老六做太子,不说他当年通过北梁大皇子一事揪出藏在京中多年的北梁奸细一事,单是他找到了红薯土豆玉米这三种高产作物,就让天下百姓受益良多,中州赈灾一事也能看得出来,他和皇兄一样,也是得天庇佑的,他坐在这太子之位合适。”
  二皇子:……
  战王也适时的站了出来:“皇兄,臣弟也支持老六做太子,前几年战北军之所以能打得北梁节节败退,老六送过去的物资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做这些就从没打算宣诸于口,完全就是不计回报的,这样无私的太子,定能让大兴继续繁荣昌盛。”
  皇上挑眉:“他一共送了多少银两的物资给战北军?”
  战王道:“他陆陆续续的送了几回,加一起大约能给所有战北军发三年的军晌。”
  战王所指自然是顾婉宁从赵家偷出来的那批金银珠宝,那些珠宝不仅是给战北军改善了生活,置换改进了兵器装备,更给北梁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要不然北梁也不会在北梁前太子被抓后,那么快就认怂。
  叶寒瑜默默抹了把脑门上不存在的汗珠,他实在是没想到战王叔会把这件事说出来,此时多少有些心虚。
  毕竟,他那也算是慷他人之慨了。
  金銮殿中顿时哗然一片,三十万战北军三年的军晌,最少也要一千万两百白银了,而今日之前,他们竟是一点风声也没听到,瑜王真是有些让人出乎意料了!
  二皇子:……
  皇上默默对手指:这么说老六岂不是将他这几年在玻璃坊赚的银子全白白送了出去?
  这孩子多少有点败家啊,朕还有几个铺子来着?
  要不,过些日子也一并给了他吧?
  第592章 诏书
  至于玻璃坊的分红,那是儿子孝敬他的,他暂时还不能给那小子,万一那小子哪天脑子一抽,把他自己的小金库全都败光了,无银子可用,他还能帮上一把。
  百官不知道龙椅上的皇上正在各种脑补,辰王和战王都站出来表态支持瑜王了,太子之位基本大局已定,他们又不是傻子,干脆也站出来表态。
  反正相比于目前一个嫡子都没生出来的二皇子,鲁莽无脑的三皇子,可以忽略不计的五王爷,和母妃永远被禁足的七皇子,诸多优点的瑜王自然是太子的最佳优选。
  当然,这些大臣中大部分都是保皇派的人,小一部分是与叶寒瑜共事过的,还有一些人算是叶寒瑜的“自家人”。
  比如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七品小官成了太常寺少卿的莫季鸾,因为安阳府一行立了大功被皇上破格提拔成了工部右侍郎的许泊清,以及屡立战功被战王破格提拔成显武将军的李俊峰。
  李良甫和穆景心情就不怎么美丽了,在三皇子和七皇子的不断努力下,两人也于今年有了上朝的资格,如果他们敢站出来说他们支持瑜王做太子,估计下了朝就会被人追着砍。
  所以他们只能干看着!
  李良甫:还好还好,还好瑜王本身能力不差,凭自己的人格魅力就征服了大部分的官员,小师妹的太子妃之位稳了!
  然而任凭朝上的大臣们吵的凶,皇上仍然是没有表态,次日便有消息传出皇上又病了。
  这次病的貌似有点重,辰王战王急匆匆的就进了宫,而后是皇子百官,全都赶到了朝阳殿,皇上召见了辰王战王,没人知道三兄弟说了什么,只是两位王爷再出来的时候,手里捧着一张明黄色的圣旨。
  当李长海在朝阳殿前宣读完圣旨后,皇子与百官们齐齐傻眼。
  因为那是一张禅位圣旨,当初太子费劲心思也没能得到的禅位圣旨!
  大意就是说,皇上在位近三十载,初登基时国家动荡,北有大梁虎视眈眈,南有南昭屡犯边境,兄弟们还要觊觎他的皇位,他多次领兵御驾亲征,平内乱,攘外敌,三十来年兢兢业业终是做出了一点小成绩,百姓也算安居乐业,然,天不佑他大雍帝,多年劳累使得他身体每况愈下,实在不能再担负天下重任,遂传位于第六子瑜王叶寒瑜。
  圣旨读完,二皇子差点没咬碎自己的一口银牙,七皇子生生将自己的手掌掐出了血来。
  父皇竟然直接禅位了!
  老六连太子都不用当~直接当皇上了!
  倒是三皇子,颇有种解脱了的感觉,反正也争不过,那就干脆躺平吧。
  辰王却是朝着战王无奈一笑,他家皇兄还真是,说只有祁氏一个皇后就真的让祁氏做皇后做到死,说只他只会立一个太子结果还真就只有叶祁钰那一个太子!
  别人都是把着皇位不放,他倒好,人好好的,直接禅位了!
  ……
  如今大兴是太平盛世,而且皇上还是禅位给瑜王,其他几个皇子就算有自己的小心思,也不敢搞小动作,于是,礼部便张罗起了登基大典。
  然而,叶寒瑜却是亲自向皇上申请,想让登基大典与封后大典一起办。
  他流露出这个意思时,顾婉宁可是极力反对的,然而明明很听她话的叶寒瑜却是一意孤行,对这件事的态度相当的执着。
  以至于皇上听到他的请求时也是十分的诧异。
  “你可知,大兴史上,就没有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一起举行的?”其实何止大兴史上,自古以来就没有哪个皇上登基时是和封后大典一起举行的。
  叶寒瑜跪在地上,背脊挺的笔直,脸上的表情也是一脸的平淡,“儿臣知道,但那不是因为大兴史上还没有人直接禅位的吗?”
  皇上:……合着他禅位给这小子还有错了?
  “父皇知道儿臣的心思,以前儿臣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继承皇位,儿臣只想当个闲散王爷,多赚些银子,给国库增加些税收,除此外每天可以悠闲度日。
  尤其是在娶了王妃之后,儿臣这种想法就更强烈了,她是个不愿意困于后宅的,儿臣想带着她走遍这天下,看尽人生百态,尝遍天下美食。
  可现在,儿臣做不到了!
  所以,儿臣便想让她和儿臣一起享受这江山盛世。”
  为啥做不到?因为他被他的皇上老父亲甩了一口大锅背身上了,干得好没功劳,干得不好还要受万民唾骂……
  皇上忍不住摸了摸鼻子,而后,又咳嗽了两声,“你说的有道理,大兴史上直接禅位的,朕还是头一份,所以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一起举行,也不是不行,朕这就下旨给礼部,让他们准备,你先下去吧。
  对了,今日的奏折别忘了批,朕……咳咳咳……朕不舒服。”
  叶寒瑜:……总感觉自己是被当苦力使了,但他没有证据!
  ……
  皇上登基的流程本就繁锁,再加上一个封后大典,挑选登基的黄道吉日后,皇上还选了个最近的日子,工作量直接翻了好几倍,这可把礼部那些官员累惨了。
  好在,宫中最不缺的就是人,登基与封后大典很快准备好了,叶寒瑜于八月初八登基为帝,年号永和,叶寒瑜执着顾婉宁的纤纤玉手坐上了那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