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
所以刘备只能再次分兵衡阳,负隅顽抗。
一再分兵,刘备的实力更加分散了,战败已经无可避免。这也是无奈之举,刘备不知道分兵的害处吗?刘备当然知道分兵的害处,但就是知道,刘备也没办法扭转局势的,这就是实力的差距。
这是浩大的战争,是经济政治实力的综合体现,是文臣武将智慧的结晶,不是一个人爆发小宇宙就可以扭转的。
更何况,刘备也不是惊采绝艳的人物。
刘备这边败局已定,不复多言,返回头来看江陵的局势,转眼之间,时间到了六月。
一个多月的时间,南郡已经大变样了,虽然已经过了雷雨时节,但积水还没蒸发干净,江陵城外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洼,这些水洼犹如星罗棋布,点缀在汉江平原上,反映着蔚蓝的天空,美丽异常。
但就在这秀丽的江南风光之中,一条蕴含杀机的水渠蔓延到了江陵城下。
徐晃开外水渠声势很大,但就算这样,关羽也没看出来司马懿的计策来,不是斥候不尽心尽力,而是司马懿的引水工程并不按部就班,而是分段处理的,这样一来,关羽的斥候一直认为徐晃是在处理积水。
而且关羽在城外实在是没有几个斥候活动,零星观看,拼凑不出沟渠分布图来,根本就看不出司马懿的意图。
稳定更新,求求月票,红票,收藏,订阅……
第四百五十三章江陵城破关羽逃
乌云密布,狂风呼啸,天色又一次阴沉下来,关羽站在城头上,感觉自己一伸手,就能抓住天空中如同墨团一样的乌云。
当然,这只是一种错觉而已,关羽是抓不到乌云的,可这种错觉却让关羽赶到极不舒服,心脏都不由自主的加速跳动起来,按住剑柄的手掌也在慢慢颤抖。关羽深吸了好几口气,也没压住这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到底出了什么事?关羽不认为自己在疑神疑鬼,没得关羽派出斥候下城查看,忽然见到南方涌出一道白光,这道白光翻翻滚滚,直奔江陵而来。“”
关羽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心都沉到海底了,直奔江陵而来的白光俨然是奔腾的江水,都不用细想,关羽就知道徐晃是想水淹江陵了。
不过短短两个呼吸之后,关羽就回过神来,沉声喝道:“来人……命令刑道荣、陈应、鲍龙、关平死人立即用土石堵死四门,一炷香之内,完不成军令立斩不饶。另外,立即命令冯习带人添堵城内的水井……”
关羽眼望着远处的江水,有条不紊的下达了一道道军令,城墙上的兵卒也有眼尖的,看出来远方洪水袭来,本来吓得想大声呼叫,却见到关羽面不改色,也被关羽感染的镇静下来,传出一道道军令。
这不是关羽的理素质实在是强悍到极点,关羽也不是石头人,怎么会没有惊恐之意呢,实际上关羽已经有点麻木了,过于沉重的打击,直接造就了关羽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洪水怎么了,无外乎就是丢了江陵而已吗?
这么长时间没见到刘备的援军,关羽就知道大势已去了,只要徐晃不合赵云开战,江陵是早晚要丢的。
江陵就像一个癌症晚期穷人一样,是绝对不会怕持刀抢2劫的,要钱没有,要命,呵呵……也没有。
不一会儿,徐晃引来的江水就到了江陵附近,兵卒耳边已经能听到哗哗的流水之声了,不过在关羽的严令之下,荆州兵卒倒也不太慌乱。
实际上荆州兵卒并不是特别恐惧洪水,江陵就处在大江之畔,更是雨水频繁之地,几乎隔几年就有洪水泛滥。而江陵的城墙也具有防洪能力的,四面城墙都是用条石垫底,青砖修葺,在洪水中侵泡几个月都没问题。
在数千兵卒的眼皮底下,数丈宽的洪水轰然冲击在城墙上,再一分为二,贴着城墙奔腾而去。这时大部分官员将领也都得到消息了,一波一波冲上城头,一个个面色惶恐,死死的的看着脚下的洪水。
袭来的洪水像永无止境一样,在江陵城外慢慢上涨,到了日落时分,洪水已经涨到城墙一半的位置了。
关羽的人这才感觉有点不对,诸葛亮反应最快,叹了口气,慢慢说道:“徐晃怕是开挖了一道沟渠,引水至此,不然的话,洪水泛滥,方向不定,江陵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水量,将军还是早作定夺为上!”
关羽看了一眼诸葛亮,思索半晌才把关平叫到身边,低声吩咐了几句,关平低头答应一声,急冲冲下城去了。
别人不知道关羽和关平说了什么,但心思细腻的人却能猜出一二,关羽应该是让关平准备撤退……逃跑的船只舢板去了。
这个猜测没错,关羽确实有跑路的准备,实际上关于不单不感激诸葛亮的提醒,还暗恨诸葛亮多事。就像前文所说,徐晃水淹江陵还是不水淹江陵,对关羽的影响不大,没有刘备的援军,江陵早晚是要失陷的。
但是,关羽却不能容忍诸葛亮扰乱军心,你站在城墙上瞎唠叨什么,有事不能偷偷禀告吗?看把四周的兵卒吓得,那还有守城的勇气。
诸葛亮被关羽一眼看的浑身一冷,但随即反应过来,自己多嘴了。
这也不怪诸葛亮不够聪明,实在是不在其位,不谋其事,关羽统领全军,诸葛亮根本就没考虑那么多,如果是诸葛亮自己领军,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关平下了城墙,关羽这才高声喝道:“诸位不要慌张,曹军虽然放水淹城,但我江陵城墙都是砖石所修葺,根本就不怕水侵,城内存量也十分充足,可以久守。再者,如今雨季已过,洪水必不可持久,不出半月,洪水就会消退……哈哈……徐晃这就叫作茧自缚,城外全是积水,看徐晃怎么安营扎寨。”
不得不说,关羽的辩才还是不错的,颠倒黑白,硬是把司马懿水淹江陵的妙计说成作茧自缚的臭手,言辞之间还很有说服力,几乎骗过了绝大部分“不明2真相”的中下层军官、兵卒。
见到兵卒差不多镇静下来,关羽接着说道:“为了防止徐晃乘机攻城,各级将领要多准备火箭硫磺火油等物,撑杆(顶开战船的竹竿)也要准备一些,有备无患……”
关羽飞快的下达了一道道军令,最后又将守卫城墙的责任分配出去,刑道荣驻守东北二门,冯习驻守西南二门,陈应和鲍龙二人作为轮换人选,关平掌管城内治安,诸葛亮马良等人负责筹备辎重,关羽自己居中调度。
可以这么说,关羽这一连串的调动非常合理,但是,再合理的调动也是被动应对,关羽实在是想不到,司马懿还在沟渠上安装了三个闸门,就是这这三个闸门,给关羽带来了灭顶之灾。
这一夜荆州兵卒过的很不安心,城墙下的洪水一直上涨,哗哗作响,古代的江水十分清澈,水面在月光的照耀下,泛起幽暗的光芒,随着洪水流动,水面给人一种来回摇晃的感觉,久看之下,就像城墙也要随之倾倒一样。
到了第二天早上,荆州兵卒惊恐地发现,洪水已经涨至城头下一米多高的位置了,也就是说,称作小船的兵卒,已经可以只直接攻打城池了。
朝阳初升,光芒万丈,在光线迷离的水面上,密密麻麻的船只出现在视线之中。
“咚咚咚……”隆隆的战鼓声震碎宁静的晨曦。
随着兵荆州卒奔跑呼喊,一支支羽箭落在城头,带来一声声惨呼。片刻之后,城墙上的兵卒也在关羽的指挥下开始反击,一束束火光在城头升起,落到曹军的战船之中。
曹军这边是徐晃亲自领兵作战,吴兰雷铜分列两边,战船上军旗招展,鼓声震天,声势十分浩大。如果不是徐晃手中实在没有什么水军,战船都是临时赶制的,荆州兵卒都没有一战的勇气。
但就算这样,在羽箭交锋过后,江陵守军也抵挡的十分艰苦,曹军借助水流的力量,很容易就贴近城墙,与守军展开近身搏杀。
刀光剑影之中,无数兵卒惨叫着落入洪水之中,没过一炷香的时间,江陵城下就泛起一片血红。
“给我杀……杀……敌军支撑不了多久,洪水马上就要撤了。”关羽手持钢刀,在城墙上左劈右砍,手中的钢刀光芒闪烁,将数名曹兵斩为两段,同时口中高声呼喝着,拼命鼓舞着士气。
就在关羽拼命抵挡的时候,关平发疯一样冲上城墙,拉住关羽叫道:“父亲,大事不好了……冯习……投降曹操,西城墙已经失陷了。”
“什么?”关羽一把抓住关平的衣甲,低声喝道:“你再说一遍,冯习投降曹操了?”
关平哭声道:“冯习还没打就投降了,乐进已经率领曹兵占据了西侧城墙,父亲,我们快撤吧。”
不等关羽发话,关平就急声说道:“父亲,江陵受不住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赶紧去临湘吧……”
关羽两眼通红,厉声道:“冯习匹夫,忘恩负义之徒。”
骂过之后,关羽十分焦急的叫道:“怎么走,四面都是洪水?至今,唯有死战而,你马上带人杀退乐进。”
关平摇头道:“来不及了,不过父亲放心,我已经叫人在东门准备战船舢板了,快走吧父亲,杀退乐进也没有用,我看现在陈应和鲍龙也不可信任了。”
这话关平说的倒是不假,陈应和鲍龙的人品真不怎么样,这两个人虽说还没有投降曹操,但也没上城墙帮助关羽,正带着几千预备队观望战事呢!这两个到不着急,想要投降,什么时候投降都可以。
关羽此时也反应过来,陈应和鲍龙二人没上前助战,怕是也有反叛的心思了,如今四面城墙已经丢了一半,城中的预备队也调动不动,单靠关平手中的三千兵卒,无论如何也扭转不了败局的,只能长叹一声,跟着关平下了城墙。
关羽跑的时候也没带着南门的兵卒一起跑,这些奋战的兵卒还不知道,他们已经被主将抛弃了,此时此刻,这些兵卒唯一的作用就是给关羽争取一些逃跑的时间。
在混乱的喊杀声中,关羽和关平来到东门,此时关平已经叫人把一些战船舢板投放到水中了,舢板上还准备了几匹战马,仓促之间,关平的动作已经很迅速了。关羽回头看了一烟火缭绕的将领,纵身一跃,跳到一艘小船之上。
第四百五十四章先杀卧龙诸葛亮
虽然时间不多,但关平预备的船只舢板也不算少,毕竟洪水袭来已经有一日一夜了,只是关平没想到,能这么快用上逃跑的船只而已。第一,
关羽也不指挥兵卒划船,就站来船头冷冷的看着江陵城,脸色铁青,连手指都不住的抖动着,良久才寒声道:“冯习……你这忘恩负义的小人,竟敢背叛主公,我关羽定要将你千刀万剐。”
关羽碎碎叨叨的念叨,却不知这话要是传到冯习耳中,冯习定会大叫冤枉。“,
最起码,冯习就不认为自己投降曹操是忘恩负义,刘备对自己哪有什么恩惠,虽然冯习也是个将军,但冯习的战功可都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换句话说,冯习的荣华富贵是自己努力换来的,而不是刘备赐予的。
就是现在社会也一样,别动不动就国家培养了谁,党2国培养了谁,要说感恩,也要感恩这片土地,感恩千千万万的百姓,而不是某一个政党什么的,其实某些政党才需要对千千万万的百姓感恩呢!
明末的张献忠写过一篇著名的七杀诗:天生万物以养民,民无一善可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忠之人曰可杀!不孝之人曰可杀!不仁之人曰可杀!不义之人曰可杀!不礼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杀杀杀,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觳觫材。传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须封刀匕。山头代天树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看
现在看来,这首诗有点愤青的意思,其实张献忠的诗中是没有七个杀字的,那是辫子王朝的统治者为了把屠杀四川人名的污水扣到张献忠身上,硬生生编造出来的。
但无论怎么说,张献忠的思想还是很先进的,天生万物以养民,这句话绝对正确。
老百姓是不靠谁谁谁活着的,养活老百姓的天地,老百姓用不着对一个政府感恩戴德,没有政府,百姓也饿不死。
当然,这句话亦可以反过来说,有了政府,百姓一样饿死。
总之,关羽认为冯习是奸诈小人,想要一杀为快,吓得跟着关羽出逃的兵卒战战兢兢,不敢多言。
对于冯习来说,一个词就可以回答关羽……凭什么?
关羽狼狈而逃,自然是瞒不过徐晃的,不过徐晃一点也没有追杀关羽的意思。
这不是徐晃分不出兵力来对付关羽,也不是徐晃不重视关羽,更不是徐晃看在私人交情上上放过关羽,实际山关羽能逃得如此轻松,和徐晃放水有很大关系。对于曹操来说,江陵是战略要地,是必须要拿到手的,但关羽却是一个烫手山芋,抓不得,也杀不得。
占据了江陵之后,曹操几乎就和刘备没什么联系了,虽说与武陵郡隔江相望,但曹操手中没什么水军,也并不指望渡江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杀了关羽,和刘备结下死仇并不值得。曹操更希望关羽死在李重手里,让刘备豁出命来来李重死拼。
现在关羽和关平等人驾着小船逃跑,正和徐晃的心意,所以徐晃连追击的架势都没摆出来,就杀进江陵安抚军民去了。
在徐晃的刻意放水之下,逃出江陵的不光是关羽、关平,诸葛亮、马良等人也带着数百人逃出生天。区别就是关羽是往东方逃,诸葛亮等人往北方逃。
江陵的地势有些低洼,但越往北走,地势就越高,三十里开外,就已经有山丘出现了。就在三十里开外,一队人马驻扎在山丘之上,遥望着眼前一片汪洋。现在的洪水已经很浑浊了,上面飘满了杂草枯枝等物。
马超来到这里并不稀奇,徐晃放水淹城之后,就有斥候快马禀告赵云,赵云立即就让马超带三千骑兵赶赴江陵,查看战况。马超急匆匆赶到江陵,一见到眼前的景象,就知道李儒的计策失败了。
虽说李儒的计策失败了,但马超也没有小看李儒的意思,这世界就没有百战百胜的计谋,人家徐晃直接出大招,把江陵变成一片汪洋,断绝交通,马超就是想联系江陵城中的内应,也没有机会。
但马超也不能两眼一抹黑的回去,所以马超立即把江陵的战况回馈到当阳,自己临时驻扎下来,看看能不能查探到什么。
马超正指挥兵卒建造几艘简陋的船只,打算到江陵附近看看,忽然见到洪水深处人影绰绰,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杂乱不堪的船队冲着岸边划来。毫无疑问,这跟定是江陵的逃兵了,不过马超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江陵逃兵明明见到自己在这里扎营,还敢过来送死。
难道自己最近打的仗少,威名不在了?马超很是郁闷的挠了挠头。
马超并不知道,这些荆州逃兵真不怕他,民以食为天,他们更怕饿!自从江陵城破之后,这些兵卒就在木板上飘荡,至今为止,已经有两天一夜了,两天一夜没吃东西,是个人都受不了。
这些逃跑的兵卒之中还有几个大人物,诸葛亮和马良,诸葛亮对刘备那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于是诸葛亮就命令这些兵卒绕一个大圈,渡过大江前去寻找刘备。要是在平时,兵卒也不会违背诸葛亮的军令。
可现在不行,接连大败之后,江州兵卒对刘备的敬畏之心已经接近于无了,再加上饥饿难耐,荆州兵卒已经十分后悔了,早知道还不如投降徐晃呢,可现在划船回去已经来不及了,困厄之下,兵卒已经没什么体力了。
所以,嗯……投降李重也是可以的,虽说李重有过杀俘的经历,但总比做个饿死鬼好吧。
诸葛亮和马良当然不会同意投降李重了,马良还好一些,虽然也很欣赏刘备,但还没到死心塌地的地步,所以只是用嘴说说而已,但诸葛亮可不一样,当即抽出宝剑,要把提议投降的兵卒斩首示众。
用两个字就可以形容诸葛亮,迂腐!当然,放在诸葛亮的立场上来看,这是关于一个人的节操问题,绝无变通的可能。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逃难的兵卒不可能束手就擒,诸葛亮虽说有些武艺,但也独木难支,没过多长时间,就被逃难的兵卒抓了起来。
有几个见识高远的兵卒提议,投降李重之时,附送一个活的诸葛亮,更能讨好李重,于是诸葛亮也就包住了一条小命。马良见到逃难的兵卒当众翻脸,也不敢多言,再也不敢提什么忠君爱国之事了。
逃难的兵卒将舢板小船划到岸边,投降了马超,真让马超喜出望外。哈哈……这真是时来运转,自己一个打酱油的,竟然把江陵文臣一网打尽了,这功劳,跟白捡的一样。
马超大喜之下,当即派快马禀告赵云。
由于徐晃水淹江陵,李重和李儒等人也没再襄阳安坐,也赶到了当阳,商议一下,就和当阳的赵云汇合,一同赶赴江陵来查看战况,正好和马超的信使相遇,于是李重兴冲冲的先行一步,来见诸葛亮。
必须要说明的是,李重一点招降诸葛亮的意思也没有。
相反,李重是抱着必杀诸葛亮的心思来的,急着赶来,李重是想近距离看看这位名震千古,却又名副其实的卧龙先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如果说一开始李重对诸葛亮还有些好感的话,但自从刘备采石矶兵败,驱逐百姓阻挡追兵开始,李重就对刘备、诸葛亮没什么好感了,将心比心,李重认为自己就是战败了,顶多是亡命天涯而已,但也不会干出残害百姓的事情来。
至于什么礼贤下士,收拢人心,这些事情李重回去做,但也要分人,诸葛亮这种大汉死忠,不值得李重浪费时间。
一见到诸葛亮,李重有些感叹,实际能力不说,诸葛亮的长相确实对得起他的名声,诸葛亮长得身长八尺,面如冠玉,颌下三缕长须,就是身为阶下囚,也自有一股英姿儒雅之气,叫人生出亲近之意。
李重一句话不说的看着诸葛亮,诸葛亮同样一句话不说的看着李重。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李重哑然一下,心说自己还是有点心软啊,就在刚才,差点生出招揽诸葛亮的心思来,这可不是打游戏,这是现实中的争霸天下,每一寸土地都鲜血淋漓,妇人之仁是要不得的。
一再分兵,刘备的实力更加分散了,战败已经无可避免。这也是无奈之举,刘备不知道分兵的害处吗?刘备当然知道分兵的害处,但就是知道,刘备也没办法扭转局势的,这就是实力的差距。
这是浩大的战争,是经济政治实力的综合体现,是文臣武将智慧的结晶,不是一个人爆发小宇宙就可以扭转的。
更何况,刘备也不是惊采绝艳的人物。
刘备这边败局已定,不复多言,返回头来看江陵的局势,转眼之间,时间到了六月。
一个多月的时间,南郡已经大变样了,虽然已经过了雷雨时节,但积水还没蒸发干净,江陵城外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洼,这些水洼犹如星罗棋布,点缀在汉江平原上,反映着蔚蓝的天空,美丽异常。
但就在这秀丽的江南风光之中,一条蕴含杀机的水渠蔓延到了江陵城下。
徐晃开外水渠声势很大,但就算这样,关羽也没看出来司马懿的计策来,不是斥候不尽心尽力,而是司马懿的引水工程并不按部就班,而是分段处理的,这样一来,关羽的斥候一直认为徐晃是在处理积水。
而且关羽在城外实在是没有几个斥候活动,零星观看,拼凑不出沟渠分布图来,根本就看不出司马懿的意图。
稳定更新,求求月票,红票,收藏,订阅……
第四百五十三章江陵城破关羽逃
乌云密布,狂风呼啸,天色又一次阴沉下来,关羽站在城头上,感觉自己一伸手,就能抓住天空中如同墨团一样的乌云。
当然,这只是一种错觉而已,关羽是抓不到乌云的,可这种错觉却让关羽赶到极不舒服,心脏都不由自主的加速跳动起来,按住剑柄的手掌也在慢慢颤抖。关羽深吸了好几口气,也没压住这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到底出了什么事?关羽不认为自己在疑神疑鬼,没得关羽派出斥候下城查看,忽然见到南方涌出一道白光,这道白光翻翻滚滚,直奔江陵而来。“”
关羽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心都沉到海底了,直奔江陵而来的白光俨然是奔腾的江水,都不用细想,关羽就知道徐晃是想水淹江陵了。
不过短短两个呼吸之后,关羽就回过神来,沉声喝道:“来人……命令刑道荣、陈应、鲍龙、关平死人立即用土石堵死四门,一炷香之内,完不成军令立斩不饶。另外,立即命令冯习带人添堵城内的水井……”
关羽眼望着远处的江水,有条不紊的下达了一道道军令,城墙上的兵卒也有眼尖的,看出来远方洪水袭来,本来吓得想大声呼叫,却见到关羽面不改色,也被关羽感染的镇静下来,传出一道道军令。
这不是关羽的理素质实在是强悍到极点,关羽也不是石头人,怎么会没有惊恐之意呢,实际上关羽已经有点麻木了,过于沉重的打击,直接造就了关羽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洪水怎么了,无外乎就是丢了江陵而已吗?
这么长时间没见到刘备的援军,关羽就知道大势已去了,只要徐晃不合赵云开战,江陵是早晚要丢的。
江陵就像一个癌症晚期穷人一样,是绝对不会怕持刀抢2劫的,要钱没有,要命,呵呵……也没有。
不一会儿,徐晃引来的江水就到了江陵附近,兵卒耳边已经能听到哗哗的流水之声了,不过在关羽的严令之下,荆州兵卒倒也不太慌乱。
实际上荆州兵卒并不是特别恐惧洪水,江陵就处在大江之畔,更是雨水频繁之地,几乎隔几年就有洪水泛滥。而江陵的城墙也具有防洪能力的,四面城墙都是用条石垫底,青砖修葺,在洪水中侵泡几个月都没问题。
在数千兵卒的眼皮底下,数丈宽的洪水轰然冲击在城墙上,再一分为二,贴着城墙奔腾而去。这时大部分官员将领也都得到消息了,一波一波冲上城头,一个个面色惶恐,死死的的看着脚下的洪水。
袭来的洪水像永无止境一样,在江陵城外慢慢上涨,到了日落时分,洪水已经涨到城墙一半的位置了。
关羽的人这才感觉有点不对,诸葛亮反应最快,叹了口气,慢慢说道:“徐晃怕是开挖了一道沟渠,引水至此,不然的话,洪水泛滥,方向不定,江陵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水量,将军还是早作定夺为上!”
关羽看了一眼诸葛亮,思索半晌才把关平叫到身边,低声吩咐了几句,关平低头答应一声,急冲冲下城去了。
别人不知道关羽和关平说了什么,但心思细腻的人却能猜出一二,关羽应该是让关平准备撤退……逃跑的船只舢板去了。
这个猜测没错,关羽确实有跑路的准备,实际上关于不单不感激诸葛亮的提醒,还暗恨诸葛亮多事。就像前文所说,徐晃水淹江陵还是不水淹江陵,对关羽的影响不大,没有刘备的援军,江陵早晚是要失陷的。
但是,关羽却不能容忍诸葛亮扰乱军心,你站在城墙上瞎唠叨什么,有事不能偷偷禀告吗?看把四周的兵卒吓得,那还有守城的勇气。
诸葛亮被关羽一眼看的浑身一冷,但随即反应过来,自己多嘴了。
这也不怪诸葛亮不够聪明,实在是不在其位,不谋其事,关羽统领全军,诸葛亮根本就没考虑那么多,如果是诸葛亮自己领军,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关平下了城墙,关羽这才高声喝道:“诸位不要慌张,曹军虽然放水淹城,但我江陵城墙都是砖石所修葺,根本就不怕水侵,城内存量也十分充足,可以久守。再者,如今雨季已过,洪水必不可持久,不出半月,洪水就会消退……哈哈……徐晃这就叫作茧自缚,城外全是积水,看徐晃怎么安营扎寨。”
不得不说,关羽的辩才还是不错的,颠倒黑白,硬是把司马懿水淹江陵的妙计说成作茧自缚的臭手,言辞之间还很有说服力,几乎骗过了绝大部分“不明2真相”的中下层军官、兵卒。
见到兵卒差不多镇静下来,关羽接着说道:“为了防止徐晃乘机攻城,各级将领要多准备火箭硫磺火油等物,撑杆(顶开战船的竹竿)也要准备一些,有备无患……”
关羽飞快的下达了一道道军令,最后又将守卫城墙的责任分配出去,刑道荣驻守东北二门,冯习驻守西南二门,陈应和鲍龙二人作为轮换人选,关平掌管城内治安,诸葛亮马良等人负责筹备辎重,关羽自己居中调度。
可以这么说,关羽这一连串的调动非常合理,但是,再合理的调动也是被动应对,关羽实在是想不到,司马懿还在沟渠上安装了三个闸门,就是这这三个闸门,给关羽带来了灭顶之灾。
这一夜荆州兵卒过的很不安心,城墙下的洪水一直上涨,哗哗作响,古代的江水十分清澈,水面在月光的照耀下,泛起幽暗的光芒,随着洪水流动,水面给人一种来回摇晃的感觉,久看之下,就像城墙也要随之倾倒一样。
到了第二天早上,荆州兵卒惊恐地发现,洪水已经涨至城头下一米多高的位置了,也就是说,称作小船的兵卒,已经可以只直接攻打城池了。
朝阳初升,光芒万丈,在光线迷离的水面上,密密麻麻的船只出现在视线之中。
“咚咚咚……”隆隆的战鼓声震碎宁静的晨曦。
随着兵荆州卒奔跑呼喊,一支支羽箭落在城头,带来一声声惨呼。片刻之后,城墙上的兵卒也在关羽的指挥下开始反击,一束束火光在城头升起,落到曹军的战船之中。
曹军这边是徐晃亲自领兵作战,吴兰雷铜分列两边,战船上军旗招展,鼓声震天,声势十分浩大。如果不是徐晃手中实在没有什么水军,战船都是临时赶制的,荆州兵卒都没有一战的勇气。
但就算这样,在羽箭交锋过后,江陵守军也抵挡的十分艰苦,曹军借助水流的力量,很容易就贴近城墙,与守军展开近身搏杀。
刀光剑影之中,无数兵卒惨叫着落入洪水之中,没过一炷香的时间,江陵城下就泛起一片血红。
“给我杀……杀……敌军支撑不了多久,洪水马上就要撤了。”关羽手持钢刀,在城墙上左劈右砍,手中的钢刀光芒闪烁,将数名曹兵斩为两段,同时口中高声呼喝着,拼命鼓舞着士气。
就在关羽拼命抵挡的时候,关平发疯一样冲上城墙,拉住关羽叫道:“父亲,大事不好了……冯习……投降曹操,西城墙已经失陷了。”
“什么?”关羽一把抓住关平的衣甲,低声喝道:“你再说一遍,冯习投降曹操了?”
关平哭声道:“冯习还没打就投降了,乐进已经率领曹兵占据了西侧城墙,父亲,我们快撤吧。”
不等关羽发话,关平就急声说道:“父亲,江陵受不住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赶紧去临湘吧……”
关羽两眼通红,厉声道:“冯习匹夫,忘恩负义之徒。”
骂过之后,关羽十分焦急的叫道:“怎么走,四面都是洪水?至今,唯有死战而,你马上带人杀退乐进。”
关平摇头道:“来不及了,不过父亲放心,我已经叫人在东门准备战船舢板了,快走吧父亲,杀退乐进也没有用,我看现在陈应和鲍龙也不可信任了。”
这话关平说的倒是不假,陈应和鲍龙的人品真不怎么样,这两个人虽说还没有投降曹操,但也没上城墙帮助关羽,正带着几千预备队观望战事呢!这两个到不着急,想要投降,什么时候投降都可以。
关羽此时也反应过来,陈应和鲍龙二人没上前助战,怕是也有反叛的心思了,如今四面城墙已经丢了一半,城中的预备队也调动不动,单靠关平手中的三千兵卒,无论如何也扭转不了败局的,只能长叹一声,跟着关平下了城墙。
关羽跑的时候也没带着南门的兵卒一起跑,这些奋战的兵卒还不知道,他们已经被主将抛弃了,此时此刻,这些兵卒唯一的作用就是给关羽争取一些逃跑的时间。
在混乱的喊杀声中,关羽和关平来到东门,此时关平已经叫人把一些战船舢板投放到水中了,舢板上还准备了几匹战马,仓促之间,关平的动作已经很迅速了。关羽回头看了一烟火缭绕的将领,纵身一跃,跳到一艘小船之上。
第四百五十四章先杀卧龙诸葛亮
虽然时间不多,但关平预备的船只舢板也不算少,毕竟洪水袭来已经有一日一夜了,只是关平没想到,能这么快用上逃跑的船只而已。第一,
关羽也不指挥兵卒划船,就站来船头冷冷的看着江陵城,脸色铁青,连手指都不住的抖动着,良久才寒声道:“冯习……你这忘恩负义的小人,竟敢背叛主公,我关羽定要将你千刀万剐。”
关羽碎碎叨叨的念叨,却不知这话要是传到冯习耳中,冯习定会大叫冤枉。“,
最起码,冯习就不认为自己投降曹操是忘恩负义,刘备对自己哪有什么恩惠,虽然冯习也是个将军,但冯习的战功可都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换句话说,冯习的荣华富贵是自己努力换来的,而不是刘备赐予的。
就是现在社会也一样,别动不动就国家培养了谁,党2国培养了谁,要说感恩,也要感恩这片土地,感恩千千万万的百姓,而不是某一个政党什么的,其实某些政党才需要对千千万万的百姓感恩呢!
明末的张献忠写过一篇著名的七杀诗:天生万物以养民,民无一善可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忠之人曰可杀!不孝之人曰可杀!不仁之人曰可杀!不义之人曰可杀!不礼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杀杀杀,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觳觫材。传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须封刀匕。山头代天树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看
现在看来,这首诗有点愤青的意思,其实张献忠的诗中是没有七个杀字的,那是辫子王朝的统治者为了把屠杀四川人名的污水扣到张献忠身上,硬生生编造出来的。
但无论怎么说,张献忠的思想还是很先进的,天生万物以养民,这句话绝对正确。
老百姓是不靠谁谁谁活着的,养活老百姓的天地,老百姓用不着对一个政府感恩戴德,没有政府,百姓也饿不死。
当然,这句话亦可以反过来说,有了政府,百姓一样饿死。
总之,关羽认为冯习是奸诈小人,想要一杀为快,吓得跟着关羽出逃的兵卒战战兢兢,不敢多言。
对于冯习来说,一个词就可以回答关羽……凭什么?
关羽狼狈而逃,自然是瞒不过徐晃的,不过徐晃一点也没有追杀关羽的意思。
这不是徐晃分不出兵力来对付关羽,也不是徐晃不重视关羽,更不是徐晃看在私人交情上上放过关羽,实际山关羽能逃得如此轻松,和徐晃放水有很大关系。对于曹操来说,江陵是战略要地,是必须要拿到手的,但关羽却是一个烫手山芋,抓不得,也杀不得。
占据了江陵之后,曹操几乎就和刘备没什么联系了,虽说与武陵郡隔江相望,但曹操手中没什么水军,也并不指望渡江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杀了关羽,和刘备结下死仇并不值得。曹操更希望关羽死在李重手里,让刘备豁出命来来李重死拼。
现在关羽和关平等人驾着小船逃跑,正和徐晃的心意,所以徐晃连追击的架势都没摆出来,就杀进江陵安抚军民去了。
在徐晃的刻意放水之下,逃出江陵的不光是关羽、关平,诸葛亮、马良等人也带着数百人逃出生天。区别就是关羽是往东方逃,诸葛亮等人往北方逃。
江陵的地势有些低洼,但越往北走,地势就越高,三十里开外,就已经有山丘出现了。就在三十里开外,一队人马驻扎在山丘之上,遥望着眼前一片汪洋。现在的洪水已经很浑浊了,上面飘满了杂草枯枝等物。
马超来到这里并不稀奇,徐晃放水淹城之后,就有斥候快马禀告赵云,赵云立即就让马超带三千骑兵赶赴江陵,查看战况。马超急匆匆赶到江陵,一见到眼前的景象,就知道李儒的计策失败了。
虽说李儒的计策失败了,但马超也没有小看李儒的意思,这世界就没有百战百胜的计谋,人家徐晃直接出大招,把江陵变成一片汪洋,断绝交通,马超就是想联系江陵城中的内应,也没有机会。
但马超也不能两眼一抹黑的回去,所以马超立即把江陵的战况回馈到当阳,自己临时驻扎下来,看看能不能查探到什么。
马超正指挥兵卒建造几艘简陋的船只,打算到江陵附近看看,忽然见到洪水深处人影绰绰,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杂乱不堪的船队冲着岸边划来。毫无疑问,这跟定是江陵的逃兵了,不过马超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江陵逃兵明明见到自己在这里扎营,还敢过来送死。
难道自己最近打的仗少,威名不在了?马超很是郁闷的挠了挠头。
马超并不知道,这些荆州逃兵真不怕他,民以食为天,他们更怕饿!自从江陵城破之后,这些兵卒就在木板上飘荡,至今为止,已经有两天一夜了,两天一夜没吃东西,是个人都受不了。
这些逃跑的兵卒之中还有几个大人物,诸葛亮和马良,诸葛亮对刘备那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于是诸葛亮就命令这些兵卒绕一个大圈,渡过大江前去寻找刘备。要是在平时,兵卒也不会违背诸葛亮的军令。
可现在不行,接连大败之后,江州兵卒对刘备的敬畏之心已经接近于无了,再加上饥饿难耐,荆州兵卒已经十分后悔了,早知道还不如投降徐晃呢,可现在划船回去已经来不及了,困厄之下,兵卒已经没什么体力了。
所以,嗯……投降李重也是可以的,虽说李重有过杀俘的经历,但总比做个饿死鬼好吧。
诸葛亮和马良当然不会同意投降李重了,马良还好一些,虽然也很欣赏刘备,但还没到死心塌地的地步,所以只是用嘴说说而已,但诸葛亮可不一样,当即抽出宝剑,要把提议投降的兵卒斩首示众。
用两个字就可以形容诸葛亮,迂腐!当然,放在诸葛亮的立场上来看,这是关于一个人的节操问题,绝无变通的可能。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逃难的兵卒不可能束手就擒,诸葛亮虽说有些武艺,但也独木难支,没过多长时间,就被逃难的兵卒抓了起来。
有几个见识高远的兵卒提议,投降李重之时,附送一个活的诸葛亮,更能讨好李重,于是诸葛亮也就包住了一条小命。马良见到逃难的兵卒当众翻脸,也不敢多言,再也不敢提什么忠君爱国之事了。
逃难的兵卒将舢板小船划到岸边,投降了马超,真让马超喜出望外。哈哈……这真是时来运转,自己一个打酱油的,竟然把江陵文臣一网打尽了,这功劳,跟白捡的一样。
马超大喜之下,当即派快马禀告赵云。
由于徐晃水淹江陵,李重和李儒等人也没再襄阳安坐,也赶到了当阳,商议一下,就和当阳的赵云汇合,一同赶赴江陵来查看战况,正好和马超的信使相遇,于是李重兴冲冲的先行一步,来见诸葛亮。
必须要说明的是,李重一点招降诸葛亮的意思也没有。
相反,李重是抱着必杀诸葛亮的心思来的,急着赶来,李重是想近距离看看这位名震千古,却又名副其实的卧龙先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如果说一开始李重对诸葛亮还有些好感的话,但自从刘备采石矶兵败,驱逐百姓阻挡追兵开始,李重就对刘备、诸葛亮没什么好感了,将心比心,李重认为自己就是战败了,顶多是亡命天涯而已,但也不会干出残害百姓的事情来。
至于什么礼贤下士,收拢人心,这些事情李重回去做,但也要分人,诸葛亮这种大汉死忠,不值得李重浪费时间。
一见到诸葛亮,李重有些感叹,实际能力不说,诸葛亮的长相确实对得起他的名声,诸葛亮长得身长八尺,面如冠玉,颌下三缕长须,就是身为阶下囚,也自有一股英姿儒雅之气,叫人生出亲近之意。
李重一句话不说的看着诸葛亮,诸葛亮同样一句话不说的看着李重。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李重哑然一下,心说自己还是有点心软啊,就在刚才,差点生出招揽诸葛亮的心思来,这可不是打游戏,这是现实中的争霸天下,每一寸土地都鲜血淋漓,妇人之仁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