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
孩子们都开心极了,居岩更是叉腰哈哈大笑:“这是特意为了迎接我的吗?我刚到就下雪了,面子可真大呀!”
阿平在萧彧怀里本来昏昏欲睡,听见大家喊下雪了,也努力睁开已经糊上的眼皮:“下雪了吗?我要玩雪。”
萧彧摸摸他的脑袋:“很小,地上还没有呢,明早就能玩雪了,先睡吧。”
阿平闻言,又闭上眼睡着了。
萧彧站在走廊里,看着灯笼的光线映出乱舞的雪花,建业下雪了,不知道汉中有没有下,凛之此刻又在做什么呢?是否已经睡下。
向阳站在上风向,为他和阿平挡着风,过了许久才提醒:“陛下,风大,太冷了,进屋去吧。”
萧彧回过神来:“好。”
这次吉海跟着裴凛之一起出征了,萧彧房里的守夜人便变成了向阳。
萧彧怕冷,夜里总不能叫向阳来给自己暖被窝,便叫了阿平过来,所以这些日子,一直是阿平陪着他睡,向阳睡在外间的矮榻上。
萧彧躺在床上细想,总算有些明白为何凛之要让向阳去军中了,看来他早就察觉到了,也能解释向阳为何不愿意去军中,因为他就想守在自己身边,哪怕他明知自己和凛之的关系。
他心里生出歉疚之情,觉得对不住向阳,真希望他别把感情浪费在自己身上,值得他爱的人还有好多好多呢。
萧彧最怕欠人情债,尤其是感情债,所以尽管已到了后半夜,阿平睡得小猪一样呼呼的,他也没什么睡意,想外面榻上的向阳,又想远在汉中的裴凛之,猛然想起下午给裴凛之的信还没写完,便又起来,裹上狐裘出来写信。
向阳在外面听见动静,赶紧进来:“陛下可是有事?”
萧彧打着哈欠摆手:“没事,我想写封信,你睡吧。”
向阳看着萧彧:“陛下穿够衣裳了吗?别着凉了。”
“我穿够了,棉袄狐裘都穿上了。倒是你还穿着单衣,赶紧上床去睡。”萧彧朝他摆摆手。
向阳转身出去,片刻后又进来了,身上穿了棉衣,一边卷袖子一边说:“卑职给陛下磨墨。”
“不用,我这里有白日磨好的墨,兑点水就可以。”萧彧说。
向阳没有理他,在桌边跪坐下来,开始磨墨。
萧彧给裴凛之写的自然是家书,准确来说是情书,有向阳这个大灯泡在,他怎么写,便停下来,看着向阳:“向阳可有什么新年愿望?”
向阳抬起眼看着他,片刻后才说:“卑职希望国泰民安,陛下万事顺遂。”
萧彧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你也帮我加持了,看样子这个愿望真的能实现呢。”
“一定可以的。”向阳笑起来,他的脸上虽然有一道疤,但并不能掩盖他的魅力,相反看起来更有男人味了。
萧彧又说:“还有没有小一点的个人愿望呢?看我能不能帮你实现。”
向阳舔舔唇,然后轻轻摇头。
萧彧轻轻叹气,这家伙,这不是叫他难做吗?萧彧说:“年后我让你大哥给我再安排个护卫,让你有空多出去转转,我希望你能多交朋友,有自己的生活。”
向阳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起来,捏着墨锭的指关节也开始发白,他轻轻地说:“谢谢陛下,不过不必了,别人跟着陛下我不放心。能一直守着陛下,便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和愿望。”
萧彧听见这话,心里别提多难受了,自己这是作了什么孽啊,怎么就祸害这么大好青年了呢。
他甚至有点后悔去提这事,拿起笔,给裴凛之写了一封公文,私信没写,回头等心情平静了再写吧。
这一晚萧彧几乎没怎么睡着,天快亮时才稍稍眯了一会儿。元旦虽然不早朝,但需要祭祀天地和先祖,仪式还非常隆重。
雪下了一夜,不算太大,但也积了两寸后的雪。萧彧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去南郊祭天,队伍浩浩荡荡出了宫。
尽管下了雪,街道两旁的百姓和车马还是非常多,人们纷纷停下来给皇家的仪仗队让路,行人绵延不绝,一直到出了城门,百姓队伍都没断,怕是有数万人。
萧彧注意到不少妇人手里都提着篮子,便问身边的人:“他们这是去祭祖吗?”
向阳答:“不大像,倒像是去庙里烧香礼佛的,今日是初一。”
萧彧皱起眉头,想起前两日王启问自己,元旦要不要去鸡鸣寺烧香,被他当场就否决了,原来本朝的佛教竟是如此兴盛。
祭祀完天地,萧彧又回到太庙去祭祀,这是他第二次来太庙,上次是他外祖周起的案件平反之后,重新安葬完外祖一家,祭拜完之后,才来的太庙祭祀。
这一做法其实引起了朝中不少老臣的异议,认为这于礼不合。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合乎礼法的,周家人死后都没正式办过葬礼,这次算是办葬礼,葬礼当然要比祭祀更为重要,肯定要优先。
祭祀结束回到宫中,已经是午后。实在是城内城外跑,祭祀流程又繁琐,太费时间。
用完午饭,萧彧打算午睡休息一下,因为昨晚就没睡,这会儿实在是太困了。不过似乎有年初一不午睡的习俗,说是这一日睡了午觉,这一年便都会非常懒惰,萧彧才不管那么多,他就算想偷懒,也得有空偷才行。
他刚脱衣准备睡下,便听见了门外传来了关山的声音:“陛下呢?”
向阳压低了声音:“陛下累了,正在休息。”
关山说:“哦,那算了,我晚点再来。”
萧彧便在屋里说:“我还没睡,进来吧。”
片刻后,关山进屋来,在地板上单膝跪下:“陛下,昨日夜间将士巡逻的时候,在江边拦截了十几艘运粮的大船。”
萧彧拥着被窝坐起来,身上披着狐裘:“哦,谁的运粮船?运到哪里去?”
关山说:“抓了船主一审问,说是鸡鸣寺的粮食,卖到西戎去的。”
萧彧一听,用力在床上拍了一下:“简直岂有此理!都抓起来没有?”他们正在和西戎打仗,本朝居然有人将粮食卖给敌人,这跟通敌叛国有什么分别?!
关山说:“暂时没有抓,今日初一,上山烧香礼佛的香客特别多,不敢贸然抓人,怕引起骚乱。不过臣已经让将士守住了鸡鸣寺的山门,不让和尚出来。”
“好!”萧彧冷笑,这帮没立场的大和尚,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是不行了,“晚上便将鸡鸣寺的主持抓起来,和尚们也都控制好,别让他们给跑了。”
安国的前几个皇帝都信佛,所以佛寺在安国境内盛行,尤其是京城这一带,光建业周围就有好几座大型寺庙,比如这鸡鸣寺、栖霞寺、报恩寺、法华寺等。
这些寺院不仅招收大量的弟子,也接受朝廷以及百姓的捐赠,用香火钱购置了大量的土地。
像鸡鸣寺这样的大寺院,其财力几乎可以媲美一个世家。而且寺院的土地是特批了不纳税的,他们除了用少量的粮食来布施之外,余下的就全都收至囊中。
这些和尚一个个富得流油,甚至还有不少和尚悄悄在山下购置了宅子,娶妻纳妾,嘴里一边念着菩萨一边吃着酒肉,把信佛完全当成了生意来做。
所以民间百姓也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寺院去出家做沙弥,可以省口粮不说,甚至还有可能因此发财。
这在萧彧看来,简直就是一大毒瘤!如今又在这个节骨眼上做这种撞枪口的事,可不是正好来送人头了。
第146章 元宵
但萧彧也知道, 佛教在本朝扎根已深,教众甚广,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引起动乱。
他让关山不要为难这些和尚, 鸡鸣寺的和尚不准私自外出, 住持和几位管事和尚都被请下山, 送到大理寺, 明日他要亲自去会会这些大和尚。
翌日,萧彧在偏殿中召见了鸡鸣寺的住持方丈弘光法师和几位管事和尚。今日融雪,天气异常寒冷, 偏殿没有地暖, 侍从便在他周围烧了几个炭盆,又给他弄了个镂空的铜手炉, 让他暖暖和和的,别冻着了。
几位大和尚则没那个好待遇, 每人赏了一个蒲团,殿中并无其他取暖设备。
萧彧身着布衣布袄,唯有那件白狐裘比较华丽, 白色的毛领衬得他唇红齿白, 眉目如画, 一如画中走出的谪仙。他盘腿坐在上首,见到大和尚行礼, 萧彧慵懒地挥挥手:“大师们请坐吧。”
几位老和尚惴惴不安地席地而坐,中间的弘光法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谢陛下赐座。不知陛下深夜请贫僧等人入大理寺, 所为何事?”
萧彧跟他的先祖不一样, 他的先祖都是刚登基, 就会来鸡鸣寺中烧香礼佛,他的父亲景平帝更是亲口御赐鸡鸣寺为皇家寺院。他回到建业将近半年,别说去寺院中烧香,就连召见僧侣都不曾有过。
萧彧喝了一口热茶,闲聊似的说:“弘光大师主持鸡鸣寺已有多少年?”
弘光法师微愣,然后说:“回陛下话,贫僧自幼便在寺中出家,主持寺院已十又七年。”
“那弘光大师可知你寺中僧侣人数?”
“回禀陛下,本寺登记在册僧侣为七千四百二十九人。”
萧彧挑起眉:“哦。昨夜我们去贵寺清点人数,却有一万三千九百四十六人,那多出来的六千多人是哪来的?”
弘光法师双手合十,低眉敛目:“回禀陛下,这多出的弟子一部分为他方云游僧人,一部分为尚未受戒的弟子。”
目前朝廷尚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取缔人头税,也就是说,这六千多人不仅偷税漏税,还逃避了徭役和兵役。
萧彧似笑非笑:“佛法在中原大地上如此兴盛,佛祖理应十分欣慰吧。”
弘光法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全赖佛祖保佑。”
萧彧嘴角露出讥诮的笑容:“弘光大师可知朕为何要请尔等入大理寺?”
弘光法师低头:“贫僧不知。”
萧彧说:“除夕夜,禁军巡逻队在长江边上截获十八艘货船,每艘船载重十万斤,船上所载何物,大师可知?”
弘光法师摇头:“贫僧不知。”
萧彧将桌上的镇纸用力一拍,伸手指着弘光:“好你个一问三不知!看样子弘光大师超凡脱俗,早已不问世事。那便由朕来告知大师吧,那船中所载皆为本朝禁止私卖的粮食。而粮食的来源,则是贵寺的粮仓。粮食的去处,则为正在与本国交战的敌国西戎。这已是通敌卖国之罪,你们好大的胆子!”
弘光法师忙跪地磕头:“陛下恕罪!贫僧的确不知有此事,贫僧已有数年未曾过问寺中事务,一切皆由贫僧之徒慧明打理。”
他话音刚落,他身旁的一个肥头大耳和尚匍匐在地:“陛下息怒,小僧是听寺中一位云游僧人说,说西戎此刻遭遇严重饥荒、饿殍遍地。小僧想着佛爱众生,便想用这些粮食去救济饥民。”
萧彧挑眉:“哦,如此说来,倒是朕不近人情了。可既是赈济饥民布施粮食,为何又要收人银钱呢?本朝百姓同样遭遇饥荒,豫州雍州百姓一日一餐,仅能勉强维持生计,为何不见贵寺开仓赈灾,救济饥民?莫不是觉得我朝百姓的性命不如西戎百姓的金贵?”
慧明和尚猛在地上磕头:“陛下饶命!小僧知罪。”
萧彧冷哼一声:“西戎人狼子野心,蚕食我国疆土,虐杀我安国子民,奴役我汉人同胞。如今我大安热血男儿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冲锋陷阵,驱逐胡人,守卫我安国疆土与百姓。没有他们,你们这帮大和尚能够安静地烧香念佛?怕是做梦!而今你看看你们干了些什么!你们竟然将粮食偷卖给敌军,让他们吃饱了来屠杀我安国的将士,侵略我安国的土地!你们该当何罪?!”
殿中几个和尚都瑟瑟发抖起来,匍匐在地:“陛下饶命!”
萧彧咬牙看着这帮和尚:“慧明身为出家人,却不守清规戒律,触犯国法,其罪当诛!”
慧明吓得裤子都快尿了,连连磕头:“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萧彧闭一闭眼:“念在大错尚未铸成,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自有大理寺审判你!”
“谢陛下不杀之恩!”慧明涕泗横流。
其他几人都匍匐在地,一动不动。
萧彧接着说:“弘光法师作为一寺住持,纵容门下子弟通敌卖国,此事你难辞其咎。念你年事已高,精通佛理,对佛法研究贡献突出,便不追究你的责任。既然佛家怜悯众生,北地百姓正在受苦,需要佛法普渡,弘光法师便率弟子亲自前往北地弘法吧。”
萧彧昨天思索了一晚,想着怎么处置这帮和尚,弘光法师威望比较高,不能随意处置,也不想继续留着他在这里碍事,思来想去,似乎让这些和尚去北边给胡人宣扬佛法比较靠谱,既打发了这些恼人的和尚,也不会引起民愤,还能用宗教来制衡胡人。
弘光法师跪在地上:“贫僧遵旨!”
处理鸡鸣寺的事萧彧并未声张,除了慧明被羁押在大牢中,其余人等皆被放了回去,择日动身去北边。
萧彧没有急着处理鸡鸣寺的普通僧众与寺产,而是先出了一期《星火》报,尤其着重写了鸡鸣寺私通敌国,贩卖粮食给正在与本国交战的西戎一事。
这事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通敌可是重罪,尤其是鸡鸣寺卖的还是安国而今也极为短缺的粮食。官府已经不止一次出面跟大户购粮,用以赈济灾民,收效都十分有限,因此北边的百姓还填不饱肚子。
然而这打着造福百姓普度众生名号的鸡鸣寺却将私藏的粮食卖给敌国,这完全就是犯众怒。报道一出,鸡鸣寺名声一落千丈,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朝廷便在这个契机下,没收了鸡鸣寺的寺产,驱逐解散了数以万计的僧侣,只允许留下二百僧侣。
而且朝廷趁机颁布了新的佛法管理办法,全国寺院,僧侣规模不得超过二百,寺产规模不得超出某个定额,任何人不得随意自建寺院,必须要经过官府审批同意。
阿平在萧彧怀里本来昏昏欲睡,听见大家喊下雪了,也努力睁开已经糊上的眼皮:“下雪了吗?我要玩雪。”
萧彧摸摸他的脑袋:“很小,地上还没有呢,明早就能玩雪了,先睡吧。”
阿平闻言,又闭上眼睡着了。
萧彧站在走廊里,看着灯笼的光线映出乱舞的雪花,建业下雪了,不知道汉中有没有下,凛之此刻又在做什么呢?是否已经睡下。
向阳站在上风向,为他和阿平挡着风,过了许久才提醒:“陛下,风大,太冷了,进屋去吧。”
萧彧回过神来:“好。”
这次吉海跟着裴凛之一起出征了,萧彧房里的守夜人便变成了向阳。
萧彧怕冷,夜里总不能叫向阳来给自己暖被窝,便叫了阿平过来,所以这些日子,一直是阿平陪着他睡,向阳睡在外间的矮榻上。
萧彧躺在床上细想,总算有些明白为何凛之要让向阳去军中了,看来他早就察觉到了,也能解释向阳为何不愿意去军中,因为他就想守在自己身边,哪怕他明知自己和凛之的关系。
他心里生出歉疚之情,觉得对不住向阳,真希望他别把感情浪费在自己身上,值得他爱的人还有好多好多呢。
萧彧最怕欠人情债,尤其是感情债,所以尽管已到了后半夜,阿平睡得小猪一样呼呼的,他也没什么睡意,想外面榻上的向阳,又想远在汉中的裴凛之,猛然想起下午给裴凛之的信还没写完,便又起来,裹上狐裘出来写信。
向阳在外面听见动静,赶紧进来:“陛下可是有事?”
萧彧打着哈欠摆手:“没事,我想写封信,你睡吧。”
向阳看着萧彧:“陛下穿够衣裳了吗?别着凉了。”
“我穿够了,棉袄狐裘都穿上了。倒是你还穿着单衣,赶紧上床去睡。”萧彧朝他摆摆手。
向阳转身出去,片刻后又进来了,身上穿了棉衣,一边卷袖子一边说:“卑职给陛下磨墨。”
“不用,我这里有白日磨好的墨,兑点水就可以。”萧彧说。
向阳没有理他,在桌边跪坐下来,开始磨墨。
萧彧给裴凛之写的自然是家书,准确来说是情书,有向阳这个大灯泡在,他怎么写,便停下来,看着向阳:“向阳可有什么新年愿望?”
向阳抬起眼看着他,片刻后才说:“卑职希望国泰民安,陛下万事顺遂。”
萧彧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你也帮我加持了,看样子这个愿望真的能实现呢。”
“一定可以的。”向阳笑起来,他的脸上虽然有一道疤,但并不能掩盖他的魅力,相反看起来更有男人味了。
萧彧又说:“还有没有小一点的个人愿望呢?看我能不能帮你实现。”
向阳舔舔唇,然后轻轻摇头。
萧彧轻轻叹气,这家伙,这不是叫他难做吗?萧彧说:“年后我让你大哥给我再安排个护卫,让你有空多出去转转,我希望你能多交朋友,有自己的生活。”
向阳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起来,捏着墨锭的指关节也开始发白,他轻轻地说:“谢谢陛下,不过不必了,别人跟着陛下我不放心。能一直守着陛下,便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和愿望。”
萧彧听见这话,心里别提多难受了,自己这是作了什么孽啊,怎么就祸害这么大好青年了呢。
他甚至有点后悔去提这事,拿起笔,给裴凛之写了一封公文,私信没写,回头等心情平静了再写吧。
这一晚萧彧几乎没怎么睡着,天快亮时才稍稍眯了一会儿。元旦虽然不早朝,但需要祭祀天地和先祖,仪式还非常隆重。
雪下了一夜,不算太大,但也积了两寸后的雪。萧彧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去南郊祭天,队伍浩浩荡荡出了宫。
尽管下了雪,街道两旁的百姓和车马还是非常多,人们纷纷停下来给皇家的仪仗队让路,行人绵延不绝,一直到出了城门,百姓队伍都没断,怕是有数万人。
萧彧注意到不少妇人手里都提着篮子,便问身边的人:“他们这是去祭祖吗?”
向阳答:“不大像,倒像是去庙里烧香礼佛的,今日是初一。”
萧彧皱起眉头,想起前两日王启问自己,元旦要不要去鸡鸣寺烧香,被他当场就否决了,原来本朝的佛教竟是如此兴盛。
祭祀完天地,萧彧又回到太庙去祭祀,这是他第二次来太庙,上次是他外祖周起的案件平反之后,重新安葬完外祖一家,祭拜完之后,才来的太庙祭祀。
这一做法其实引起了朝中不少老臣的异议,认为这于礼不合。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合乎礼法的,周家人死后都没正式办过葬礼,这次算是办葬礼,葬礼当然要比祭祀更为重要,肯定要优先。
祭祀结束回到宫中,已经是午后。实在是城内城外跑,祭祀流程又繁琐,太费时间。
用完午饭,萧彧打算午睡休息一下,因为昨晚就没睡,这会儿实在是太困了。不过似乎有年初一不午睡的习俗,说是这一日睡了午觉,这一年便都会非常懒惰,萧彧才不管那么多,他就算想偷懒,也得有空偷才行。
他刚脱衣准备睡下,便听见了门外传来了关山的声音:“陛下呢?”
向阳压低了声音:“陛下累了,正在休息。”
关山说:“哦,那算了,我晚点再来。”
萧彧便在屋里说:“我还没睡,进来吧。”
片刻后,关山进屋来,在地板上单膝跪下:“陛下,昨日夜间将士巡逻的时候,在江边拦截了十几艘运粮的大船。”
萧彧拥着被窝坐起来,身上披着狐裘:“哦,谁的运粮船?运到哪里去?”
关山说:“抓了船主一审问,说是鸡鸣寺的粮食,卖到西戎去的。”
萧彧一听,用力在床上拍了一下:“简直岂有此理!都抓起来没有?”他们正在和西戎打仗,本朝居然有人将粮食卖给敌人,这跟通敌叛国有什么分别?!
关山说:“暂时没有抓,今日初一,上山烧香礼佛的香客特别多,不敢贸然抓人,怕引起骚乱。不过臣已经让将士守住了鸡鸣寺的山门,不让和尚出来。”
“好!”萧彧冷笑,这帮没立场的大和尚,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是不行了,“晚上便将鸡鸣寺的主持抓起来,和尚们也都控制好,别让他们给跑了。”
安国的前几个皇帝都信佛,所以佛寺在安国境内盛行,尤其是京城这一带,光建业周围就有好几座大型寺庙,比如这鸡鸣寺、栖霞寺、报恩寺、法华寺等。
这些寺院不仅招收大量的弟子,也接受朝廷以及百姓的捐赠,用香火钱购置了大量的土地。
像鸡鸣寺这样的大寺院,其财力几乎可以媲美一个世家。而且寺院的土地是特批了不纳税的,他们除了用少量的粮食来布施之外,余下的就全都收至囊中。
这些和尚一个个富得流油,甚至还有不少和尚悄悄在山下购置了宅子,娶妻纳妾,嘴里一边念着菩萨一边吃着酒肉,把信佛完全当成了生意来做。
所以民间百姓也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寺院去出家做沙弥,可以省口粮不说,甚至还有可能因此发财。
这在萧彧看来,简直就是一大毒瘤!如今又在这个节骨眼上做这种撞枪口的事,可不是正好来送人头了。
第146章 元宵
但萧彧也知道, 佛教在本朝扎根已深,教众甚广,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引起动乱。
他让关山不要为难这些和尚, 鸡鸣寺的和尚不准私自外出, 住持和几位管事和尚都被请下山, 送到大理寺, 明日他要亲自去会会这些大和尚。
翌日,萧彧在偏殿中召见了鸡鸣寺的住持方丈弘光法师和几位管事和尚。今日融雪,天气异常寒冷, 偏殿没有地暖, 侍从便在他周围烧了几个炭盆,又给他弄了个镂空的铜手炉, 让他暖暖和和的,别冻着了。
几位大和尚则没那个好待遇, 每人赏了一个蒲团,殿中并无其他取暖设备。
萧彧身着布衣布袄,唯有那件白狐裘比较华丽, 白色的毛领衬得他唇红齿白, 眉目如画, 一如画中走出的谪仙。他盘腿坐在上首,见到大和尚行礼, 萧彧慵懒地挥挥手:“大师们请坐吧。”
几位老和尚惴惴不安地席地而坐,中间的弘光法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谢陛下赐座。不知陛下深夜请贫僧等人入大理寺, 所为何事?”
萧彧跟他的先祖不一样, 他的先祖都是刚登基, 就会来鸡鸣寺中烧香礼佛,他的父亲景平帝更是亲口御赐鸡鸣寺为皇家寺院。他回到建业将近半年,别说去寺院中烧香,就连召见僧侣都不曾有过。
萧彧喝了一口热茶,闲聊似的说:“弘光大师主持鸡鸣寺已有多少年?”
弘光法师微愣,然后说:“回陛下话,贫僧自幼便在寺中出家,主持寺院已十又七年。”
“那弘光大师可知你寺中僧侣人数?”
“回禀陛下,本寺登记在册僧侣为七千四百二十九人。”
萧彧挑起眉:“哦。昨夜我们去贵寺清点人数,却有一万三千九百四十六人,那多出来的六千多人是哪来的?”
弘光法师双手合十,低眉敛目:“回禀陛下,这多出的弟子一部分为他方云游僧人,一部分为尚未受戒的弟子。”
目前朝廷尚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取缔人头税,也就是说,这六千多人不仅偷税漏税,还逃避了徭役和兵役。
萧彧似笑非笑:“佛法在中原大地上如此兴盛,佛祖理应十分欣慰吧。”
弘光法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全赖佛祖保佑。”
萧彧嘴角露出讥诮的笑容:“弘光大师可知朕为何要请尔等入大理寺?”
弘光法师低头:“贫僧不知。”
萧彧说:“除夕夜,禁军巡逻队在长江边上截获十八艘货船,每艘船载重十万斤,船上所载何物,大师可知?”
弘光法师摇头:“贫僧不知。”
萧彧将桌上的镇纸用力一拍,伸手指着弘光:“好你个一问三不知!看样子弘光大师超凡脱俗,早已不问世事。那便由朕来告知大师吧,那船中所载皆为本朝禁止私卖的粮食。而粮食的来源,则是贵寺的粮仓。粮食的去处,则为正在与本国交战的敌国西戎。这已是通敌卖国之罪,你们好大的胆子!”
弘光法师忙跪地磕头:“陛下恕罪!贫僧的确不知有此事,贫僧已有数年未曾过问寺中事务,一切皆由贫僧之徒慧明打理。”
他话音刚落,他身旁的一个肥头大耳和尚匍匐在地:“陛下息怒,小僧是听寺中一位云游僧人说,说西戎此刻遭遇严重饥荒、饿殍遍地。小僧想着佛爱众生,便想用这些粮食去救济饥民。”
萧彧挑眉:“哦,如此说来,倒是朕不近人情了。可既是赈济饥民布施粮食,为何又要收人银钱呢?本朝百姓同样遭遇饥荒,豫州雍州百姓一日一餐,仅能勉强维持生计,为何不见贵寺开仓赈灾,救济饥民?莫不是觉得我朝百姓的性命不如西戎百姓的金贵?”
慧明和尚猛在地上磕头:“陛下饶命!小僧知罪。”
萧彧冷哼一声:“西戎人狼子野心,蚕食我国疆土,虐杀我安国子民,奴役我汉人同胞。如今我大安热血男儿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冲锋陷阵,驱逐胡人,守卫我安国疆土与百姓。没有他们,你们这帮大和尚能够安静地烧香念佛?怕是做梦!而今你看看你们干了些什么!你们竟然将粮食偷卖给敌军,让他们吃饱了来屠杀我安国的将士,侵略我安国的土地!你们该当何罪?!”
殿中几个和尚都瑟瑟发抖起来,匍匐在地:“陛下饶命!”
萧彧咬牙看着这帮和尚:“慧明身为出家人,却不守清规戒律,触犯国法,其罪当诛!”
慧明吓得裤子都快尿了,连连磕头:“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萧彧闭一闭眼:“念在大错尚未铸成,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自有大理寺审判你!”
“谢陛下不杀之恩!”慧明涕泗横流。
其他几人都匍匐在地,一动不动。
萧彧接着说:“弘光法师作为一寺住持,纵容门下子弟通敌卖国,此事你难辞其咎。念你年事已高,精通佛理,对佛法研究贡献突出,便不追究你的责任。既然佛家怜悯众生,北地百姓正在受苦,需要佛法普渡,弘光法师便率弟子亲自前往北地弘法吧。”
萧彧昨天思索了一晚,想着怎么处置这帮和尚,弘光法师威望比较高,不能随意处置,也不想继续留着他在这里碍事,思来想去,似乎让这些和尚去北边给胡人宣扬佛法比较靠谱,既打发了这些恼人的和尚,也不会引起民愤,还能用宗教来制衡胡人。
弘光法师跪在地上:“贫僧遵旨!”
处理鸡鸣寺的事萧彧并未声张,除了慧明被羁押在大牢中,其余人等皆被放了回去,择日动身去北边。
萧彧没有急着处理鸡鸣寺的普通僧众与寺产,而是先出了一期《星火》报,尤其着重写了鸡鸣寺私通敌国,贩卖粮食给正在与本国交战的西戎一事。
这事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通敌可是重罪,尤其是鸡鸣寺卖的还是安国而今也极为短缺的粮食。官府已经不止一次出面跟大户购粮,用以赈济灾民,收效都十分有限,因此北边的百姓还填不饱肚子。
然而这打着造福百姓普度众生名号的鸡鸣寺却将私藏的粮食卖给敌国,这完全就是犯众怒。报道一出,鸡鸣寺名声一落千丈,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朝廷便在这个契机下,没收了鸡鸣寺的寺产,驱逐解散了数以万计的僧侣,只允许留下二百僧侣。
而且朝廷趁机颁布了新的佛法管理办法,全国寺院,僧侣规模不得超过二百,寺产规模不得超出某个定额,任何人不得随意自建寺院,必须要经过官府审批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