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后传 第51节
  徐达对谢氏和谢家泾渭分明的态度非常高明。所以不管是岳父谋反,还是连襟朱文正谋反,他都岿然不动,牢牢占据着大明第一功臣的位置。始终没有失去朱元璋的信任。
  徐妙仪有些不齿父亲的做法,就凭您这样的态度,能查出真相才怪呢。但转念一想,如果她身处父亲的位置,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身居高位,必然瞻前顾后,立场和她肯定不同。
  算了,谢家谋反案的卷宗就别指望父亲了,看看二哥徐增寿或者燕王朱棣能否帮忙查一查。
  徐妙仪说道:“我明白了。父亲,你就说说母亲吧,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喜好如何……”
  祠堂里,父女闲坐说往事。皇宫里,马皇后悄声叫醒了服药昏睡的洪武帝。
  朱元璋昨晚耳朵被震出了血,回宫诊治后,听力恢复了大半,就是头疼目眩,恶心呕吐,无法理政,交由太子朱标监国。
  洪武帝醒来,问道:“何时?莫非有紧急军情?北元又犯边了?”
  马皇后说道:“不是。是东宫来了人,说朱熊英病重。”而且病的很严重,否则她就不会叫醒昏睡的丈夫。
  洪武帝连忙坐起来,“大孙子病了?朕去看看他。”
  虽然皇长孙朱熊英不如弟弟朱允炆聪明受宠。但作为皇室的嫡长孙,他在朱元璋心里绝对是最重要的、也是独一无二的皇孙。
  即使在病重,他也要亲自去东宫看大孙子。
  只是洪武帝的龙气并没有缓解朱熊英的病症。二月春暖花开时,皇长孙朱熊英夭折。
  ☆、第78章 生老病死
  阳春三月,吕侧妃已经开始穿上轻薄的纱衣,飘飘然犹如云宫仙子。而太子妃常氏惧冷怯寒,还穿着薄袄,去年腊月生下皇孙水生,坐双月子养出了来的丰满早已随着长子朱雄英的夭折而消失了。
  御花园里,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桃李等树木已经结了青青的果子,孤寂的挂在枝头。枯坐在金鱼池边喂鱼的常氏犹如一朵凋谢的春花,枯败不堪。
  常槿匆匆走过来,说道:“姐姐,你怎么出来了?如今御花园开始飘起了柳絮,你闻到这个便会犯哮喘病的。”
  太子妃少时曾经学父亲常遇春习武,身体康健,原本没有这个病症的,闻到柳絮便呼吸困难,泛哮喘病是一次不慎流产后落下了病根。
  所以每年春夏之交,柳絮纷飞时,太子妃基本闭门不出,以免病发。
  太子妃木然的往金鱼池里投喂着鱼食,淡淡问道:“水生睡着了?”
  朱雄英从病发到离世,到出殡入葬,太子妃一直陪在长子的身边,自身也病倒了,因怕过了病气,对东宫其他人又不放心,便一直拜托亲妹子常槿照顾幼子水生。
  提起小外甥,常槿眼里有一抹暖意,“嗯,水生很乖的,吃饱了就睡,醒了就自己玩一会,也就尿了哼几声,提醒奶娘给他换尿布。”
  说起亲儿子,太子妃眼里却并无波澜,说道:“那就好,水生能吃能睡能长肉,过了百岁连咳嗽都不出一声,没病没灾的,比他哥哥有福气。他哥哥福薄,投胎到了帝王家,却没有福气享用富贵,早早就转世投胎,去当别人家的儿子了。”
  常槿知道太子妃伤心难过,她一个未出阁的闺秀,无法体会丧子之痛,任何安慰的话都是苍白的,只得说道:“姐姐,你要早点振作起来,水生将来还要指望你呢。”
  太子妃噗呲一笑,好像在听什么笑话似的,“指望什么?有什么好指望的?人这辈子得到什么、失去什么都是天注定,强求不得。”
  “我以前以为自己看透了,放下争宠夺利之心,不在乎那些贱人的小伎俩,好好守着两个儿子过活,可是这又如何呢?九死一生产下水生,老天却把我的熊英夺走了。现在想想,我好后悔自己怀孕时冷落了熊英,坐双月子的时候也一心扑在水生身上,很少关心熊英,若是……”
  太子妃木然的眼睛有些湿润了,“若是有从头再来的机会该多好?可是老天不给任何人重来一次的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老天定是在惩罚我不珍惜熊英,将他收回,可怜我们母子只有八年的缘分。熊英,我的儿啊,将来若再有机会做母子,为娘一定不会再犯这种错误……”
  看着太子妃日夜自我折磨,悔恨。常槿焦心不已,却束手无策。连水生都无法使得姐姐振作起来,她能有什么法子?
  只能眼睁睁看着姐姐枯萎凋零。常槿以柔弱的身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代替姐姐照顾着四个月的水生。
  朱雄英夭折,对大明皇室和朝廷都是沉重的打击。洪武帝在遭遇刺客和嫡长孙夭折双重打击下,得了头疼病的毛病,发作时犹如万针穿脑而过,痛苦不堪。
  太子朱标痛失长子,悲恸万分,还要在洪武帝养病期间代理朝政,操劳过度,强撑着不肯病倒。
  对朝廷而言,嫡长孙是天然的皇储,朱雄英夭折,庶子朱允炆年长,嫡次子朱允熥年幼,意味着将来会经历复杂的皇储之争,必定会照成朝局震荡。
  然后皇储夭折,对有些人而言,这不是痛苦或者危机,而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比如吕侧妃的儿子们和她的家族。
  最近吕侧妃的日子过的很分裂:她梦中几乎要高兴的笑醒了,可是白天在人面前,不得不摆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甚至身体也和太子妃一样消瘦了,即使穿着轻薄的纱衣,也显得娇弱可怜,弱不胜衣。
  似乎春风一吹,她便乘风飞起,入广寒宫看玉兔捣药了。
  吕侧妃拎着食盒到了东宫书房,里头放着她亲手做的藤萝饼,并几样拿手的小菜。太子朱标案前的奏折堆积如山,他抬头瞥了一眼吕侧妃,说道:“放在这里吧,我批完手里的折子就吃饭。”
  吕侧妃娇嗔道:“回回都是这么说,那一次不是原样退回去了?今天臣妾要任性一回。”
  吕侧妃夺过了太子手中的朱笔,拉着他的手说道:“瞧瞧你都瘦了,这样下去这么行呢?身体又不是铁打的,今天臣妾要看着太子吃饭。”
  多年宠妃了,太子胃口全无,却也不好驳了吕侧妃的面子,说道:“摆饭吧,吃完还要看折子。”
  吕侧妃给太子盛汤布菜,聊一些孩子们的小事,“……南平学着裁衣裳了,最近说要给父皇母后做袜子。”
  提起最疼爱的小女儿南平郡主,太子朱标脸上有了笑意,“她还小呢,连剪子都拿不稳,就要学裁衣裳了?可别伤了手指头。”
  吕侧妃笑道:“我也说了,你还小,能绣个帕子就不错了,学什么裁衣啊,没得糟践了绫罗绸缎。”
  朱标吃了一张卷着素菜的藤萝饼,说道:“允炆最爱吃这个,怎么最近很少见他了。”
  吕侧妃说道:“父皇犯了头疼病,你代理朝政,不得空在父皇那里尽孝道。允炆他日夜衣不解带的在父皇病榻边伺疾,汤药什么的也是先尝过了才端给父皇。别说你了,就连我这个母妃也很少见他。也不知此时累成什么样了,怪心疼他的。”
  女儿乖巧,儿子孝顺。
  太子顿时有种欣慰之感,叹道:“我公务繁忙,分/身乏术啊,幸亏允炆孝顺,替我在父皇身边伺疾。”
  吕侧妃说道:“我身份低微,不好进出父皇的寝宫,下次我做了藤萝饼,抄了小菜,太子替我捎给允炆好不好?”其实依吕侧妃今时今日的地位,她要送点东西去洪武帝的寝宫有何难?不过是争宠的小手段罢了。
  太子点点头,说道:“委屈你了。”
  吕侧妃说道:“能够陪伴太子,生下这些个懂事的儿女,臣妾不委屈。”
  自从朱雄英死后,太子和太子妃之间更加疏远了,因为两人只要相见,就会在无形间提醒对方他们有过夭折的长子。
  同样的,只要见到幼子水生,太子也回想起幼年时期的朱雄英,他的心就会痛不欲生,所以他很少去看水生,太子妃也懒得和他计较这个了。
  无穷无尽的丧子之痛,终于抹掉了最后一点点夫妻之情。
  相反,吕侧妃和太子边吃边聊,说着儿女经,关系亲近自在,慢慢的拉着太子走出中年丧子的悲哀情绪,两人原本相爱,此时更有了些俗世夫妻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之感。
  吕侧妃在太子心目中不仅仅是个谈风弄月、生儿育女的宠妃了,她将意味着更多……
  魏国公府,瞻园。
  徐妙仪终于解密了《杨公画谱》,她按照永安郡主口授的方法,将里面各种山水画卷裁剪、拆分、拼字,形成一个崭新的藏宝图。
  她将拼凑的图画细细临摹在一张纸上,烧毁了原图,将仿图放进竹筒,用蜡封好。徐妙仪把玩着竹筒,暗道:我该藏在那里呢?
  正思忖着,二哥徐增寿来找她,说道:“大妹妹,燕王来了,说奉皇上口谕,找你有事呢。”
  徐妙仪去客堂见朱棣,朱棣低声说道:“跟我去湖心小筑,快。”
  徐妙仪算了算日子,心知肚明是什么回事,跟着朱棣上了马车,问道:“是不是永安郡主要临盆了?”
  朱棣点头说道:“昨晚就发动了,一直没生下来。她晕过一次,醒来后非要见你。”
  徐妙仪赶到湖心小筑时,胡善围正在产房里端出一盆血水,神情慌张,“妙仪!你来的正好,夫人她又疼晕过去了。”
  徐妙仪洗净了双手,换了干净的衣服,走进产房,见到侧躺在床上的永安郡主。三月不见,生产的郡主居然比之前更瘦弱了!消瘦的身躯挺着硕大的肚皮,显得格外怪异。
  徐妙仪摸着永安郡主的肚皮,一根根肋骨清晰可见,瘦的恪手。好像肚子里的孩子吸走了她所有的精力和活力,蚕茧似的等待新生。
  或许是感觉到了徐妙仪的来访,永安郡主睁开了眼睛,气若游丝的说道:“你来了,那我放心了,至少孩子会活着。”
  徐妙仪心中一片酸楚,说道:“不要紧,头胎都是这样的,不好生,你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养精蓄锐,我们一起努力把孩子生出来。”
  提起孩子,永安郡主眼里有了一股生气,吃了一碗鸡汤面,一个糖心荷包蛋,脸上有了血色。这时几个丫鬟提了几桶热水进来,将浴盆注满了水。
  徐妙仪问道:“这是做什么?”
  胡善围说道:“你以前给太子妃生产时,不是在水中顺利生下了小皇孙吗?”
  徐妙仪说道:“水中产子,要母体康健,胎位正才行。否则就是草菅人命了。郡主身体虚弱,骨盆窄小,胎位也偏了,双脚朝下,不能水中产子。你们准备一柄干净的剪刀和缝合的针线,我要剪开产道助产。”
  众人听到剪刀、针线等词语,不由得都捏了一把汗。产房里,随着永安郡主撕心裂肺的一声尖叫,终于盼来了婴孩哇哇的哭声。
  “是个皇子!”胡善围抱着襁褓里的男婴,喜极而泣,终于完成任务了。
  徐妙仪熟练缝合产道伤口后,对虚弱的永安郡主说道:“孩子很健康,你放心吧,好好喝药,吃饭,将来的日子还长着。”
  永安郡主重重点点头,“多谢。”
  徐妙仪浑身都是血污,去隔间沐浴更衣,刚刚扣上衣襟,就听见外头胡善围大声叫道:“不好!夫人流血不止!”
  徐妙仪忙冲出去,见永安郡主下半身鲜血喷涌而出,浸透被褥,顺着灵芝如意架子床上流下来……
  没有用了。一股绝望的情绪袭来,徐妙仪浑身发凉,看着永安郡主慢慢冰冷了身子。
  也不知过了多久,徐妙仪突然转身往外跑去,朱棣拦住了她,“你要去哪里?”
  徐妙仪甩开朱棣的手,说道:“去药房看药渣!一定有人做了手脚!”
  ☆、第79章 艰难抉择
  朱棣拦住了徐妙仪的去路,眼神冰冷,“你不信我?”
  “是你不信我的医术。”徐妙仪和他目光相接,丝毫不让,“永安郡主死于产后血崩。我亲手缝合的产道,开的药剂也是清理宫口化瘀之类的温和药物,她怎么可能说去就去了。”
  你不信我,我也不信你。我们看证据说话吧。
  朱棣眼神一闪,握在剑柄上的右手紧了紧,不声不响的侧身让开道路。
  徐妙仪往前跑了几步,回头问道:“你不一起去看看?”
  两人一起合作,做成了不少事情,已经有些默契了,怀疑归怀疑,分歧归分歧,目前别伤了和气,免得两败俱伤,以后还用得着对方。
  没想到妙仪会叫他一起去,朱棣冰冷的眼神似乎有了融化之意,“不必,我信你,你去看就行了。”
  一句“我信你”,化解了徐妙仪心里的耿介,她去药房看药罐子里的药渣,药渣还冒着热气,她也不嫌弃苦涩脏污,直接用手拨弄着药渣:
  党参、当归、金银花、紫花地丁、败酱草、川芎、三七、紫草、鳖甲、陈皮、海螵蛸、薏苡仁……
  都是按照她开的药物来配的,连分量似乎也是准确的。
  她尤不死心的往药罐子里注入开水,放在炉灶上煎熬出了药汁,自己尝了尝味,甚至喝了两口!
  也没有异样。看来不是药的问题。
  难道老天见永安郡主身在炼狱,看不过眼了,帮她脱离苦海?徐妙仪无奈了对着药盏叹气,回到产房,朱棣正在命人擦洗装殓永安郡主的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