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
楚国的王是芈姓熊氏的熊心,也就是战国时楚怀王熊槐之孙,楚亡后,隐匿民间为人牧羊。
项梁起事,采纳范增的建议,自称武信君并立熊心为楚怀王,以便号召楚国隐匿在民间的贵戚势力。
因为上一代楚怀王在楚国很得人心,就是轻信同样出身边邑的秦国,认为秦人和楚人一样淳朴,不会和中原人那么多花花肠子,结果被骗死。他的死,让楚人愤怒,这是秦楚不能共存的最大根由之一。
所以项梁立上代怀王的孙子为新怀王,很能凝聚楚国人心。
项梁在定陶败死,新任楚怀王熊心借机夺了项氏军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又令刘邦西向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关中者王之。
项羽杀宋义,夺取军权后,怀王无奈只能以项羽为上将军。后来刘邦先入关中,项羽使人还报怀王,询问怀王怎么封赏刘邦。
怀王答覆照原约办,项羽因此怨恨怀王,于是佯尊怀王为义帝,徙长沙郴县,而暗中令英布等人弑怀王于长江中。
为什么项羽要恨怀王?因为怀王之约!
这怀王之约就是楚怀王与六国王室后裔以及各自部属一起订立的盟约,以楚国为盟主,推翻秦国,再建七国政局的盟约。
六国皆由王室后裔来继承,赢秦必须被终结,新秦国该由谁来继承?于是才有先入关中者称王的约定,这个约定中的王,默认是秦王的位置。
怀王之约对于六国王室后裔而言,好处大大的。对于项羽这样的将军而言,没有一点好处,按照约定,推翻秦国后,天下局面是七国分治,而他项氏只能回楚国为将!
他不仅功高震主,可以说是震天下。他就算愿意卸甲归田,怀王也不会安心,所以他询问怀王怎么册封刘邦,就是想知道怀王怎么看待怀王之约。
很明显,怀王选择站在项羽的对立面。所以项羽故意曲解‘先入关中者王’这句话,默认的王是秦王,因为没有明说,所以项羽将秦国一分为三,以章邯、司马欣、刘邦各自分领,相互牵制。
在他眼中,秦国始终是心腹大患,所以必须要牵制,要内耗。但他曲解盟约的行为,彻底将刘邦推倒了他的对立面。
刘邦的出身限定了他只想爬上去,爬多高?肯定不会太高,只是能摆脱泥腿子这个阶层就足够了。
如果封刘邦为秦王,他五十左右的人,剩下没几年可活的情况下,肯定要好好享乐什么的,要远离兵戈这种危险活动。
而安置在刘邦身边的章邯和司马欣也不是安分的主,项羽册封他们这样的秦国降将,就是为了打压亲近怀王的刘邦。
为了自保,刘邦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击败章邯、司马欣。
动了刀子,彻头彻尾站在了项羽对面,恰逢项羽遣英布做掉怀王,刘邦当即起兵,以项羽杀怀王,推翻怀王之约为由,召集诸侯同讨项羽。
因为怀王之约的存在,一开始刘邦就和六国后裔有着一样的利益。
天下诸侯维持怀王之约,就是维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于是联军五十六万,兵发彭城,却被项羽击破,追杀刘邦一路到西,差点结果了他。
因为怀王之约,才有三年楚汉争霸。
此时的楚王熊心,西和巴蜀刘汉,南攻江南五岭地区,北面只占据了一个夏口,放弃了与武周争夺北荆州的雄心,以南荆州建立湘州。
桓谦说起自己桓氏,可以说是荣光不复,只有三县之地,势力微薄。
就连三县之地怀王都不能容忍,派他带忠于桓氏的北府军魂出征西域,为的还不是削弱桓氏嫡系军力!
苻宏见桓谦言辞间很是羡慕苻氏,能在倾国占据一郡之地,还在边地,可谓军事重地。
其后他说起了公孙策上次西征,带回不下百万斤金银,这次收获了高昌一郡之地,又在山口击败了塞琉古军队,又派军队运了整整八十口大箱回魏国,可想而知,这箱子里会是什么!
苻宏并没有什么露骨的言辞,只是纯粹的感叹公孙策好运。联军至西域,只有公孙策获得了一块大大的基地,而他们还要吃老本,公孙策完全就是不劳而获。
苻宏走后,桓谦在和部属说起了这件事,很是感慨。
于是赵云押运八十口装满金银大箱返回魏国的消息不胫而走,在甜瓜郡这个联军大基地内流传。
“干了!有了这些金子,弟兄们哪里去不得!”这是齐军大寨内的某个大帐。
“有赵云这样的无双神将押运,是块硬骨头,让弟兄们忍忍,总有先跳起来撞到枪口上的!”这是汉军大寨。
“我觉得其中必有阴谋,大家应该从长计议。”
“中!”
这是周军营寨,他们比其他各国更知道公孙策的威风,他们惹不起。
刚刚抵达这里的联军总统帅齐王韩信得知了军中流传的信息,只是轻轻说了声:“有意思,不去管他。”
第三十三章 皆杀无赦!
苻宏的计划堪称完美,他只是在言辞间将赵云押运的八十口大箱和金银扯上了关系,并没有说别的什么话。
这件事情在人云亦云,相互传递时不断人为脑补,使得每个听说这个消息的人,好像真的看到了堆积如山的黄金白银。
有人质疑,认为高昌郡不会有这么多金银,而公孙策只是在前线打了一仗,虽然大胜,却没有攻破关塞,怎么会有那么多金银。
在海量金银的诱惑下,很多人认为这是公孙策乱世初临时,在西行路上缴获的,因为数额太大,藏了起来。
又根据公孙策这一战抢着做联军先锋,推断出公孙策是为了这笔金银的安全性才会争当先锋。
他们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不想知道这是假消息。所以他们找各种能解释通的理由,安慰自己,又告诉别人。
所以一条流言,不断传播中,越来越完整,以至于苻宏再次听说后,都有些难以置信,因为身为流言的始作俑者,他都不确认箱子中到底是什么!
按照常理推断,金银的可能性很大。在这个常理下,所以他的流言才会迅速传播,扩延。
造成巨大恐慌的流言,一般都披着合理的外壳。
苻宏也觉得箱中会是金银,不过他不认为联军之中的那些乌合之众能有得手的机会。
联军之中有精锐,很多的精锐,比如桓谦的北府军魂就是天级部曲。对于金银,就算部众眼馋,可是能统率如此精锐的神将,哪个不是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的存在?
所以真正动手的,只能是传承者势力。
他们对于金银的渴望是深入骨子里的,他们眼中没有金银办不成的事情。只要有足够的金银,他们甚至相信,可以找神灵换来永生!
二十三号夜晚,数十支小队从夜色中开出营地,一路向东,直追赵云所部。
苻宏带着自己五百亲兵也追在队伍后面,他是去给公孙策卖人情的。
他相信真正动手的不到十支队伍,余下都是吊在后面,等那帮蠢货动手后,出手解救赵云的部队!
因为真正动手的部队连旗帜都没带,争先恐后朝东杀去,生怕去的晚了,连口汤都喝不上。
而救援赵云的部队,则慢慢行动,正常行军,用最正常的态度赶赴战场。
苻宏的举动让部曲督苻雅不解,他第一不理解苻宏在针对公孙策之后为什么还要伸出援手,第二不理解捞公孙策人情的时候,为什么还不轻装赶赴,万一落于人后,这一夜不就白忙活了。
“公孙策不经受大败,没有人愿意和他敌对。我们现在这么做,为的就是削弱他的潜力,让他站在更多传承者势力的对立面!”
苻宏的声音在黑夜中传荡,周围苻氏子弟组建的亲骑四处散开。
“参加西征的传承者,哪个不是拖家带口?打了小的,来了老的!只要赵云阵斩四五个各国传承者势力核心人物,公孙策就彻底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
“至于人情,岂不闻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从公孙策掌兵至今,可谓百战百胜。在他没有失败前,各国都不想自己去招惹他。等他百战百胜的光环破灭,也就是各国朝他下手的时候!”
苻雅皱眉,询问自己的族叔:“百战百胜是他,失败一次还是他,没什么变化,为什么前后各国要改变对他的态度呢?”
“因为气数,我们复活以来,公孙策争到了这个时代民众的祈望之力,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所以才会逢凶化吉,有惊无险,百战百胜!”
“这股力量在没有消耗完毕之前,挡在公孙策面前的人,都会被这股力量摧毁!没人愿意去赌,赌公孙策下一战会将这种力量消耗完毕!”
“再者,百战百胜是一股锐气,这股锐气的加持下,公孙策与麾下部队堪称无物不破!”
说道这里,苻宏只是一叹,用压低了声音对苻雅说道:“任何针对公孙策的军事举动,在他完成四国联盟之后,都是收效甚微,损失巨大的赔本买卖。现在想对付他,成功率高,成本低的只有计谋!”
“计谋,就是阴谋!”
他们谈价,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近千骑一溜烟超过他们,打着的旗号是东魏。
“东西两魏果然有结盟倾向,否则东魏军绝不会如此紧急的去救援赵云!”
苻宏有些羡慕的说道,指挥亲兵加快行军速度,如苻雅所考虑的那样,去的晚太多,能卖哪门子人情?
“公孙氏盗用魏国国号,魏国不兴兵报复已经难得,怎么还会这么积极的去救援西魏赵云?”
问话的是一个少年,眉清目秀,一身小号寻常铁铠。军中越华丽的战甲,越显目,越增加威望,但是,死的也越快。
他是桓玄之子桓升,随堂叔桓谦西征,增加自己屡历和见识。
他们走在苻宏前面,刚刚被千骑东魏骑士超越,于是桓升才有如此一问。
这一点很多人不解,甚至公孙策从秦国脱离,都是拿魏国开刀,打下魏国蒲地及其周边地区。
使得魏国脱离晋国统治,投奔入武周,魏无忌由魏侯升级为魏王。虽然如此,可公孙策斩杀了魏国大臣西门豹和名将龙贾。
“原因可能只有一个,魏无忌知道公孙氏也是姬姓后裔!他不仅想着魏国能够光大,还希望能恢复姬姓天下!恢复黄帝正统!”
桓谦语气轻柔中漫着雄烈,对于桓升这个侄子,他很喜欢。就像他父亲桓冲曾经很喜欢桓玄一样。
“几千年的变更,可能公孙氏也是误传,自抬身份罢了,魏无忌是怎么确认的呢?”
“鬼界,询问公孙氏历代先人,一代代追溯,总能找到公孙氏初代开宗之人!”
他们这一支桓氏出自姜姓,是春秋齐国王室后裔。祖先是齐桓公的子孙以周王室赐予齐桓公的谥号‘桓’为氏。
谯国龙亢县,桓氏扎根六代后,出了一个叫桓荣的经学大师,被光武帝刘秀征聘为帝师,从此桓氏家族成为龙亢的望族。
此后桓氏历经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三百六十多年,十一世都有文官武将在朝供职。
东晋桓荣十世孙桓温为大将军、大司马,三次北伐为东晋名将。末三代有十七位将军握兵权、守重镇,声势显赫。桓荣的第十一世孙桓玄,篡东晋自立为帝。
随着桓玄兵败而死,大江南北桓姓灭嗣绝伦,被抄斩者众,侥幸活命者,更名换姓远逃他乡。
以至于桓氏这个显赫的家族,在宋代做姓氏排名考录的时候,只排在了四百出头。
桓谦的语气很坚定,他的回答让他侄儿桓升豁然开朗。
夜里,赵云临时的营垒中,他正在以双掌控风御枪,衍化枪术。
自从能操控风灵之力后,赵云枪术大进,以往很多能想到,却做不得的姿势现在都可以做出来。
这样出其不意,突破人体极限的枪势,必能造成巨大的杀伤能力。
“将军,夜枭来报,有联军从西追赶!”
郭荣在帐外禀报,营寨很简陋,只是由栅栏围圈,防御野兽的作用大于防范敌人。营寨内密密麻麻的帐篷,一旦遭遇火攻,不堪设想其结局。
赵云也是没办法,一来要加速行军,早日赶到西魏。所以全军力量都在行军上,对于扎营这种耗费体力又浪费时间的事情,自然说不上多么勤快。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赵云所部伤员近两千人,他们需要照顾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有力气去修建营寨?
“怎么回事?”
赵云一袭白袍出帐,他姿颜雄伟,丰神俊秀。获得风灵之力后,更是多了一种空灵。
“甜瓜郡内联军大营,纷纷流传,说是我军押护送的是八十箱金银!一些混蛋见财眼开,见小利而忘神州大义,准备夜袭我军,劫掠金银!”
郭荣说的很是愤怒,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怒,声音格外的大,很是激亢。
项梁起事,采纳范增的建议,自称武信君并立熊心为楚怀王,以便号召楚国隐匿在民间的贵戚势力。
因为上一代楚怀王在楚国很得人心,就是轻信同样出身边邑的秦国,认为秦人和楚人一样淳朴,不会和中原人那么多花花肠子,结果被骗死。他的死,让楚人愤怒,这是秦楚不能共存的最大根由之一。
所以项梁立上代怀王的孙子为新怀王,很能凝聚楚国人心。
项梁在定陶败死,新任楚怀王熊心借机夺了项氏军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又令刘邦西向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关中者王之。
项羽杀宋义,夺取军权后,怀王无奈只能以项羽为上将军。后来刘邦先入关中,项羽使人还报怀王,询问怀王怎么封赏刘邦。
怀王答覆照原约办,项羽因此怨恨怀王,于是佯尊怀王为义帝,徙长沙郴县,而暗中令英布等人弑怀王于长江中。
为什么项羽要恨怀王?因为怀王之约!
这怀王之约就是楚怀王与六国王室后裔以及各自部属一起订立的盟约,以楚国为盟主,推翻秦国,再建七国政局的盟约。
六国皆由王室后裔来继承,赢秦必须被终结,新秦国该由谁来继承?于是才有先入关中者称王的约定,这个约定中的王,默认是秦王的位置。
怀王之约对于六国王室后裔而言,好处大大的。对于项羽这样的将军而言,没有一点好处,按照约定,推翻秦国后,天下局面是七国分治,而他项氏只能回楚国为将!
他不仅功高震主,可以说是震天下。他就算愿意卸甲归田,怀王也不会安心,所以他询问怀王怎么册封刘邦,就是想知道怀王怎么看待怀王之约。
很明显,怀王选择站在项羽的对立面。所以项羽故意曲解‘先入关中者王’这句话,默认的王是秦王,因为没有明说,所以项羽将秦国一分为三,以章邯、司马欣、刘邦各自分领,相互牵制。
在他眼中,秦国始终是心腹大患,所以必须要牵制,要内耗。但他曲解盟约的行为,彻底将刘邦推倒了他的对立面。
刘邦的出身限定了他只想爬上去,爬多高?肯定不会太高,只是能摆脱泥腿子这个阶层就足够了。
如果封刘邦为秦王,他五十左右的人,剩下没几年可活的情况下,肯定要好好享乐什么的,要远离兵戈这种危险活动。
而安置在刘邦身边的章邯和司马欣也不是安分的主,项羽册封他们这样的秦国降将,就是为了打压亲近怀王的刘邦。
为了自保,刘邦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击败章邯、司马欣。
动了刀子,彻头彻尾站在了项羽对面,恰逢项羽遣英布做掉怀王,刘邦当即起兵,以项羽杀怀王,推翻怀王之约为由,召集诸侯同讨项羽。
因为怀王之约的存在,一开始刘邦就和六国后裔有着一样的利益。
天下诸侯维持怀王之约,就是维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于是联军五十六万,兵发彭城,却被项羽击破,追杀刘邦一路到西,差点结果了他。
因为怀王之约,才有三年楚汉争霸。
此时的楚王熊心,西和巴蜀刘汉,南攻江南五岭地区,北面只占据了一个夏口,放弃了与武周争夺北荆州的雄心,以南荆州建立湘州。
桓谦说起自己桓氏,可以说是荣光不复,只有三县之地,势力微薄。
就连三县之地怀王都不能容忍,派他带忠于桓氏的北府军魂出征西域,为的还不是削弱桓氏嫡系军力!
苻宏见桓谦言辞间很是羡慕苻氏,能在倾国占据一郡之地,还在边地,可谓军事重地。
其后他说起了公孙策上次西征,带回不下百万斤金银,这次收获了高昌一郡之地,又在山口击败了塞琉古军队,又派军队运了整整八十口大箱回魏国,可想而知,这箱子里会是什么!
苻宏并没有什么露骨的言辞,只是纯粹的感叹公孙策好运。联军至西域,只有公孙策获得了一块大大的基地,而他们还要吃老本,公孙策完全就是不劳而获。
苻宏走后,桓谦在和部属说起了这件事,很是感慨。
于是赵云押运八十口装满金银大箱返回魏国的消息不胫而走,在甜瓜郡这个联军大基地内流传。
“干了!有了这些金子,弟兄们哪里去不得!”这是齐军大寨内的某个大帐。
“有赵云这样的无双神将押运,是块硬骨头,让弟兄们忍忍,总有先跳起来撞到枪口上的!”这是汉军大寨。
“我觉得其中必有阴谋,大家应该从长计议。”
“中!”
这是周军营寨,他们比其他各国更知道公孙策的威风,他们惹不起。
刚刚抵达这里的联军总统帅齐王韩信得知了军中流传的信息,只是轻轻说了声:“有意思,不去管他。”
第三十三章 皆杀无赦!
苻宏的计划堪称完美,他只是在言辞间将赵云押运的八十口大箱和金银扯上了关系,并没有说别的什么话。
这件事情在人云亦云,相互传递时不断人为脑补,使得每个听说这个消息的人,好像真的看到了堆积如山的黄金白银。
有人质疑,认为高昌郡不会有这么多金银,而公孙策只是在前线打了一仗,虽然大胜,却没有攻破关塞,怎么会有那么多金银。
在海量金银的诱惑下,很多人认为这是公孙策乱世初临时,在西行路上缴获的,因为数额太大,藏了起来。
又根据公孙策这一战抢着做联军先锋,推断出公孙策是为了这笔金银的安全性才会争当先锋。
他们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不想知道这是假消息。所以他们找各种能解释通的理由,安慰自己,又告诉别人。
所以一条流言,不断传播中,越来越完整,以至于苻宏再次听说后,都有些难以置信,因为身为流言的始作俑者,他都不确认箱子中到底是什么!
按照常理推断,金银的可能性很大。在这个常理下,所以他的流言才会迅速传播,扩延。
造成巨大恐慌的流言,一般都披着合理的外壳。
苻宏也觉得箱中会是金银,不过他不认为联军之中的那些乌合之众能有得手的机会。
联军之中有精锐,很多的精锐,比如桓谦的北府军魂就是天级部曲。对于金银,就算部众眼馋,可是能统率如此精锐的神将,哪个不是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的存在?
所以真正动手的,只能是传承者势力。
他们对于金银的渴望是深入骨子里的,他们眼中没有金银办不成的事情。只要有足够的金银,他们甚至相信,可以找神灵换来永生!
二十三号夜晚,数十支小队从夜色中开出营地,一路向东,直追赵云所部。
苻宏带着自己五百亲兵也追在队伍后面,他是去给公孙策卖人情的。
他相信真正动手的不到十支队伍,余下都是吊在后面,等那帮蠢货动手后,出手解救赵云的部队!
因为真正动手的部队连旗帜都没带,争先恐后朝东杀去,生怕去的晚了,连口汤都喝不上。
而救援赵云的部队,则慢慢行动,正常行军,用最正常的态度赶赴战场。
苻宏的举动让部曲督苻雅不解,他第一不理解苻宏在针对公孙策之后为什么还要伸出援手,第二不理解捞公孙策人情的时候,为什么还不轻装赶赴,万一落于人后,这一夜不就白忙活了。
“公孙策不经受大败,没有人愿意和他敌对。我们现在这么做,为的就是削弱他的潜力,让他站在更多传承者势力的对立面!”
苻宏的声音在黑夜中传荡,周围苻氏子弟组建的亲骑四处散开。
“参加西征的传承者,哪个不是拖家带口?打了小的,来了老的!只要赵云阵斩四五个各国传承者势力核心人物,公孙策就彻底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
“至于人情,岂不闻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从公孙策掌兵至今,可谓百战百胜。在他没有失败前,各国都不想自己去招惹他。等他百战百胜的光环破灭,也就是各国朝他下手的时候!”
苻雅皱眉,询问自己的族叔:“百战百胜是他,失败一次还是他,没什么变化,为什么前后各国要改变对他的态度呢?”
“因为气数,我们复活以来,公孙策争到了这个时代民众的祈望之力,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所以才会逢凶化吉,有惊无险,百战百胜!”
“这股力量在没有消耗完毕之前,挡在公孙策面前的人,都会被这股力量摧毁!没人愿意去赌,赌公孙策下一战会将这种力量消耗完毕!”
“再者,百战百胜是一股锐气,这股锐气的加持下,公孙策与麾下部队堪称无物不破!”
说道这里,苻宏只是一叹,用压低了声音对苻雅说道:“任何针对公孙策的军事举动,在他完成四国联盟之后,都是收效甚微,损失巨大的赔本买卖。现在想对付他,成功率高,成本低的只有计谋!”
“计谋,就是阴谋!”
他们谈价,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近千骑一溜烟超过他们,打着的旗号是东魏。
“东西两魏果然有结盟倾向,否则东魏军绝不会如此紧急的去救援赵云!”
苻宏有些羡慕的说道,指挥亲兵加快行军速度,如苻雅所考虑的那样,去的晚太多,能卖哪门子人情?
“公孙氏盗用魏国国号,魏国不兴兵报复已经难得,怎么还会这么积极的去救援西魏赵云?”
问话的是一个少年,眉清目秀,一身小号寻常铁铠。军中越华丽的战甲,越显目,越增加威望,但是,死的也越快。
他是桓玄之子桓升,随堂叔桓谦西征,增加自己屡历和见识。
他们走在苻宏前面,刚刚被千骑东魏骑士超越,于是桓升才有如此一问。
这一点很多人不解,甚至公孙策从秦国脱离,都是拿魏国开刀,打下魏国蒲地及其周边地区。
使得魏国脱离晋国统治,投奔入武周,魏无忌由魏侯升级为魏王。虽然如此,可公孙策斩杀了魏国大臣西门豹和名将龙贾。
“原因可能只有一个,魏无忌知道公孙氏也是姬姓后裔!他不仅想着魏国能够光大,还希望能恢复姬姓天下!恢复黄帝正统!”
桓谦语气轻柔中漫着雄烈,对于桓升这个侄子,他很喜欢。就像他父亲桓冲曾经很喜欢桓玄一样。
“几千年的变更,可能公孙氏也是误传,自抬身份罢了,魏无忌是怎么确认的呢?”
“鬼界,询问公孙氏历代先人,一代代追溯,总能找到公孙氏初代开宗之人!”
他们这一支桓氏出自姜姓,是春秋齐国王室后裔。祖先是齐桓公的子孙以周王室赐予齐桓公的谥号‘桓’为氏。
谯国龙亢县,桓氏扎根六代后,出了一个叫桓荣的经学大师,被光武帝刘秀征聘为帝师,从此桓氏家族成为龙亢的望族。
此后桓氏历经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三百六十多年,十一世都有文官武将在朝供职。
东晋桓荣十世孙桓温为大将军、大司马,三次北伐为东晋名将。末三代有十七位将军握兵权、守重镇,声势显赫。桓荣的第十一世孙桓玄,篡东晋自立为帝。
随着桓玄兵败而死,大江南北桓姓灭嗣绝伦,被抄斩者众,侥幸活命者,更名换姓远逃他乡。
以至于桓氏这个显赫的家族,在宋代做姓氏排名考录的时候,只排在了四百出头。
桓谦的语气很坚定,他的回答让他侄儿桓升豁然开朗。
夜里,赵云临时的营垒中,他正在以双掌控风御枪,衍化枪术。
自从能操控风灵之力后,赵云枪术大进,以往很多能想到,却做不得的姿势现在都可以做出来。
这样出其不意,突破人体极限的枪势,必能造成巨大的杀伤能力。
“将军,夜枭来报,有联军从西追赶!”
郭荣在帐外禀报,营寨很简陋,只是由栅栏围圈,防御野兽的作用大于防范敌人。营寨内密密麻麻的帐篷,一旦遭遇火攻,不堪设想其结局。
赵云也是没办法,一来要加速行军,早日赶到西魏。所以全军力量都在行军上,对于扎营这种耗费体力又浪费时间的事情,自然说不上多么勤快。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赵云所部伤员近两千人,他们需要照顾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有力气去修建营寨?
“怎么回事?”
赵云一袭白袍出帐,他姿颜雄伟,丰神俊秀。获得风灵之力后,更是多了一种空灵。
“甜瓜郡内联军大营,纷纷流传,说是我军押护送的是八十箱金银!一些混蛋见财眼开,见小利而忘神州大义,准备夜袭我军,劫掠金银!”
郭荣说的很是愤怒,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怒,声音格外的大,很是激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