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雪盐
张九言点了点头,在这朝奉的指导下,在店铺里环顾一圈,将店内的粗盐细盐都是看了一遍。
这一遍下来,说实话,张九言一点吃盐的兴趣都没有,甚至感觉恶心。
张九言之所以如此,原因无他,只因为张九言看到的这些盐,实在是让人大失所望,
甚至如果没人告诉这是盐,张九言根本不认识。
盐这玩意,张九言怎么会不认识呢?
原来这年头的盐,和后世的盐,那完全是两种形式,甚至应该说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后世的盐,雪白雪白,精细无比,没有任何杂质,看得就让人赏心悦目。
但是这年头的盐,便说那还算不错的细盐,那也跟小碎石子一般,捏在手里还咯咯响,
至于颜色,这盐也带点白色,但不是雪白,而是灰白。
这玩意要是往地上一丢,谁能想到这就是盐。
这还算是好一点的细盐,而那粗盐,那就更加是没法说,大小完全不一,基本都是有蚕豆大小,
还有的粗盐跟石头一样半斤重的,一斤多两斤重的也有,最重的那个,是摆在柜台角落里的,足足十五斤!
这跟石头一样的盐,怎么吃呢?
好办,吃的时候,拿着这盐,在锅里面划一下,这就算是放盐了。
至于颜色嘛,那更加是杂乱,有带黑色的,有带黄色的,还有带红色绿色的,反正是啥颜色都有,花花绿绿,看着让人眼睛发花。
一圈看下来,张九言哭笑不得,这也是盐?
说实话,尽管张九言继承了身体本尊的记忆,对这时代的盐多少也有点印象和概念,
但是亲眼看到了这么多实物,再又忍不住和后世的盐相对比,这真是让张九言接受不了。
心中感慨,张九言问道:“你们这里有没有那种像雪一样雪白雪白的盐,又细又白?”
朝奉摇头,回道:“客官,你说的那盐没听过,就算是最好的贡盐,那也没你说的那么玄乎。”
贡盐,顾名思义,那是专供皇家贵族吃的盐,是贡品,一般人即便是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
但就像这朝奉说的那样,即便是皇帝吃的贡盐,那也达不到后世普通盐的要求,
可见在后世,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在吃盐这方面,那享受的也是超帝王级的待遇。
“玄乎?”
张九言对朝奉用的这个词,那是不知该说什么好。
如果张九言说几百年后,老百姓不论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吃得上,也吃得起这样玄乎的盐,那肯定打死他,他也是不会相信的,
“朝奉,你这里的盐什么价?”
既然这年代的盐就这德性,那张九言也是无可奈何,于是便询问价格。
朝奉道:“回客官话,我们这细盐七分银子一斤,粗盐的话,像那些小的粗盐,五分银子一斤,像那些大的,半斤一斤多重的,四分银子一斤,不知客官要哪种?”
张九言也没多想,这年头,也没什么讲究,能吃就行,
五分银子的粗盐和七分银子的细盐,差别不算太大,还可以接受。
不像那四分银子的粗盐,看着让人难以和盐联系到一块,心里硌得慌。
要不还是买五分银子的粗盐吧,毕竟就这样的盐,那也不是一般人家吃得起的。
张九言刚想要开口,瞬间,一个想法就涌进了脑海,而后野蛮生长。
张九言越想越是高兴,最后张九言大声说道:“朝奉,你去把你们大朝奉请来,我有大买卖跟他做。”
朝奉听了,一脸愕然,不知道张九言指的大买卖是什么。
不过见张九言信心满满,身上气势又不一般,他也是不敢怠慢,没有多问,当即去请大朝奉去了。
不多时,大朝奉来了。
这大朝奉看着快五十了,四四方方的国字脸,下巴上还留着一撮山羊胡。
这样的形象在大明朝极是吃得开,因为古人对男人的审美标准那就是,长得好看,那就必须要有胡子,
胡子越长越好看,人如果老了,胡子就越白越好看。
要是再配上个四四方方的国字脸,那就更加是帅气无比了。
这样的审美标准到了明朝可谓是达到了顶峰,甚至于大明官场还有一个不成文规定,
那就是但凡是官员,那就必须要长得好看,最好是国字脸,长胡须,但凡是尖耳猴腮,贼头贼脑的,不管你有多大的才华,都别想做官。
而以这大朝奉的形象,估计年轻的时候,也是迷倒了大明万千少女吧。
一出来,大朝奉打量几眼张九言。
见张九言身形虽然谈不上魁梧,但却分外的给人精神的感觉,特别是那双眼睛,更加是深邃,令人感觉高深莫测,威严无比。
没想到米脂还有这等人物,为何之前从未听闻?
难道不是米脂的,只是途径米脂?
大朝奉脑海中闪过几个念头,但就是没把张九言往那被通缉的悍匪身上想。
如此看来,张九言还是长得颇为正气的,
否则,为何不会被人一看,便以为是坏人,然后往悍匪身上想呢?
“鄙人正是此处大朝奉王广泉,不知这位客官如何称呼?寻鄙人,又是有何要事?”
大朝奉王广泉对张九言郑重作揖见礼,没有傲慢,看来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就是来的沉稳。
张九言自是赶紧作揖还礼,说道:“在下张,,,”
张九言正要介绍自己,但一想起这年头的盐行,那大多具备官府背景,自己如今还在被官府通缉,贸然使用真名,只怕会引起不便,
于是道:“在下张明鹿,见过大朝奉,耽误大朝奉宝贵时间,我这厢在这里给大朝奉赔礼了。”
说着,张九言郑重对王广泉拱手致歉。
“客气客气,客官言重了。”
王广泉客气一声,对张九言的印象自然也不错,从回正题,王广泉便问张九言寻他何事。
张九言自不兜圈子,对他说道:“敢问掌柜,不知掌柜可知道世间有一种盐,名为“雪盐”?”
“雪盐?”
这一遍下来,说实话,张九言一点吃盐的兴趣都没有,甚至感觉恶心。
张九言之所以如此,原因无他,只因为张九言看到的这些盐,实在是让人大失所望,
甚至如果没人告诉这是盐,张九言根本不认识。
盐这玩意,张九言怎么会不认识呢?
原来这年头的盐,和后世的盐,那完全是两种形式,甚至应该说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后世的盐,雪白雪白,精细无比,没有任何杂质,看得就让人赏心悦目。
但是这年头的盐,便说那还算不错的细盐,那也跟小碎石子一般,捏在手里还咯咯响,
至于颜色,这盐也带点白色,但不是雪白,而是灰白。
这玩意要是往地上一丢,谁能想到这就是盐。
这还算是好一点的细盐,而那粗盐,那就更加是没法说,大小完全不一,基本都是有蚕豆大小,
还有的粗盐跟石头一样半斤重的,一斤多两斤重的也有,最重的那个,是摆在柜台角落里的,足足十五斤!
这跟石头一样的盐,怎么吃呢?
好办,吃的时候,拿着这盐,在锅里面划一下,这就算是放盐了。
至于颜色嘛,那更加是杂乱,有带黑色的,有带黄色的,还有带红色绿色的,反正是啥颜色都有,花花绿绿,看着让人眼睛发花。
一圈看下来,张九言哭笑不得,这也是盐?
说实话,尽管张九言继承了身体本尊的记忆,对这时代的盐多少也有点印象和概念,
但是亲眼看到了这么多实物,再又忍不住和后世的盐相对比,这真是让张九言接受不了。
心中感慨,张九言问道:“你们这里有没有那种像雪一样雪白雪白的盐,又细又白?”
朝奉摇头,回道:“客官,你说的那盐没听过,就算是最好的贡盐,那也没你说的那么玄乎。”
贡盐,顾名思义,那是专供皇家贵族吃的盐,是贡品,一般人即便是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
但就像这朝奉说的那样,即便是皇帝吃的贡盐,那也达不到后世普通盐的要求,
可见在后世,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在吃盐这方面,那享受的也是超帝王级的待遇。
“玄乎?”
张九言对朝奉用的这个词,那是不知该说什么好。
如果张九言说几百年后,老百姓不论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吃得上,也吃得起这样玄乎的盐,那肯定打死他,他也是不会相信的,
“朝奉,你这里的盐什么价?”
既然这年代的盐就这德性,那张九言也是无可奈何,于是便询问价格。
朝奉道:“回客官话,我们这细盐七分银子一斤,粗盐的话,像那些小的粗盐,五分银子一斤,像那些大的,半斤一斤多重的,四分银子一斤,不知客官要哪种?”
张九言也没多想,这年头,也没什么讲究,能吃就行,
五分银子的粗盐和七分银子的细盐,差别不算太大,还可以接受。
不像那四分银子的粗盐,看着让人难以和盐联系到一块,心里硌得慌。
要不还是买五分银子的粗盐吧,毕竟就这样的盐,那也不是一般人家吃得起的。
张九言刚想要开口,瞬间,一个想法就涌进了脑海,而后野蛮生长。
张九言越想越是高兴,最后张九言大声说道:“朝奉,你去把你们大朝奉请来,我有大买卖跟他做。”
朝奉听了,一脸愕然,不知道张九言指的大买卖是什么。
不过见张九言信心满满,身上气势又不一般,他也是不敢怠慢,没有多问,当即去请大朝奉去了。
不多时,大朝奉来了。
这大朝奉看着快五十了,四四方方的国字脸,下巴上还留着一撮山羊胡。
这样的形象在大明朝极是吃得开,因为古人对男人的审美标准那就是,长得好看,那就必须要有胡子,
胡子越长越好看,人如果老了,胡子就越白越好看。
要是再配上个四四方方的国字脸,那就更加是帅气无比了。
这样的审美标准到了明朝可谓是达到了顶峰,甚至于大明官场还有一个不成文规定,
那就是但凡是官员,那就必须要长得好看,最好是国字脸,长胡须,但凡是尖耳猴腮,贼头贼脑的,不管你有多大的才华,都别想做官。
而以这大朝奉的形象,估计年轻的时候,也是迷倒了大明万千少女吧。
一出来,大朝奉打量几眼张九言。
见张九言身形虽然谈不上魁梧,但却分外的给人精神的感觉,特别是那双眼睛,更加是深邃,令人感觉高深莫测,威严无比。
没想到米脂还有这等人物,为何之前从未听闻?
难道不是米脂的,只是途径米脂?
大朝奉脑海中闪过几个念头,但就是没把张九言往那被通缉的悍匪身上想。
如此看来,张九言还是长得颇为正气的,
否则,为何不会被人一看,便以为是坏人,然后往悍匪身上想呢?
“鄙人正是此处大朝奉王广泉,不知这位客官如何称呼?寻鄙人,又是有何要事?”
大朝奉王广泉对张九言郑重作揖见礼,没有傲慢,看来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就是来的沉稳。
张九言自是赶紧作揖还礼,说道:“在下张,,,”
张九言正要介绍自己,但一想起这年头的盐行,那大多具备官府背景,自己如今还在被官府通缉,贸然使用真名,只怕会引起不便,
于是道:“在下张明鹿,见过大朝奉,耽误大朝奉宝贵时间,我这厢在这里给大朝奉赔礼了。”
说着,张九言郑重对王广泉拱手致歉。
“客气客气,客官言重了。”
王广泉客气一声,对张九言的印象自然也不错,从回正题,王广泉便问张九言寻他何事。
张九言自不兜圈子,对他说道:“敢问掌柜,不知掌柜可知道世间有一种盐,名为“雪盐”?”
“雪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