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接下来,陈观又为陈觐引见了蔡青,为了掩人耳目,他将自家哥哥说成是七舅老爷家的二表兄。
众人正说着话,蔡白听到消息也匆忙赶来。一看是陈观兄弟,自是一番惊喜,脸上的谄媚之色呼之欲出。他忙热情邀请两位到他家去略坐片刻。陈观看了看陈觐,淡淡说道:“不用了,我们还有公事在身,马上就要离开。”
蔡白皱着眉头,看了看杵在那儿不动的李竹,语气生硬地说道:“阿竹姑娘,这大热天的,怎地不给客人上碗凉茶?”
李竹瞥了蔡白一眼,转脸邀请陈观进屋喝水。
说是喝水,其实她这里连烧水的壶都没有,毕竟厨房才建好,东西都没置办齐全。回大姑家拿又太麻烦。
于是,李竹直接提着篮子是前面的菜地里摘瓜吃。小白一看到李竹要上菜园,就主动帮忙叼着菜篮子。大黄向来最爱跟风,小白干啥它干啥。于是两只狗叼着两只大菜篮子跟着李竹进菜地去了。那些士兵们一脸稀奇地盯着这两条狗看。
李竹推开篱笆门,进入菜地,摘了四个碧绿滚圆的大西瓜,又摘了些嫩黄瓜和甜瓜。两只篮子装得半满,她自己还抱了些。回来用泉水洗净,切好端上桌,让这些人分着吃。
不知道那个陈觐是怕影响形象还是怎么,竟然一口没尝。那些瓜全进了一帮侍卫的肚子里,陈观一个人就吃了大半个。
“这瓜太好吃了。”陈观抚着肚皮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夸赞。
蔡白却注意陈觐一口没尝,又对李竹说道:“茶水呢。这位陈大公子不爱吃瓜。”
李竹将大姑家的钥匙拿出来丢在蔡白面前:“劳烦你去烧壶水。”
蔡青起身道:“我去吧。”
李竹也跟着起身:“我想起来了,我这房前有泉眼,村民们都上这儿挑水吃,你们尝尝吧。”说完,李竹就去接了一桶泉水过来,蔡青帮着提了过来。这些人一碗,喝了个痛快。陈觐许是渴急了,终于喝了一点,不过把她家的新碗洗了好几遍。
“走。”陈觐喝完水再次命令众人。陈观也不好违抗。临走时又逗了小白一会儿,顺带拐带了李竹两个西瓜。
陈觐让人留下一锭银子。李竹也没推辞,坦然收下,她的西瓜也能卖钱呢。
蔡白一脸震惊,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口吻说道:“你、你怎能收他的钱?”
李竹漫不经心地说道:“我这是替他们的名声着想,这叫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与人秋毫无犯,他得了名声我得了财,这不好吗?你懂不懂?”蔡白一时语塞,轻哼一声,拂袖离去。
蔡青看着李竹说道:“你一个人要小心些。若有不对,就往村子里跑,那里人家多些。”
李竹笑着点头。然后指着桌上剩下的半个西瓜说:“来,咱俩把它分吃了吧。”
蔡青也没客气。他拿着刀子开始切瓜。他的动作娴熟,神态安详,手指修长有力,这算不算是个安静的美男子?李竹看着他不禁微微失神。
蔡青切完瓜在李竹对面坐下,两人一时都没说话,慢慢地品着西瓜。屋外的嘈杂声都去了,只剩下知了还在高一声低一声地叫着。
“你——”蔡青突然想起什么,突兀地喊了一声,把李竹吓了一跳。
蔡青局促地说道:“我是想说,这西瓜性凉,最好别多吃。”
李竹登时明白过来,连她自己都忘了。
“哦,我就吃这一块。”虽然中央空调似的暖男让人诟病,但是当他温暖到自己时,还是挺暖心的。
“那我回了。”蔡青起身告辞。
李竹送他出门,两人来到门外时,就看到令人惊讶的一幕。
郑炎、黄玉、宁希迈三人正蹲在她家的菜园子旁边,凶猛地啃着西瓜。
郑炎吃得汁水横流,一见到李竹,口齿不清地嚷道:“给钱,给钱。”
李竹盯着这三人,问道:“你们方才藏在何处?”
黄玉一边啃着瓜一边用手指着屋顶。
李竹抬头一看,她家屋确有一层厚厚的茅草毡子,因为盖房的人说,铺上茅草夏天会凉快些。
李竹的目光很快落到了宁希迈脸上,他也在啃西瓜,他的吃相是凶猛中着带点优雅。
李竹一看他那副样子,就忍不住出语讥讽:“我还以为你天不怕地不怕,怎么一听到陈家兄弟来了,就躲起来了。”
宁希迈轻轻抹一下嘴,道:“这叫好汉不吃眼前亏,我到他的地盘躲起来,他到了我的地盘也是一样。”
“原来如此。”李竹接道。
☆、第88章 多事之夏
宁希迈吃完西瓜,抹抹嘴,带着他的一帮兄弟们,扬常而去。
李竹对蔡青说道:“果然是土匪,吃完东西连钱也不给。”李竹的声音不大,本以为对方听不到。谁知宁希迈走了几步,突然又折了回来,大步向两人走来。
蔡青以为他要对李竹怎样,不由得有些紧张,立即拦在李竹面前,对他说道:“这位好汉,我觉得你们还是快点走得好,那帮官兵说不定会杀个回马枪。”
宁希迈盯着蔡青语气不善地问道:“你姓蔡?就是她口的那个蔡大哥。”
蔡青不明所以,只好点头说是。
宁希迈意味不明地扫了一眼李竹,冷哼一声,转身离开。 李竹也是一脸莫名其妙。
蔡青看着这帮人离开,松了口气。转头看着李竹吓唬她道:“你以后不要再这么大胆,谁都不怕,小心被这帮土匪看上了抢你上山。”
李竹笑道:“谁会抢我?”人家要抢也得抢这附近有名的美人吧。蔡青的嘴唇动了动,本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蔡青正要告辞离开,却听得前面的官道上传来一阵厮杀和呐喊声。 村民们听到动静,都不敢近前,只远远地围着观看。李竹一打听才得知,那个陈觐竟真的杀了个回马枪回来。正好与宁希迈那帮土匪来了个狭路相逢。
李竹站在高坡观看,这双方打了个势均力敌。特别是宁希迈和郑炎,武艺高出众人许多,黄玉功夫稍弱些。陈觐那帮人也不可小觑。双方打了个难解难分。
这一阵厮杀声持续了好久,宁希迈一行人最后向南逃窜而去,官兵在后面紧追不放。
还有几个官差过琮询问众乡民可曾受到土匪的滋扰,村民们纷纷说没有。轮到李竹时,她实话实说,说被抢了几个西瓜。那几个官差,笑了笑便离开了。 李竹长松了一口气,她今日还了宁希迈的玉佩,以后两个人应该也没什么交集了,只希望他别再来找她就是。
这件事众村民议论一阵也就淡了下去,大家仍像往常一样过日子。
转天杨墨就要去省城了,同行的还有蔡青蔡白以及那个张文。这次不像上回,天气热也不好带吃食。李大姑帮着打好行囊,细心叮咛一遍,才放杨墨上路。
杨墨走后不久,李竹家的院子也拉起来了,院墙是用上山的青石砌成的,约有三人多高,李竹仍不放心,又让人在上面插了许多尖锐的碎瓷片。一般的小贼不用担心。
院子一建好,东西置办齐全,李竹就搬了出来。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草窝。她前世的时候,父母双方早早的离婚,然后各自组成新的家庭。她去哪家都不自在,最后干脆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独立那么多年,初来这里时极不适应,忍耐一年多,现在终于重归自由,心里那个高兴就甭提了。
李竹搬了新家,小凤第一个来祝贺她。小凤看到她独自居住一栋宅院,又担忧又羡慕。她一向勤快,一到李竹家就赶紧帮着扫地洗涮,一直忙个不停。李竹按住她说道:“别忙了,你在家都不得闲,在这儿就歇息一会儿吧。”
小凤笑道:“我这个人天生就是个劳碌命,闲着浑身难受。在你这儿,我干再多活心里也舒坦。”
李竹见状也不再拦她,现在她自己当家做主,就时不时地送小凤一些吃食零嘴,有时还留她吃饭。小凤起初不肯接受,李竹故意作恼道:“你看你,干活时不拿自己当外人,我请你吃点东西又当外人了。”小凤不好意思地笑笑,渐渐也接受了。
杨墨走后,李大姑又开始像以前那样去卖卤肉和凉皮。她过来先问李竹,要不要还跟着一起卖。李竹笑着推辞了。相比较起早贪黑的做小生意,她觉得还是当个小地主婆比较自在。做生意的事,她也懒得管了。于是李大姑便一个人去做买卖,杨老实时不时搭把手,杨云则主要在家看家和绣嫁妆。
说到嫁妆,李竹又想起了一件悲催事,那就是她的女红很不好。尽管她也努力学了,可是功底到底比这个时代的女子差上许多。做鞋不会,绣花不行,倒是缝补衣服还勉强可以。原身上头有三个姐姐,她在家不受待见,肖氏也不管她学不学。所以原主没有一点基础,李竹这么大了,就算再学也是一般。 也罢,人总归会有不擅长的一面,这些东西,她以后出钱也可以买得到。
李竹开始考虑怎么样才可以悠然自得的赚钱。空间没了,但灵泉还在,这得好好利用一番。想来想去,她决定还是先着手种地、养鱼和养殖这三样吧。
李竹又雇人在荒地上开了一块菜地,加上原来那块,一共有一亩多,她一个人自然是吃不完这些菜的,于是便拿出去卖了。她家的菜新鲜水灵,吃起来总比别人家的多出一股别样的味道。她去了县里的食肆送了几回菜,没几日,那些食肆的老板便派伙计下乡来收。
李竹只有两个菜园子就算加上大姑家的,品种也凑不全,菜量也不够。于是她就推荐了村里几家种菜种得好的人家。反正是来了,买一家是买,两家也是买。而且在村子里收菜比在外面买的更新鲜便宜,都是自家种的,村民们也不介意多饶一些。
可能是杨家集的水土不错,蔬菜也比别地好吃些。渐渐地,不光那些食肆酒楼的老板来买,连那些菜饭子们也闻风而动,纷纷赶了牛车驴车过来争买。另外,还有几户有钱人家的管家下人们也来凑热闹,这下可乐坏了杨家集的村民们。他们纷纷说,这都是沾了李竹的光。
每隔几日,村里就会热闹一番,那些人家一大早就起来摘菜洗菜,接着牛马驴马纷纷涌进村里,打破了乡村静寂的清晨。
那些得了利的大婶大娘们一见了李竹无不笑眯眯的热情寒暄,家里有些好吃的,也都给送过来。
李竹见东西不值钱,不忍却了她们的好意,只好收下了。然后再找机会一一回礼。
不仅如此,这些妇人一见了李大姑和杨老实就开夸李竹:
“哎哟,大嫂子/大妹子/婶子,你家侄女可是个福星,这不,不但把你家给带旺了,咱村里也跟着沾光。这几个月来,光我家的菜园子就添了不少进项。”
李大姑笑呵呵的,嘴上客套着,可眼角眉梢却带着一缕得色。
说到种菜,李竹早就注意到,这个时代的蔬菜跟现代相比,少了很多种类,同时也多了一些她以前没见过的品种。像是西红柿辣椒,这里都没有。另外,玉米也红薯也没出现。起初,她以为是地域问题,可是据她观察,她所在的地区应该是中原偏南地带,若按中国地理划分,应该相当于山东一带。
李竹暗暗记下这些,时不时地就去粮店逛一逛,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继卖菜之后,李竹又开始卖鱼。杨家集周围有数百亩的芦苇荡,水域宽广,鱼虾丰富。李竹的荒地地也开了一口一亩多大的池塘,里面下了不少鱼苗,她平日没事也喜欢去河边钓鱼或是网鱼,大的或是自己吃或是卖了。小的些就扔到池塘里,因为灵泉的原因,她家的鱼不但长得快,肉质也鲜美。她先是送了来收菜的食肆老板几条,果然没过多久,他们就主动来问。李竹按比市价略高一些的价格卖给他们。这些人略略纠结一下也就接受了。毕竟从她家进的鱼活得时间长不说,还好吃。客人爱吃,有嘴叼些的客人能一下子分辨出来。
进入六月以后,清河县里就三五不时的出现一些衣衫褴褛、拖儿带女的灾民。他们是从临近的州府而来。清河县算是中等县城,不富不穷。风调雨顺时百姓的日子尚过得去。起初是几十上百人,这些人或是给人做短工,或是做苦力,清河县勉强能接纳。除了极个别的,也没闹出什么大乱子。
可是随着流民越来越多,情况也开始严峻起来,毕竟一个县城能容纳多少流民?先是附近村庄百姓的鸡鸭鹅这类的家禽莫名减少,然后是地里的蔬菜庄家也被人偷和糟蹋,还有入室抢劫的。事情一件一件的累积起来,就有人告到里正那里,里正没法又报到县里。偏偏这时,朝廷的救济粮迟迟不到。
与此同时,周围的那些占据山头的土匪们也开始打起了这些灾民的主意。开始四处拉人入伙,眼看就有壮大之势。
这也算是个多事之夏。灾民的问题还没处置好,又传出附近山头有大虫伤害人畜的消息。
☆、第89章 买人、小虎回归(修)
李大姑在县里做生意,对这些消息十分灵通。她回来后就劝李竹再搬回来,她一个住着,周围又那么偏僻,她实在不放心。
李竹却说有两条狗看家应该没问题。
这一天,李竹在外面劳作一个多时辰,就有些累,带着小白一起洗了个澡。拴好大门后准备上床睡觉。忽然听得小白和大黄吠叫起来。李竹心中一惊,手里拿根铁棍,这是在她家屋后的竹林里捡的,不知道哪方落下的。她拿来当兵器,用着还挺顺手。
李竹耳朵贴门听了一会儿,外面似乎有人在微弱的呼救,听声音像是个女子。可是李竹仍不敢大意,怕贼人故意利用她的同情心,诱她出门,再行暗算。
那声音渐渐弱了下去,消失了。不知道贼人是不是离开了。
李竹命令小灰去门外看看,小灰吱吱一声窜了出去。接着又窜回来,用嘴咬李竹的裤腿,看样子应该是没危险。
李竹这才提了一盏风灯,带着两条狗开门看个究竟。
打开院门,提灯一照,李竹就看到了躺在地上的女孩。这女孩子看上去有十三四岁,瘦骨嶙峋,衣衫褴褛,脚上连鞋子都没穿。她上前一探鼻息,还有气,估计是饿晕了。
李竹弯腰叫她不醒,她折身回去,端了碗水,在里在滴一滴灵泉水,给女孩灌下去。不多时,那女孩子终于悠悠醒转。
她一看到李竹,先是道了谢,接着摇晃着身子跪下磕头:“小姐,求您救救我弟弟吧。他得了病,快要死了。”
李竹说道:“你先起来,我去给你弄点饭吃,再慢慢说。”女孩站了起来,李竹点上灯去了厨房,夏天饭菜易坏,家里也没什么剩饭,只有几个馒头,李竹怕她饿得狠了,不敢给她吃硬东西。便做了一碗鸡蛋青菜面疙瘩汤。
她端过去,女孩道了谢,却吃了半碗。
李竹说道:“你只管吃吧,家里还有。”
女孩摇头,眼里流下泪来,“我和弟弟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他又生了病……”
李竹就问她弟弟在何处,得的什么病。
女孩子一边流泪一边说了自已的遭遇,女孩叫小春,弟弟小秋。他们一家也是众多灾民中的一员。父母皆亡,跟着叔叔婶婶生活,因为他们的父母留有房子田地,叔婶以前待他们还算过得去。但是灾荒一来,就立即露了原形。这一路上他们先是打发姐弟俩去讨饭,讨的饭只给自家孩子吃,不给他们姐弟。
后来讨饭不成,又让他们去偷。小秋小时候生过一场病,脑子不太利落,听了婶婶的怂恿就真去偷,结果被主人发现打了个半死,又没钱医治。不仅如此,他们的婶子还跟叔叔悄悄商量,要把小春卖到怡春楼,再把小秋丢了。他们的话正好被小春听到了,于是她就带着弟弟逃了出来。路上小秋伤势加重,小春只好把他放在破庙里,自己进村找活干。本来邻村有一个男子说要雇她帮忙干活,谁知进了门才发现,那个人是禽兽,想要侮辱小春,小春拼死逃了出来,她又饿又累,经过李竹门前就跑不动了。想敲门又怕再遇到上次的事。迟疑了一阵最终晕到在她家大门前。
李竹说道:“听了你的遭遇,我也很是难过,不过,现在天色已晚,救你弟弟只能等到明天了。”
众人正说着话,蔡白听到消息也匆忙赶来。一看是陈观兄弟,自是一番惊喜,脸上的谄媚之色呼之欲出。他忙热情邀请两位到他家去略坐片刻。陈观看了看陈觐,淡淡说道:“不用了,我们还有公事在身,马上就要离开。”
蔡白皱着眉头,看了看杵在那儿不动的李竹,语气生硬地说道:“阿竹姑娘,这大热天的,怎地不给客人上碗凉茶?”
李竹瞥了蔡白一眼,转脸邀请陈观进屋喝水。
说是喝水,其实她这里连烧水的壶都没有,毕竟厨房才建好,东西都没置办齐全。回大姑家拿又太麻烦。
于是,李竹直接提着篮子是前面的菜地里摘瓜吃。小白一看到李竹要上菜园,就主动帮忙叼着菜篮子。大黄向来最爱跟风,小白干啥它干啥。于是两只狗叼着两只大菜篮子跟着李竹进菜地去了。那些士兵们一脸稀奇地盯着这两条狗看。
李竹推开篱笆门,进入菜地,摘了四个碧绿滚圆的大西瓜,又摘了些嫩黄瓜和甜瓜。两只篮子装得半满,她自己还抱了些。回来用泉水洗净,切好端上桌,让这些人分着吃。
不知道那个陈觐是怕影响形象还是怎么,竟然一口没尝。那些瓜全进了一帮侍卫的肚子里,陈观一个人就吃了大半个。
“这瓜太好吃了。”陈观抚着肚皮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夸赞。
蔡白却注意陈觐一口没尝,又对李竹说道:“茶水呢。这位陈大公子不爱吃瓜。”
李竹将大姑家的钥匙拿出来丢在蔡白面前:“劳烦你去烧壶水。”
蔡青起身道:“我去吧。”
李竹也跟着起身:“我想起来了,我这房前有泉眼,村民们都上这儿挑水吃,你们尝尝吧。”说完,李竹就去接了一桶泉水过来,蔡青帮着提了过来。这些人一碗,喝了个痛快。陈觐许是渴急了,终于喝了一点,不过把她家的新碗洗了好几遍。
“走。”陈觐喝完水再次命令众人。陈观也不好违抗。临走时又逗了小白一会儿,顺带拐带了李竹两个西瓜。
陈觐让人留下一锭银子。李竹也没推辞,坦然收下,她的西瓜也能卖钱呢。
蔡白一脸震惊,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口吻说道:“你、你怎能收他的钱?”
李竹漫不经心地说道:“我这是替他们的名声着想,这叫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与人秋毫无犯,他得了名声我得了财,这不好吗?你懂不懂?”蔡白一时语塞,轻哼一声,拂袖离去。
蔡青看着李竹说道:“你一个人要小心些。若有不对,就往村子里跑,那里人家多些。”
李竹笑着点头。然后指着桌上剩下的半个西瓜说:“来,咱俩把它分吃了吧。”
蔡青也没客气。他拿着刀子开始切瓜。他的动作娴熟,神态安详,手指修长有力,这算不算是个安静的美男子?李竹看着他不禁微微失神。
蔡青切完瓜在李竹对面坐下,两人一时都没说话,慢慢地品着西瓜。屋外的嘈杂声都去了,只剩下知了还在高一声低一声地叫着。
“你——”蔡青突然想起什么,突兀地喊了一声,把李竹吓了一跳。
蔡青局促地说道:“我是想说,这西瓜性凉,最好别多吃。”
李竹登时明白过来,连她自己都忘了。
“哦,我就吃这一块。”虽然中央空调似的暖男让人诟病,但是当他温暖到自己时,还是挺暖心的。
“那我回了。”蔡青起身告辞。
李竹送他出门,两人来到门外时,就看到令人惊讶的一幕。
郑炎、黄玉、宁希迈三人正蹲在她家的菜园子旁边,凶猛地啃着西瓜。
郑炎吃得汁水横流,一见到李竹,口齿不清地嚷道:“给钱,给钱。”
李竹盯着这三人,问道:“你们方才藏在何处?”
黄玉一边啃着瓜一边用手指着屋顶。
李竹抬头一看,她家屋确有一层厚厚的茅草毡子,因为盖房的人说,铺上茅草夏天会凉快些。
李竹的目光很快落到了宁希迈脸上,他也在啃西瓜,他的吃相是凶猛中着带点优雅。
李竹一看他那副样子,就忍不住出语讥讽:“我还以为你天不怕地不怕,怎么一听到陈家兄弟来了,就躲起来了。”
宁希迈轻轻抹一下嘴,道:“这叫好汉不吃眼前亏,我到他的地盘躲起来,他到了我的地盘也是一样。”
“原来如此。”李竹接道。
☆、第88章 多事之夏
宁希迈吃完西瓜,抹抹嘴,带着他的一帮兄弟们,扬常而去。
李竹对蔡青说道:“果然是土匪,吃完东西连钱也不给。”李竹的声音不大,本以为对方听不到。谁知宁希迈走了几步,突然又折了回来,大步向两人走来。
蔡青以为他要对李竹怎样,不由得有些紧张,立即拦在李竹面前,对他说道:“这位好汉,我觉得你们还是快点走得好,那帮官兵说不定会杀个回马枪。”
宁希迈盯着蔡青语气不善地问道:“你姓蔡?就是她口的那个蔡大哥。”
蔡青不明所以,只好点头说是。
宁希迈意味不明地扫了一眼李竹,冷哼一声,转身离开。 李竹也是一脸莫名其妙。
蔡青看着这帮人离开,松了口气。转头看着李竹吓唬她道:“你以后不要再这么大胆,谁都不怕,小心被这帮土匪看上了抢你上山。”
李竹笑道:“谁会抢我?”人家要抢也得抢这附近有名的美人吧。蔡青的嘴唇动了动,本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蔡青正要告辞离开,却听得前面的官道上传来一阵厮杀和呐喊声。 村民们听到动静,都不敢近前,只远远地围着观看。李竹一打听才得知,那个陈觐竟真的杀了个回马枪回来。正好与宁希迈那帮土匪来了个狭路相逢。
李竹站在高坡观看,这双方打了个势均力敌。特别是宁希迈和郑炎,武艺高出众人许多,黄玉功夫稍弱些。陈觐那帮人也不可小觑。双方打了个难解难分。
这一阵厮杀声持续了好久,宁希迈一行人最后向南逃窜而去,官兵在后面紧追不放。
还有几个官差过琮询问众乡民可曾受到土匪的滋扰,村民们纷纷说没有。轮到李竹时,她实话实说,说被抢了几个西瓜。那几个官差,笑了笑便离开了。 李竹长松了一口气,她今日还了宁希迈的玉佩,以后两个人应该也没什么交集了,只希望他别再来找她就是。
这件事众村民议论一阵也就淡了下去,大家仍像往常一样过日子。
转天杨墨就要去省城了,同行的还有蔡青蔡白以及那个张文。这次不像上回,天气热也不好带吃食。李大姑帮着打好行囊,细心叮咛一遍,才放杨墨上路。
杨墨走后不久,李竹家的院子也拉起来了,院墙是用上山的青石砌成的,约有三人多高,李竹仍不放心,又让人在上面插了许多尖锐的碎瓷片。一般的小贼不用担心。
院子一建好,东西置办齐全,李竹就搬了出来。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草窝。她前世的时候,父母双方早早的离婚,然后各自组成新的家庭。她去哪家都不自在,最后干脆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独立那么多年,初来这里时极不适应,忍耐一年多,现在终于重归自由,心里那个高兴就甭提了。
李竹搬了新家,小凤第一个来祝贺她。小凤看到她独自居住一栋宅院,又担忧又羡慕。她一向勤快,一到李竹家就赶紧帮着扫地洗涮,一直忙个不停。李竹按住她说道:“别忙了,你在家都不得闲,在这儿就歇息一会儿吧。”
小凤笑道:“我这个人天生就是个劳碌命,闲着浑身难受。在你这儿,我干再多活心里也舒坦。”
李竹见状也不再拦她,现在她自己当家做主,就时不时地送小凤一些吃食零嘴,有时还留她吃饭。小凤起初不肯接受,李竹故意作恼道:“你看你,干活时不拿自己当外人,我请你吃点东西又当外人了。”小凤不好意思地笑笑,渐渐也接受了。
杨墨走后,李大姑又开始像以前那样去卖卤肉和凉皮。她过来先问李竹,要不要还跟着一起卖。李竹笑着推辞了。相比较起早贪黑的做小生意,她觉得还是当个小地主婆比较自在。做生意的事,她也懒得管了。于是李大姑便一个人去做买卖,杨老实时不时搭把手,杨云则主要在家看家和绣嫁妆。
说到嫁妆,李竹又想起了一件悲催事,那就是她的女红很不好。尽管她也努力学了,可是功底到底比这个时代的女子差上许多。做鞋不会,绣花不行,倒是缝补衣服还勉强可以。原身上头有三个姐姐,她在家不受待见,肖氏也不管她学不学。所以原主没有一点基础,李竹这么大了,就算再学也是一般。 也罢,人总归会有不擅长的一面,这些东西,她以后出钱也可以买得到。
李竹开始考虑怎么样才可以悠然自得的赚钱。空间没了,但灵泉还在,这得好好利用一番。想来想去,她决定还是先着手种地、养鱼和养殖这三样吧。
李竹又雇人在荒地上开了一块菜地,加上原来那块,一共有一亩多,她一个人自然是吃不完这些菜的,于是便拿出去卖了。她家的菜新鲜水灵,吃起来总比别人家的多出一股别样的味道。她去了县里的食肆送了几回菜,没几日,那些食肆的老板便派伙计下乡来收。
李竹只有两个菜园子就算加上大姑家的,品种也凑不全,菜量也不够。于是她就推荐了村里几家种菜种得好的人家。反正是来了,买一家是买,两家也是买。而且在村子里收菜比在外面买的更新鲜便宜,都是自家种的,村民们也不介意多饶一些。
可能是杨家集的水土不错,蔬菜也比别地好吃些。渐渐地,不光那些食肆酒楼的老板来买,连那些菜饭子们也闻风而动,纷纷赶了牛车驴车过来争买。另外,还有几户有钱人家的管家下人们也来凑热闹,这下可乐坏了杨家集的村民们。他们纷纷说,这都是沾了李竹的光。
每隔几日,村里就会热闹一番,那些人家一大早就起来摘菜洗菜,接着牛马驴马纷纷涌进村里,打破了乡村静寂的清晨。
那些得了利的大婶大娘们一见了李竹无不笑眯眯的热情寒暄,家里有些好吃的,也都给送过来。
李竹见东西不值钱,不忍却了她们的好意,只好收下了。然后再找机会一一回礼。
不仅如此,这些妇人一见了李大姑和杨老实就开夸李竹:
“哎哟,大嫂子/大妹子/婶子,你家侄女可是个福星,这不,不但把你家给带旺了,咱村里也跟着沾光。这几个月来,光我家的菜园子就添了不少进项。”
李大姑笑呵呵的,嘴上客套着,可眼角眉梢却带着一缕得色。
说到种菜,李竹早就注意到,这个时代的蔬菜跟现代相比,少了很多种类,同时也多了一些她以前没见过的品种。像是西红柿辣椒,这里都没有。另外,玉米也红薯也没出现。起初,她以为是地域问题,可是据她观察,她所在的地区应该是中原偏南地带,若按中国地理划分,应该相当于山东一带。
李竹暗暗记下这些,时不时地就去粮店逛一逛,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继卖菜之后,李竹又开始卖鱼。杨家集周围有数百亩的芦苇荡,水域宽广,鱼虾丰富。李竹的荒地地也开了一口一亩多大的池塘,里面下了不少鱼苗,她平日没事也喜欢去河边钓鱼或是网鱼,大的或是自己吃或是卖了。小的些就扔到池塘里,因为灵泉的原因,她家的鱼不但长得快,肉质也鲜美。她先是送了来收菜的食肆老板几条,果然没过多久,他们就主动来问。李竹按比市价略高一些的价格卖给他们。这些人略略纠结一下也就接受了。毕竟从她家进的鱼活得时间长不说,还好吃。客人爱吃,有嘴叼些的客人能一下子分辨出来。
进入六月以后,清河县里就三五不时的出现一些衣衫褴褛、拖儿带女的灾民。他们是从临近的州府而来。清河县算是中等县城,不富不穷。风调雨顺时百姓的日子尚过得去。起初是几十上百人,这些人或是给人做短工,或是做苦力,清河县勉强能接纳。除了极个别的,也没闹出什么大乱子。
可是随着流民越来越多,情况也开始严峻起来,毕竟一个县城能容纳多少流民?先是附近村庄百姓的鸡鸭鹅这类的家禽莫名减少,然后是地里的蔬菜庄家也被人偷和糟蹋,还有入室抢劫的。事情一件一件的累积起来,就有人告到里正那里,里正没法又报到县里。偏偏这时,朝廷的救济粮迟迟不到。
与此同时,周围的那些占据山头的土匪们也开始打起了这些灾民的主意。开始四处拉人入伙,眼看就有壮大之势。
这也算是个多事之夏。灾民的问题还没处置好,又传出附近山头有大虫伤害人畜的消息。
☆、第89章 买人、小虎回归(修)
李大姑在县里做生意,对这些消息十分灵通。她回来后就劝李竹再搬回来,她一个住着,周围又那么偏僻,她实在不放心。
李竹却说有两条狗看家应该没问题。
这一天,李竹在外面劳作一个多时辰,就有些累,带着小白一起洗了个澡。拴好大门后准备上床睡觉。忽然听得小白和大黄吠叫起来。李竹心中一惊,手里拿根铁棍,这是在她家屋后的竹林里捡的,不知道哪方落下的。她拿来当兵器,用着还挺顺手。
李竹耳朵贴门听了一会儿,外面似乎有人在微弱的呼救,听声音像是个女子。可是李竹仍不敢大意,怕贼人故意利用她的同情心,诱她出门,再行暗算。
那声音渐渐弱了下去,消失了。不知道贼人是不是离开了。
李竹命令小灰去门外看看,小灰吱吱一声窜了出去。接着又窜回来,用嘴咬李竹的裤腿,看样子应该是没危险。
李竹这才提了一盏风灯,带着两条狗开门看个究竟。
打开院门,提灯一照,李竹就看到了躺在地上的女孩。这女孩子看上去有十三四岁,瘦骨嶙峋,衣衫褴褛,脚上连鞋子都没穿。她上前一探鼻息,还有气,估计是饿晕了。
李竹弯腰叫她不醒,她折身回去,端了碗水,在里在滴一滴灵泉水,给女孩灌下去。不多时,那女孩子终于悠悠醒转。
她一看到李竹,先是道了谢,接着摇晃着身子跪下磕头:“小姐,求您救救我弟弟吧。他得了病,快要死了。”
李竹说道:“你先起来,我去给你弄点饭吃,再慢慢说。”女孩站了起来,李竹点上灯去了厨房,夏天饭菜易坏,家里也没什么剩饭,只有几个馒头,李竹怕她饿得狠了,不敢给她吃硬东西。便做了一碗鸡蛋青菜面疙瘩汤。
她端过去,女孩道了谢,却吃了半碗。
李竹说道:“你只管吃吧,家里还有。”
女孩摇头,眼里流下泪来,“我和弟弟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他又生了病……”
李竹就问她弟弟在何处,得的什么病。
女孩子一边流泪一边说了自已的遭遇,女孩叫小春,弟弟小秋。他们一家也是众多灾民中的一员。父母皆亡,跟着叔叔婶婶生活,因为他们的父母留有房子田地,叔婶以前待他们还算过得去。但是灾荒一来,就立即露了原形。这一路上他们先是打发姐弟俩去讨饭,讨的饭只给自家孩子吃,不给他们姐弟。
后来讨饭不成,又让他们去偷。小秋小时候生过一场病,脑子不太利落,听了婶婶的怂恿就真去偷,结果被主人发现打了个半死,又没钱医治。不仅如此,他们的婶子还跟叔叔悄悄商量,要把小春卖到怡春楼,再把小秋丢了。他们的话正好被小春听到了,于是她就带着弟弟逃了出来。路上小秋伤势加重,小春只好把他放在破庙里,自己进村找活干。本来邻村有一个男子说要雇她帮忙干活,谁知进了门才发现,那个人是禽兽,想要侮辱小春,小春拼死逃了出来,她又饿又累,经过李竹门前就跑不动了。想敲门又怕再遇到上次的事。迟疑了一阵最终晕到在她家大门前。
李竹说道:“听了你的遭遇,我也很是难过,不过,现在天色已晚,救你弟弟只能等到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