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庄户人家,本身也没有多少存钱,用粮食换钱,恐怕是他们最主要的存钱方式了。
  所以他们这些人家施粥,还真是解决了他们的困难了。
  不管有人家是不是沽名钓誉,可是这种方式,确实是帮了不少老百姓。
  “二表哥,在西宁会不会有这种事儿?”李舜华问道。
  作为刚刚醒来就离开西宁的人,李舜华表示对西宁的情况不太清楚。
  但是这不妨碍她对西宁的兴趣。平时在家里,就听自家娘说,西宁是如何如何的好,比京城有人情味多了。
  “西宁从来不会等到老百姓缺吃少穿了,才会送上门,只要自食其力,每个人都不会少了吃的。”王琅说道。
  “二表哥说的是,在西宁那边,我从来没有见到谁家像京城这边这样,等着别人救济的。”李骥说道。那边的人多彪悍,要是别人施舍了,那就是侮辱人了。哪里像京城这边,天子脚下,施舍的人太多了!
  其实对李骥来说,他更喜欢西宁那边,就是跑马也比京城这边自在,一出去就能奔驰,那边的人也爽朗大方,不像京城这边的人,很多人说话都要绕好几个圈子,绕来绕去的,暗示明示的,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李骐道:“先不说这个了,我要过去看看去,二表弟要不要过去?”他是要到自家粥棚看看,看存粮还有多少。
  族里有人在安排,不过这施粥的人却是自己家的下人,李骐上次经过别家的粥棚的时候,就听见那施粥的人在抱怨,这么个鬼天气,别人都在府里享清福,他们却要在这里盯着寒风施粥,连点工钱都没有。
  本来是好事儿,结果因为下人们不情不愿的,倒是弄得怨声载道的。
  在这城门口,确实是比不上在府里暖和,但是主子们要求办的事儿,却有些刁奴不把这当成一回事儿,反而把主子的名声搞臭了。
  王琅摇了摇头,对于他来说,施粥不过是个形势,这种时候,他们西宁侯不跟着,反而成了独立特性了。
  本来他父亲就一直被人盯着,皇帝那边,说起来是信任父亲,不过暗地里却又猜忌父亲,所以还是随大众吧。
  只是王琅骨子里不喜欢这种靠施舍的人,在他们西宁,个个都可以当成兵,没有了东西,那么就去抢敌方的,只要上得了战场,抢到了东西都是你自己的。
  当然,王琅不是说,这些施粥的人非要去抢别人的东西,而是那种精气神,就不如他们西宁那边的人。
  “我也跟着大哥一起去,小妹,你就不要去了啊,二表哥,你帮我们把小妹看好啊。”李骥说道。
  “二哥,我在这里好好的,不需要人看着,再说,还有这么多护卫呢,二表哥,你有事儿就去忙着,不用在这里陪着我。”李舜华忙说道。
  王琅道:“现在没有事儿。”
  于是,李舜华和二表哥就留在了马车里,李舜华又问了很多关系西宁的事儿。
  “表妹对西宁很感兴趣。”王琅说道。
  李舜华笑道:“嗯,我出生在西宁,我娘喜欢西宁,就是我大哥和二哥,也是喜欢那边,只是我以前什么都不明白,要是有机会,能回去西宁,那也挺好的。”
  “会有机会的。”王琅说道。
  李舜华发现二表哥并不像别人说的那样,沉默寡言,“对了,二表哥,你上次送我的宝石我很喜欢。”
  “那下次再给你带几匣子。”
  几匣子?这又不是石头,有一箱子就很不错了,李舜华忙摆手,“二表哥,我现在已经够多了,再有了你留着吧。”她说这是为了表示感谢,可不是想要继续要的。这个误会可要不得啊。
  外面传来了一阵吵杂声,王琅问外面,“有何事?”
  其中的两个护卫忙去打听,另外的护卫就立刻警戒起来。
  ☆、第33章 混乱
  “启禀二公子,是寿阳侯府施粥的人与领粥的人因为粥盛的多少发生了冲突,现在已经平息。”那护卫禀报道。
  王琅让护卫退下,对其中的一个护卫吩咐道:“带着人去长安侯和西宁侯的粥棚去看看。”
  有些人会浑水摸鱼,也是防着弄出什么乱子的意思。
  其实寿阳侯府的名声也不错,只是有时候却有些下人会自以为是,反而坏了主子的名声。
  “不好了!死人了!”不知道谁尖叫了一声。王琅当机立断,让车夫把马车赶的远远的。
  “你们负责把表姑娘安全的送回去。不得有误!”王琅吩咐道。
  “二表哥,我大哥和二哥还在那边!”李舜华担心的说道。
  “别担心,我就过去看看,你先回家,这边恐怕会乱起来。”
  “那表哥你自己也要小心一些。”李舜华说道。
  “知道了。”
  李舜华虽然想跟着哥哥和表哥一起走,可是知道自己现在人小,留在这里反而会让他们分心,所以就乖乖的回去了。
  到了家里,又怕自家娘亲会担心,所以就告诉她说,两个哥哥和表哥还有事儿,等一会儿会回来的。
  不是不担心他们,而是二表哥让自己不要担心,她从心里就相信二表哥,能和两个哥哥平平安安的回来。
  王琅下了车,立刻带着人去了长安侯府的粥棚铺子。李骥正在这里,可是却不见了李骐的影子。
  李骥正准备出去看情况去,只不过王琅来了,然后让人护着他先回去。
  “大表哥在哪里?”王琅问道。
  “大哥刚刚出去,二表哥,小妹呢?”这个时候,他首先担心的是自己小妹的安危。
  “已经让人送回去了,你也跟着回去,有什么事儿,等回头我再跟你说。大表哥那边我过去找。”王琅吩咐道。
  今天真是混乱的一天,等王琅和李骐汇合后,已经有难民和人打了起来。
  原来是有个难民在永乐侯家的粥棚那边领了一碗粥,结果吃起来,就一下子口吐白沫死了。
  这个人是全家一起过来讨粥喝的,看见自己的亲人就这么死了,哪里肯干,一下子就围住了刚才盛粥的人,这不一下子就乱了起来吗?
  李骐先是把自己家的粥棚给安顿好了,然后就去找王琅了,只不过王琅先让李舜华回去了,再去找他,两下里就错开了。
  不过,这片地方也不算很大,用了不长时间,李骐就和王琅遇见了。
  两个人在一起,自然是没有什么事儿了,不过想着永乐侯府发生的这个事儿,就想到了太子,恐怕这次的事儿,要牵扯到太子身上了。
  表兄弟两人把自家的粥棚都安顿好了,想来发生了这个事儿,施粥肯定是不那么顺当了,两个人就商量,先让府里的人回去,毕竟,每天都在施粥,少半天也不会把人给饿死了。
  现在已经死了人,恐怕不管是施粥者还是难民都心有余悸。
  要说为什么和太子有关,那是因为永乐侯是太子妃的娘家。
  太子妃的父亲,是现任的永乐侯,如今别人施粥都没有出事儿,偏偏是他们家施粥就死了人,这里面要是没有什么问题,那是不可能的。
  再有,太子原来的长史的小妾的兄弟还行凶打死了人,如今事情过去没有多少时间,就有太子妃的娘家人出了这个事儿,起码太子肯定要被牵连。
  李骐进了马车,说道:“就不知道是哪位皇子做的了。”
  皇室兄弟,相互倾轧,如今看着太子被皇帝训斥,再出现这个事儿,恐怕会让皇上更是对太子失望。
  皇上对太子失望,那么别的皇子可不就有了机会了?
  “不管是谁做的,这件事儿,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毕竟,现在皇上不想换太子。”王琅说道。
  也更有可能,是太子自导自演的,毕竟接二连三的出事儿,是个人都会怀疑,说不定皇上会想着有人在针对太子,那么太子在皇上的心里就是受了委屈,前一段时间太子府长史出现的丑事儿,就能给磨灭了。
  “你我二人恐怕会要面圣了。”这个巧合的时间,在他们过来的时候,发生了这件事儿,如果皇上有意要给太子一个清白,就会有人把他们出现的事儿告诉皇上。
  “表哥,我猜,皇上用不了多久,就会召我们进宫去。”王琅说道。
  李骐点头,如果真的是皇上召见他们,那么他们就要作为证人来表示太子的清白了。
  有些事儿,反而是欲盖弥彰,如果真的被皇上知道,今天有他们也到了这边,那么这件事,是太子主导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端看事情的发展吧。没想到出来看一趟,就有被人利用的可能性。倒不是担心自己家里有内贼,毕竟他们过来这边,也没有瞒得死死的,有心人想要查,也查的出来。
  只是如果真的是太子一手策划的,这位太子爷的人品还真不怎么样,随随便便的,就弄死了一个难民。
  王琅不是心善的人,他长这么大,从第一次上战场杀人,如今也有好几十条人命了,他自己也没有仔细算过。
  不过那些都是该死之人,京城这皇帝的儿子,如今为了那个皇位,已经乱了起来。越乱越好,反而对他们西宁那边有利。
  李骐和王琅直接回到了长安侯府这边,王琅在府里留了饭,等下午李煦之回来,王氏也知道了那边发生了死人的事儿。
  王氏对这几个孩子说道:“你们嘴巴一个二个都严,连舜华这小丫头回来了,也是一星半点都没有说,主意都大了!“
  李舜华忙说道:“娘,我想着哥哥们和表哥都能处理好,就没有告诉你,也是怕您着急。”
  李骥也说道:“娘,我也是一样啊,不是咱们那边出的事儿,要是真的能乱起来,人多了反而更乱,我们都是在安全的地方呢。”
  李煦之劝道:“孩子们没事儿就好,一会儿吃完饭,琪儿和琅哥儿跟我到书房来一趟。”
  王氏还怕李舜华受了惊吓呢,在吃完饭后,就把李舜华留在了身边。
  “娘,我真的没有事儿,就是听人喊了一嗓子。”人她一点儿也没有看到,事情刚发生,她就被表哥送回来了。
  王氏是担心女儿看到了死人,本来这个女儿就是才清醒过来的,要是被个死人给吓着了,她会心疼死的。
  生怕女儿惊吓了,会发烧,王氏立刻让人叫了大夫过来,给李舜华把了脉,小孩儿的眼睛干净,要是看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魂魄不稳,那可怎么办?
  本来女儿就是从出生就魂魄不全的,如今好不容易才好了,王氏生怕女儿又跟以前一样,所以是小心了又小心。
  大夫把脉后表示,小姑娘什么事儿都没有。
  “娘,我说我没有事儿吧。您别担心了。”李舜华笑着哄自己的娘。
  “你啊,以后不准再随便出去了。”她这当娘的可真是担心死了。
  ☆、第34章 祭祀
  果然不出所料,皇上暗地里把李骐和王琅召进了宫,询问了不过半个时辰的话,而且大部分还不是和粥棚有关系的事儿。
  然后就放了两人出去,恐怕也是有人在皇上面前说了什么话,皇上想要做做样子。
  从心里还是没有厌烦了太子了。
  而那永乐侯府里发生的死人事件,最后只推出了几个仆人了事,说是这些仆人中饱私囊,用了霉米换了好米,所以才会让那难民吃死了的。
  赔了一百两银子,那难民的家人也就没有追究了。
  皇上那边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心里还是没有对太子失望。
  到了腊月二十九,李家族人都到了长安侯府的祠堂,从早上开始,那祠堂就已经打开,族人们要在这一天开始祭祖。
  长安侯府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光祖宗牌位都有好几百个。密密麻麻的排在供桌上。
  而这一天,男人们跪拜祭祖,女人们提前把孝敬祖宗的供奉依次递过来,有宗妇王氏最后摆在了供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