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当名士 第159节
等到明年他就能将母马连马带驹一并送回来了。
宋时看着这些牛羊, 又读了他随牛羊送来的一封汇报小组工作的书信,竟也冒出了几分和周王相似的感慨:周王是感慨弟弟长大了, 能为国分忧了;宋时则是感慨学生在外头干的好, 给校长刷上“上兵伐谋”,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光环了。
难怪古代圣贤都要教学生, 就靠着学生给老师刷存在感呢!
宋朝时朱熹的地位不也不是很高?学术上只算北宋四子之一,政治上也被人打压到死, 还不是身后凭着弟子和读者们翻案, 才成了圣人。他跟桓凌这些年也只在汉中这小地方安安静静的种地、搞发明, 凭着优秀毕业生的努力, 俨然也成了军事专家了!
养学生可比养儿子值多了, 以后还得加强教育工作啊!
另外……齐王在凉城发表的重要讲话他是不是也应该发到报纸上,让汉中人民都看看?
算了算了,还是低调一点。只写汉中经济学院优秀毕业生刘某扎根边关, 报效朝廷,做好新附边民安置工作……因贡献卓越,获得了齐王殿下高度赞誉,汉中经济学院也因他得到了齐王殿下的表彰和奖励吧。
不过齐王怎么只把功劳记在他一个人身上了?
其实这些技术都是他们——反正没人听见,就说句实话吧——他们夫妻合作弄出来的。虽然齐王得到的信息恐怕有点偏差,写信时没把桓凌的贡献算进去,不过不要紧,他们做宣传时把该补的补上就行了。
宋构长亲自拟了通稿的大标题与副标题,写了梗概,剩下的便拿去让编辑们填充,顺便让他们安排一期科学饲养牛羊马骡等大牲口的专题。
乘着齐王这道东风,宣传一下科学饲养,多吸引点学生来考汉中学院的农学院,以后才好培养出更多可用之材么。
顺便叫人给刘学士写个小传,和其他被各地官员要走的毕业生一道,挂在校门口光荣栏里,以彰显他们学校毕业生的学力和前程。齐王殿下奖励来的牛羊也寻个红绸系上,就寄养在他们学校农学院的饲养舍里。
隔个三五七日,天气晴暖时,还可以把这些被齐王夸赞有“牵制虏部”之功的牛羊牵出来给学生和有志报国的新兵参观一下。
周王府不是进牛羊的地方,宋大人就将这些皇子亲自送来的功牛功羊直接送进了汉中学院;而学生送来的则是打算供给周王吃的,总不好众目睽睽之下拉出来杀了,索性就搁在了养驿马的馆舍里。
正好驿站有几匹母马带到边关配种了,这些羊就搁在马棚里养,什么时候周王想吃了就能牵一头来吃。
他也没把羊都送走,当场就叫厨子杀了只小羊,剔下肋条,只用清水煮熟,做成草原风味的手抓羊肉。腹部肥瘦相间的花糕肉剁碎了,配上胡葱、白萝卜丁做手抓饭,再用油筒烤箱烤了孜然羊腿,用高压锅清蒸羊头蹄,又熬了羊杂汤……
虽然只头三十几斤的小羊,却也做出了一桌子草原风味的菜式,午饭时便送到周王府。周王投桃报李,叫人拣了些切得整整齐齐的精肉给王妃和侧室送去,又命厨子添些新菜,请宋大人过府用膳。
他们一家亲戚终于吃上了卢侍郎说得天花乱坠的草原肥羊肉,果然入口只觉鲜香,没有半分腥膻。
宋家时从前在坝上草原带过团,学校又有回民食堂,知道怎么做草原风味的羊肉,这回便指点厨子,尽量做得地道。连吃肉时也要讲究个草原风情,吃手抓肉、羊脸时都要拿了小银刀,教桓凌一点点旋剔着肉吃,边吃边斟上一碗度数极低,可以大碗喝下的羊羔酒,别有种草原汉子的豪情。
周王看他们俩吃得潇洒,也挥退内侍,自己学着切肉、斟着酒,吃了一阵,胸中腾起逸兴,放声唱道:“汉家旌旗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可惜父皇要他守在汉中,不然他也能跟二弟齐王一样出塞杀敌,报效君父!
他酒量不大好,喝了五七碗就有些晕,一双油手捧着酒碗支在唇间:“怎地能让父皇也放我出关杀敌,我也能不遣胡儿匹马还……”
他舅兄轻叹一声,将酒盏取下来,说了声:“殿下醉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今我大郑挟煌煌之势出击虏寇,又何须殿下亲履险地?”
齐王如今能在草原上奔走厮杀,那是他自己有报国之志,向圣上求来的。且他又不占嫡长,不须背负国家重任,自然可以随性些。可周王原本是可以巡察九边军事的,这动荡之际,圣上特地下旨将他按在汉中,岂不正为了叫他远离战事,以保平安?
可怜天下父母心。
他对周王也有几分长兄如父的心思,只劝他稳稳守在后方,替大军供好衣食粮草,才是最大的功劳。
周王是个沉静内敛的人,虽有些酒意上头,叫他一劝两劝地也就劝得听话了,不再说什么。宋时却是个素质教育支持者,看不得他这么严厉地管教孩子,等桓凌说足了道理,便亲自倒了杯奶茶给周王醒酒,一面说道:
“殿下若是有意参与北征大计,其实也不一定要出关。咱们府旁便是汉中卫,殿下给汉中卫军中添置些火器、军械,敦促众将士操训,将这卫所军士送去阵前,不也合殿下亲自出关差不多么?”
就是齐王,肯定也不上阵打仗,至多看两眼罢了。
术业有专攻,后勤也是有个集体功的。周王只要能给大军多供粮草、军械,叫士兵有力杀敌,有趁手的兵器,抵折过来也可算是他们亲自杀了一部分了。
周王那叫羊羔酒泡得有点朦胧的眼眨了眨,泛起了一点亮彩:“宋舅兄说得是,咱们汉中卫能供出好将士到阵前,也算是本王替朝廷练兵了!”
再给他们拨些火药、丝绸、铁筒,本地军卫本就以“飞雷炮”出名,若能练好,说不得也能早些被杨侍郎选到西征大军里,随他二弟齐王一起打到虏廷了!
想他刚到汉中时,还为九边遭袭、将官遇难、百姓流离而煎心,这一晃眼,朝廷大军竟能直插草原,去寻虏廷对战。而那个在他记忆中一向有些轻狂的二弟,也竟当上了大将军王,切切实实地上阵杀敌,立了战功。
少年时因他们两人的母家都管军事,王家是公爵,他外家却掌兵部,两姓夺权,闹得皇子们都有些不够亲厚。如今他们兄弟虽然多年不见,但为朝廷战事,关系倒越来越近,只是二弟有些脸皮薄,不肯承认罢了。
但他信里道谢道得这么真挚,还送来汉中许多草原佳品,他还能再误会弟弟的心意么?
二弟在军中打磨这一阵子,真是长大了不少。
周王自幼受大儒教导,一向把照应皇室宗亲,尤其是这些亲生的弟弟们当作自己的责任。从前他弟弟跟他不交心,也都在宫中,没什么用得上他的地方;而今齐王一再向他示好,他做兄长的自然也该有所表示。
可他们做皇子的一身之物都是父皇赐下,他要拿什么珠宝丝帛给齐王,只怕齐王手里的还比他送的好,这些东西给着也没趣。
若说给人才、给军械,这西征大军的后勤本都是他供的。九边所在诸省能动用多少粮草,供起什么样的军械,一年能征多少兵员都在他胸中。他从前给的也都是尽力而为,不曾藏私,若一定要再往草原多送些子弟、钱粮,必定要压榨各地官员百姓,反伤民心民力。
且就是他们汉中训出好的飞雷炮军,能为前线补充多少兵力,那也是两位舅兄与汉中军镇将士的功劳,算不得他这个大哥给弟弟的。
罢,他自己能做的,无非是多与京中传些信,告诉父皇些二弟为国家百姓费的心、做的事吧。
譬如他向汉中借人才,建经济园等事,原本是当地巡抚、布政等民政官该做的,不必他们军中费心。齐王竟能主动为之,还看出了宋三元派的经济小组靠建房舍、兴工业约束边民身心之意,并令军中配合,不过一月便将牧民转化为大郑安顺的工匠、庄户。
齐王这半年在军中历练得有韬略、识大局了。
周王酒醒之后,还惦记着弟弟送他草原小肥羊的情谊,便叫人研墨铺纸,给父皇写请安折子。写到半截儿恰好有新报纸送来,头版顶上就用核桃大的字印着汉中府处士、汉中经济学院优秀学生刘某支援边关建设的大标题。
这报纸的撰稿人都是本地名家,文笔优美、感情真挚,比他夸得都到位。
周王翻看数页,深深感受到了内附边民对大郑朝廷的感激和依赖,感受到了当地军人与牧民之间的亲热和谐,更感受到了……
这些才子的文章写得比他写的好。
他有心摘抄些佳句,看看却又放下笔,直接将那页报纸抽了出来。
这些都是百姓肺腑之言,写的也是高踞庙堂之上看不见的东西,只摘抄些锦绣词章给他们兄弟脸上添彩倒是浪费了。实在该寄往宫中,叫父皇看看二弟的长进,也看看西北军士、百姓对朝廷、对大军北伐、对大郑如今生活的说法。
顺便也……看看些年他镇抚西北,桓宋两家外亲帮着他做出的成就。
周王低调谦虚地写完了折子,又附上宋大人亲拟标题,请名笔撰写的报道,一并叫人快马送往京师。
这种请安折子各地官员一年都能发几封,两京十三省文官,十六都司、五个行都司的武官,加起来一年总能送上几万份。哪怕不是月初月末大伙儿集体请安的时节,中枢一天也要过几份请安折子。
可周王这份里夹了几张报纸,厚实的打眼,便夹在急递铺、通政司诸多外省的折子里,也是最打眼的一份。
宋时他爹在通政司做经历,一眼便看到那份厚厚的折子,拿过来细瞧,见是周王的,便放在一摞折子最上头,递入中枢。
如今外官的折子,除了军中来的,第一重的便是周王的。三位阁老自然也先拆了他的信封,欲作摘抄,以便圣上看着省力。
却不料这折,竟还夹着几张民间报纸,写的是些凉城安置边民的情况。报纸是汉中编的,供稿的都是些本地才子、名家、山人、处士之类,文笔自然比不得京中馆阁名士、廊署新人,可寄送报纸的是当今皇长子,筹办报纸的是首辅和次辅的弟子……
有这层光环加身,最平实的简讯仿佛都能看出大巧不工的深致。
张次辅捧着报纸细看,将誊抄周王折子的差使让给首辅,看得心满意足了,才撂下报纸道:“周王殿下这折子来得正好。军中一向只报战事,齐王殿下又是不好宣扬功劳的人,从这封折子才能看出咱们大郑对外不只有杀伐之威,更有王化之德。”
正好押入京里的俘虏和来降的虏部王公都还在,也给他们看看这些,让他们知道归服大郑比在虏部王公治下的日子能强上多少。
头版上还有图画,虽是简单的粗线条石版画,可其上整齐排列的小楼,点染其间的牛羊,画面中汉虏军民并肩而立,含笑对视的画面,可充分展现大郑怀柔远人的气度了。
齐王有抚民之心,周王将边关治得这般富庶,又养得出人才,两位皇子都实堪夸奖。
三辅李勉叹道:“汉中是这样倒不出奇,可若连凉城这大边之外的军镇也能建成这样,可真叫人惊叹了。”
这些牛羊、工厂要是真的,说不得连这新建的小城都能缴起税来了!这边外的小小军镇尚能建成令牧民安居乐业、一心向化的善地,关内的富庶繁华自更可知了。
亏得周王去了边关,不然如今朝廷哪里打得起这样耗钱粮的大仗,还能这样尽善尽美地安置边民?
李阁老心中感叹几句,忽然想到——要是他没去边关,就在中枢,还照着在边关那样子用宋时主持个经济园,又会做成什么样?是不是得比魏王那事事拟学的经济园更好?是不是早已在蓟镇找出磷矿,将京畿诸省变成江南般的鱼米之乡了?
虽然三皇子是他亲孙女婿,但跟周王比较,他还是觉得略差几分。就连他家和商家见在朝中的子弟,他看着也没有个比得上周王的舅兄,与他舅兄龙阳之交的宋三元的。
怎么这样的人物就都断了袖,不能给他家做女婿呢?
虽说是不能与他家做亲,这样的人物也不该在边关埋没太久,只盼战事早定,陛下能将人召回来吧。
午朝前三位阁老便将奏章送上,特特地将周王那本摆在最上,其上贴了抄记的要点。天子按部就班地打开奏章,便看到了三位阁老抄记的要点,也看到了他们的批注。
一本请安折子,附的几张报纸,倒叫阁老们看出来了收虏部之心的用处。天子看着周王的请安折子和报纸,又看着阁老们对他两个儿子的赞语,满心做君父的自豪,提起笔饱蘸朱砂,淋漓酣畅地写了一道手谕。
将这报纸给暂居京中的虏酋,叫他们看看大郑如何以德化为先,善待归顺的部族。若得这归顺的虏酋帮着他们说服更多部民来降,避免草原上生灵涂炭,也是两全之事。
题罢手谕,又批了周王的折子,字里行间温情脉脉,都是做父亲的对儿子的思念之情。
批复的折子原路发回汉中,谕旨则下到中枢,经侍读学士润色,连同那几张报纸一道发至礼部,由宾客司郎中带给内附的蒙部王公,让他们知道大郑如何善待他们的部民。
这些人在京也有些时日了。
原本朝廷留下他们是有作人质之意,以防其带着部民反乱,从背后掩杀北征军。但如今他部中子民得二王拂照,过上了安乐日子。这些王公贵族哪怕再有反叛之心,也带不走他们的马匹、牛羊,只怕也带不走原先部民了。
《春秋》云,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等这些牧民学会汉话,做熟了汉人的工农业,不也就是朝廷子民了?到时候派他们做个说客,替朝廷招抚那些与达虏可汗不同心的部族,足可省却许多厮杀。
到时候朝廷日盛,虏寇自败……他这两个孩子也可早些回京了。
作者有话要说: 塞上曲 戴叔伦
汉家旌旗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第258章
几份印制精美的报纸摆到了草原归降,新封的顺义侯府上。
宾客司那位谢郎中才走, 他说话的余韵却仿佛还留在客舍中, 袅袅不绝。几位说了几十年蒙语的王公加在一起竟都没一个汉人能说, 从他口中抢不到多少话头,只能依着他的话唯唯应声。
待他走后, 众人才醒过神来,开始研究他留下的报纸。
报纸有两份,一份是汉中寄来的原版, 一份是谢郎中请了鸿胪寺通事临时赶出来的, 写的是巴思八文。这一家父子都不通汉文, 但都是自幼学过蒙文的,拿着那份译本各自看了几遍, 又互相问着:“朝廷说的可是真的?我部子民当真能过上图中这样好的日子了?”
他们是新内附的部族, 投降也是眼看着邻部被汉军所灭, 不得已才举部投降, 并不是国初那些有功于大郑,被恩封为公侯的人。当初投降时, 那位齐王看着他们一家都是杀气凛凛的, 后来又和被俘的诸部王公同入京师, 眼看着那些人被缚游街, 一身狼狈, 最后枭首示众……
当时他们父子也怕自己会有这般下场,更以为他们这一部会被边军做奴婢壮丁,或被打散编入军屯, 不许自相婚配,强令他们融入汉家。不料上国真心接纳了他们这些降民,不仅将他们父子留在京里,赐了宅第,封了侯爵,还给他们建了房舍,筑了炉灶,让他们部里的子民住在一起。
只是牛羊马匹都被带走了,他们部以后就得依附汉人为生了。
室中一片默默,顺义侯伯颜感慨道:“既然已经到了这地步,也不必再多想了。如今咱们一家父子都在京为质,朝廷要杀咱们都是易如反掌,何必骗咱们?”
他的长子帖木儿也道:“咱们毕竟是第一处归顺上邦的部族,大郑这样待咱们,连部民都安置得妥妥帖帖,定是有千金市骨之意。”
不然人家千里迢迢从汉中送来几篇文章、图画,还特地译成蒙文给他们看什么?他们既然归顺了,就得替大郑做些事,叫人看见他们的用处和归顺的诚心。
他一个弟弟皱眉说道:“大哥的意思要投到郑军中跟着他们打仗?只是咱们是草原来的,人家总是提防咱们的,怎么敢给咱们兵?”
苏赫巴鲁摆了摆手:“你们只想着打仗,却不想想咱们怎么归顺的大郑,部中上下都过的什么日子。郑朝要的是草原各部顺服,只要顺服的就给他好日子过,不一定要打仗。”
就是打仗,大郑人手里操着雷电天火,连他们这些俘虏都能用给用天火照明。人家得天神之力相助,还用得着他们几个人骑马射箭?
他们能做到的,就是劝说别处王公、万户率部归降,不要和大郑对抗。
他们的父亲身份最尊贵,郑人不会放他离开,再留一个幼弟守在家里,只他带几个年长的弟弟到各自外公的部族里游说就够了。若能做成此事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不成……
他们如今身在这位子上,须得为自己打算,顾不得亲戚情谊了。
宋时看着这些牛羊, 又读了他随牛羊送来的一封汇报小组工作的书信,竟也冒出了几分和周王相似的感慨:周王是感慨弟弟长大了, 能为国分忧了;宋时则是感慨学生在外头干的好, 给校长刷上“上兵伐谋”,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光环了。
难怪古代圣贤都要教学生, 就靠着学生给老师刷存在感呢!
宋朝时朱熹的地位不也不是很高?学术上只算北宋四子之一,政治上也被人打压到死, 还不是身后凭着弟子和读者们翻案, 才成了圣人。他跟桓凌这些年也只在汉中这小地方安安静静的种地、搞发明, 凭着优秀毕业生的努力, 俨然也成了军事专家了!
养学生可比养儿子值多了, 以后还得加强教育工作啊!
另外……齐王在凉城发表的重要讲话他是不是也应该发到报纸上,让汉中人民都看看?
算了算了,还是低调一点。只写汉中经济学院优秀毕业生刘某扎根边关, 报效朝廷,做好新附边民安置工作……因贡献卓越,获得了齐王殿下高度赞誉,汉中经济学院也因他得到了齐王殿下的表彰和奖励吧。
不过齐王怎么只把功劳记在他一个人身上了?
其实这些技术都是他们——反正没人听见,就说句实话吧——他们夫妻合作弄出来的。虽然齐王得到的信息恐怕有点偏差,写信时没把桓凌的贡献算进去,不过不要紧,他们做宣传时把该补的补上就行了。
宋构长亲自拟了通稿的大标题与副标题,写了梗概,剩下的便拿去让编辑们填充,顺便让他们安排一期科学饲养牛羊马骡等大牲口的专题。
乘着齐王这道东风,宣传一下科学饲养,多吸引点学生来考汉中学院的农学院,以后才好培养出更多可用之材么。
顺便叫人给刘学士写个小传,和其他被各地官员要走的毕业生一道,挂在校门口光荣栏里,以彰显他们学校毕业生的学力和前程。齐王殿下奖励来的牛羊也寻个红绸系上,就寄养在他们学校农学院的饲养舍里。
隔个三五七日,天气晴暖时,还可以把这些被齐王夸赞有“牵制虏部”之功的牛羊牵出来给学生和有志报国的新兵参观一下。
周王府不是进牛羊的地方,宋大人就将这些皇子亲自送来的功牛功羊直接送进了汉中学院;而学生送来的则是打算供给周王吃的,总不好众目睽睽之下拉出来杀了,索性就搁在了养驿马的馆舍里。
正好驿站有几匹母马带到边关配种了,这些羊就搁在马棚里养,什么时候周王想吃了就能牵一头来吃。
他也没把羊都送走,当场就叫厨子杀了只小羊,剔下肋条,只用清水煮熟,做成草原风味的手抓羊肉。腹部肥瘦相间的花糕肉剁碎了,配上胡葱、白萝卜丁做手抓饭,再用油筒烤箱烤了孜然羊腿,用高压锅清蒸羊头蹄,又熬了羊杂汤……
虽然只头三十几斤的小羊,却也做出了一桌子草原风味的菜式,午饭时便送到周王府。周王投桃报李,叫人拣了些切得整整齐齐的精肉给王妃和侧室送去,又命厨子添些新菜,请宋大人过府用膳。
他们一家亲戚终于吃上了卢侍郎说得天花乱坠的草原肥羊肉,果然入口只觉鲜香,没有半分腥膻。
宋家时从前在坝上草原带过团,学校又有回民食堂,知道怎么做草原风味的羊肉,这回便指点厨子,尽量做得地道。连吃肉时也要讲究个草原风情,吃手抓肉、羊脸时都要拿了小银刀,教桓凌一点点旋剔着肉吃,边吃边斟上一碗度数极低,可以大碗喝下的羊羔酒,别有种草原汉子的豪情。
周王看他们俩吃得潇洒,也挥退内侍,自己学着切肉、斟着酒,吃了一阵,胸中腾起逸兴,放声唱道:“汉家旌旗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可惜父皇要他守在汉中,不然他也能跟二弟齐王一样出塞杀敌,报效君父!
他酒量不大好,喝了五七碗就有些晕,一双油手捧着酒碗支在唇间:“怎地能让父皇也放我出关杀敌,我也能不遣胡儿匹马还……”
他舅兄轻叹一声,将酒盏取下来,说了声:“殿下醉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今我大郑挟煌煌之势出击虏寇,又何须殿下亲履险地?”
齐王如今能在草原上奔走厮杀,那是他自己有报国之志,向圣上求来的。且他又不占嫡长,不须背负国家重任,自然可以随性些。可周王原本是可以巡察九边军事的,这动荡之际,圣上特地下旨将他按在汉中,岂不正为了叫他远离战事,以保平安?
可怜天下父母心。
他对周王也有几分长兄如父的心思,只劝他稳稳守在后方,替大军供好衣食粮草,才是最大的功劳。
周王是个沉静内敛的人,虽有些酒意上头,叫他一劝两劝地也就劝得听话了,不再说什么。宋时却是个素质教育支持者,看不得他这么严厉地管教孩子,等桓凌说足了道理,便亲自倒了杯奶茶给周王醒酒,一面说道:
“殿下若是有意参与北征大计,其实也不一定要出关。咱们府旁便是汉中卫,殿下给汉中卫军中添置些火器、军械,敦促众将士操训,将这卫所军士送去阵前,不也合殿下亲自出关差不多么?”
就是齐王,肯定也不上阵打仗,至多看两眼罢了。
术业有专攻,后勤也是有个集体功的。周王只要能给大军多供粮草、军械,叫士兵有力杀敌,有趁手的兵器,抵折过来也可算是他们亲自杀了一部分了。
周王那叫羊羔酒泡得有点朦胧的眼眨了眨,泛起了一点亮彩:“宋舅兄说得是,咱们汉中卫能供出好将士到阵前,也算是本王替朝廷练兵了!”
再给他们拨些火药、丝绸、铁筒,本地军卫本就以“飞雷炮”出名,若能练好,说不得也能早些被杨侍郎选到西征大军里,随他二弟齐王一起打到虏廷了!
想他刚到汉中时,还为九边遭袭、将官遇难、百姓流离而煎心,这一晃眼,朝廷大军竟能直插草原,去寻虏廷对战。而那个在他记忆中一向有些轻狂的二弟,也竟当上了大将军王,切切实实地上阵杀敌,立了战功。
少年时因他们两人的母家都管军事,王家是公爵,他外家却掌兵部,两姓夺权,闹得皇子们都有些不够亲厚。如今他们兄弟虽然多年不见,但为朝廷战事,关系倒越来越近,只是二弟有些脸皮薄,不肯承认罢了。
但他信里道谢道得这么真挚,还送来汉中许多草原佳品,他还能再误会弟弟的心意么?
二弟在军中打磨这一阵子,真是长大了不少。
周王自幼受大儒教导,一向把照应皇室宗亲,尤其是这些亲生的弟弟们当作自己的责任。从前他弟弟跟他不交心,也都在宫中,没什么用得上他的地方;而今齐王一再向他示好,他做兄长的自然也该有所表示。
可他们做皇子的一身之物都是父皇赐下,他要拿什么珠宝丝帛给齐王,只怕齐王手里的还比他送的好,这些东西给着也没趣。
若说给人才、给军械,这西征大军的后勤本都是他供的。九边所在诸省能动用多少粮草,供起什么样的军械,一年能征多少兵员都在他胸中。他从前给的也都是尽力而为,不曾藏私,若一定要再往草原多送些子弟、钱粮,必定要压榨各地官员百姓,反伤民心民力。
且就是他们汉中训出好的飞雷炮军,能为前线补充多少兵力,那也是两位舅兄与汉中军镇将士的功劳,算不得他这个大哥给弟弟的。
罢,他自己能做的,无非是多与京中传些信,告诉父皇些二弟为国家百姓费的心、做的事吧。
譬如他向汉中借人才,建经济园等事,原本是当地巡抚、布政等民政官该做的,不必他们军中费心。齐王竟能主动为之,还看出了宋三元派的经济小组靠建房舍、兴工业约束边民身心之意,并令军中配合,不过一月便将牧民转化为大郑安顺的工匠、庄户。
齐王这半年在军中历练得有韬略、识大局了。
周王酒醒之后,还惦记着弟弟送他草原小肥羊的情谊,便叫人研墨铺纸,给父皇写请安折子。写到半截儿恰好有新报纸送来,头版顶上就用核桃大的字印着汉中府处士、汉中经济学院优秀学生刘某支援边关建设的大标题。
这报纸的撰稿人都是本地名家,文笔优美、感情真挚,比他夸得都到位。
周王翻看数页,深深感受到了内附边民对大郑朝廷的感激和依赖,感受到了当地军人与牧民之间的亲热和谐,更感受到了……
这些才子的文章写得比他写的好。
他有心摘抄些佳句,看看却又放下笔,直接将那页报纸抽了出来。
这些都是百姓肺腑之言,写的也是高踞庙堂之上看不见的东西,只摘抄些锦绣词章给他们兄弟脸上添彩倒是浪费了。实在该寄往宫中,叫父皇看看二弟的长进,也看看西北军士、百姓对朝廷、对大军北伐、对大郑如今生活的说法。
顺便也……看看些年他镇抚西北,桓宋两家外亲帮着他做出的成就。
周王低调谦虚地写完了折子,又附上宋大人亲拟标题,请名笔撰写的报道,一并叫人快马送往京师。
这种请安折子各地官员一年都能发几封,两京十三省文官,十六都司、五个行都司的武官,加起来一年总能送上几万份。哪怕不是月初月末大伙儿集体请安的时节,中枢一天也要过几份请安折子。
可周王这份里夹了几张报纸,厚实的打眼,便夹在急递铺、通政司诸多外省的折子里,也是最打眼的一份。
宋时他爹在通政司做经历,一眼便看到那份厚厚的折子,拿过来细瞧,见是周王的,便放在一摞折子最上头,递入中枢。
如今外官的折子,除了军中来的,第一重的便是周王的。三位阁老自然也先拆了他的信封,欲作摘抄,以便圣上看着省力。
却不料这折,竟还夹着几张民间报纸,写的是些凉城安置边民的情况。报纸是汉中编的,供稿的都是些本地才子、名家、山人、处士之类,文笔自然比不得京中馆阁名士、廊署新人,可寄送报纸的是当今皇长子,筹办报纸的是首辅和次辅的弟子……
有这层光环加身,最平实的简讯仿佛都能看出大巧不工的深致。
张次辅捧着报纸细看,将誊抄周王折子的差使让给首辅,看得心满意足了,才撂下报纸道:“周王殿下这折子来得正好。军中一向只报战事,齐王殿下又是不好宣扬功劳的人,从这封折子才能看出咱们大郑对外不只有杀伐之威,更有王化之德。”
正好押入京里的俘虏和来降的虏部王公都还在,也给他们看看这些,让他们知道归服大郑比在虏部王公治下的日子能强上多少。
头版上还有图画,虽是简单的粗线条石版画,可其上整齐排列的小楼,点染其间的牛羊,画面中汉虏军民并肩而立,含笑对视的画面,可充分展现大郑怀柔远人的气度了。
齐王有抚民之心,周王将边关治得这般富庶,又养得出人才,两位皇子都实堪夸奖。
三辅李勉叹道:“汉中是这样倒不出奇,可若连凉城这大边之外的军镇也能建成这样,可真叫人惊叹了。”
这些牛羊、工厂要是真的,说不得连这新建的小城都能缴起税来了!这边外的小小军镇尚能建成令牧民安居乐业、一心向化的善地,关内的富庶繁华自更可知了。
亏得周王去了边关,不然如今朝廷哪里打得起这样耗钱粮的大仗,还能这样尽善尽美地安置边民?
李阁老心中感叹几句,忽然想到——要是他没去边关,就在中枢,还照着在边关那样子用宋时主持个经济园,又会做成什么样?是不是得比魏王那事事拟学的经济园更好?是不是早已在蓟镇找出磷矿,将京畿诸省变成江南般的鱼米之乡了?
虽然三皇子是他亲孙女婿,但跟周王比较,他还是觉得略差几分。就连他家和商家见在朝中的子弟,他看着也没有个比得上周王的舅兄,与他舅兄龙阳之交的宋三元的。
怎么这样的人物就都断了袖,不能给他家做女婿呢?
虽说是不能与他家做亲,这样的人物也不该在边关埋没太久,只盼战事早定,陛下能将人召回来吧。
午朝前三位阁老便将奏章送上,特特地将周王那本摆在最上,其上贴了抄记的要点。天子按部就班地打开奏章,便看到了三位阁老抄记的要点,也看到了他们的批注。
一本请安折子,附的几张报纸,倒叫阁老们看出来了收虏部之心的用处。天子看着周王的请安折子和报纸,又看着阁老们对他两个儿子的赞语,满心做君父的自豪,提起笔饱蘸朱砂,淋漓酣畅地写了一道手谕。
将这报纸给暂居京中的虏酋,叫他们看看大郑如何以德化为先,善待归顺的部族。若得这归顺的虏酋帮着他们说服更多部民来降,避免草原上生灵涂炭,也是两全之事。
题罢手谕,又批了周王的折子,字里行间温情脉脉,都是做父亲的对儿子的思念之情。
批复的折子原路发回汉中,谕旨则下到中枢,经侍读学士润色,连同那几张报纸一道发至礼部,由宾客司郎中带给内附的蒙部王公,让他们知道大郑如何善待他们的部民。
这些人在京也有些时日了。
原本朝廷留下他们是有作人质之意,以防其带着部民反乱,从背后掩杀北征军。但如今他部中子民得二王拂照,过上了安乐日子。这些王公贵族哪怕再有反叛之心,也带不走他们的马匹、牛羊,只怕也带不走原先部民了。
《春秋》云,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等这些牧民学会汉话,做熟了汉人的工农业,不也就是朝廷子民了?到时候派他们做个说客,替朝廷招抚那些与达虏可汗不同心的部族,足可省却许多厮杀。
到时候朝廷日盛,虏寇自败……他这两个孩子也可早些回京了。
作者有话要说: 塞上曲 戴叔伦
汉家旌旗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第258章
几份印制精美的报纸摆到了草原归降,新封的顺义侯府上。
宾客司那位谢郎中才走, 他说话的余韵却仿佛还留在客舍中, 袅袅不绝。几位说了几十年蒙语的王公加在一起竟都没一个汉人能说, 从他口中抢不到多少话头,只能依着他的话唯唯应声。
待他走后, 众人才醒过神来,开始研究他留下的报纸。
报纸有两份,一份是汉中寄来的原版, 一份是谢郎中请了鸿胪寺通事临时赶出来的, 写的是巴思八文。这一家父子都不通汉文, 但都是自幼学过蒙文的,拿着那份译本各自看了几遍, 又互相问着:“朝廷说的可是真的?我部子民当真能过上图中这样好的日子了?”
他们是新内附的部族, 投降也是眼看着邻部被汉军所灭, 不得已才举部投降, 并不是国初那些有功于大郑,被恩封为公侯的人。当初投降时, 那位齐王看着他们一家都是杀气凛凛的, 后来又和被俘的诸部王公同入京师, 眼看着那些人被缚游街, 一身狼狈, 最后枭首示众……
当时他们父子也怕自己会有这般下场,更以为他们这一部会被边军做奴婢壮丁,或被打散编入军屯, 不许自相婚配,强令他们融入汉家。不料上国真心接纳了他们这些降民,不仅将他们父子留在京里,赐了宅第,封了侯爵,还给他们建了房舍,筑了炉灶,让他们部里的子民住在一起。
只是牛羊马匹都被带走了,他们部以后就得依附汉人为生了。
室中一片默默,顺义侯伯颜感慨道:“既然已经到了这地步,也不必再多想了。如今咱们一家父子都在京为质,朝廷要杀咱们都是易如反掌,何必骗咱们?”
他的长子帖木儿也道:“咱们毕竟是第一处归顺上邦的部族,大郑这样待咱们,连部民都安置得妥妥帖帖,定是有千金市骨之意。”
不然人家千里迢迢从汉中送来几篇文章、图画,还特地译成蒙文给他们看什么?他们既然归顺了,就得替大郑做些事,叫人看见他们的用处和归顺的诚心。
他一个弟弟皱眉说道:“大哥的意思要投到郑军中跟着他们打仗?只是咱们是草原来的,人家总是提防咱们的,怎么敢给咱们兵?”
苏赫巴鲁摆了摆手:“你们只想着打仗,却不想想咱们怎么归顺的大郑,部中上下都过的什么日子。郑朝要的是草原各部顺服,只要顺服的就给他好日子过,不一定要打仗。”
就是打仗,大郑人手里操着雷电天火,连他们这些俘虏都能用给用天火照明。人家得天神之力相助,还用得着他们几个人骑马射箭?
他们能做到的,就是劝说别处王公、万户率部归降,不要和大郑对抗。
他们的父亲身份最尊贵,郑人不会放他离开,再留一个幼弟守在家里,只他带几个年长的弟弟到各自外公的部族里游说就够了。若能做成此事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不成……
他们如今身在这位子上,须得为自己打算,顾不得亲戚情谊了。